我是一个爱遐想的人,遐想往往让我美梦成真。但近三十年竟能四次喜迁新居,这连我做梦也未曾想到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本市电视台文艺部的两个朋友来到我的第一个家。未及进门的两个电视人马上发出了他们的职业感慨:"嗨,这里拍平民窟太合适了!"言者无意,闻者有心。这话,至今我和妻子还常常谈起。
那个家坐落在公路边一块洼地上,是由一个叫"大安盐厂"的旧灶房改造而成。瓦顶篾墙。阴暗潮湿自成特色,灰尘噪声蔚为大观。十余户人家各占一隅,户均二、三十平方米。一家聊天,两户恭听;两家作饭,四户冒烟。
那时候,无眠的我常常遐想:如果能住进楼房该多好啊!进而连如何在想象中的楼房里布置家具等等都一并瞎想起来。想啊想,想啊想,竟然想来了那么一天。1989年,我家喜迁进妻子单位分配的福利房。五楼,两室一厅,53平方米。其规整及通风采光等与第一个家恍若隔世。真惬意啊,终于住进了梦中的楼房!
可自己都没想到,人是那么的不知足。随着工资的不断增长,时尚的不断演进,到14英寸黑白电视机换成21英寸彩电又换成29英寸彩电,并着手置办"家庭影院"时,自己又开始遐想起来:哎,如果能有一个大客厅外加一个书房就好了。
遐想归遐想,那时理智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事。一套那样的住房得近百平方米,价值八、九万元。那是地道的天文数字。岂料国家低价出售福利房并允许转卖、住房公积金、大力修建经济实用房等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和举措,再次让我美梦成真。1999年,我家又搬进了当时让本市为之一亮的"方冲小区"。底楼,三室两厅,108平方米。客厅比原来的大了三倍多。书房当然也有了。
如果说,这两套住房是我的想象力之所能及的话,三年后我再一次搬进新居就是我做梦都未曾想到过的了。也是因为不知足,住进"方冲小区"的我仅因觉得底楼不够舒适,又乘本市新建经济实用房的东风飞进了全新的"白果小区"。六楼,户型更合理、更宽敞、更实用。
底楼嫌不够舒适换成六楼。六楼爬了一阵子又开始觉得费劲了,于是我又遐想起来:能有个电梯多好,年纪大了也不怕腿脚无力了。出乎自己的想象,仅又过了三年,电梯公寓雨后春笋般到处拔地而起,加上收入也不断攀升,现在我们家早就住进三十年前做梦也想不到的电梯公寓了,而且是矗立在本市中心"地王"上的"尚东国际"高档小区。
永别了,阴暗潮湿; 永别了,灰尘噪声;永别了,一家聊天,两户恭听; 永别了,两家作饭,四户冒烟。
"搬家太辛苦了,今后不会再搬了吧?"参观我新居的亲朋好友不只一人对我如是说。对此我总是以笑作答。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早已给我插上了更为强劲的遐想翅膀。兴奋难眠的夜晚我又想到了流光溢彩的都市,想到了风景名胜区旁似乎已经在向我招手的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