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孔宋相争

时间:2012-09-07 09:53来源:故事中国 作者:北雪 点击:
  宋美果站起来,咳嗽两声,清了淸嗓子,提高声调说:“同志们,你们好:有话说500年出个伟人,泰丰镇50年出了个公务员。公务员,吃喝玩乐不花钱,错了,是不要钱,我宋美果公务员,不,又错了,我孙子公务员请客,六十六桌不要钱,我买单。全请,全请

  咦,谁送来如此漂亮的礼品盒?


  老年协会主任秦天民盯着办公桌上礼品盒足足1分钟,伸手拿起,小心打开,是两个红蛋。


  “唔,报喜蛋,?”眼光在办公室内扫视,望能知道何人何喜?


  “是一个岁数比你还大,姓宋的老者给你的。”30岁就誉为江阳市四大女强人之一的外交家现今的老协副主任祝文英说:“我叫他坐坐等你。他不在这坐,说到阅览室去看书。”


  “宋?”秦天民到阅览室看看,除管理的大妈外,只宋美果!


  “老宋,”秦天民问:“给我送来报喜蛋的是你?”


  宋美果抬头,把正看的一本《江阳市志》合上,放下,说:“是我。”


  秦天民拿起宋美果放下的书看看封面,说:“我正要向你请教咱市泰丰镇一个不大不小的迷呢。”


  “向我请教?”宋美果笑了,说:“你是知识份子又是《江阳市志》修编委成员!”


  “是这样的,”秦天民说:“孔氏‘昌’字辈入川泰丰乡(后建镇),字辈‘昌’‘梓’‘希’‘青’‘庭’……繁衍生息,世代殷实人家,娶媳不赘。怎么土改后冒出‘宋’姓来?我翻泰丰乡孔氏家谱都没能弄清,我听你说过你祖上是泰丰镇人,能略知一、二吧。”


  宋美果笑笑,说:“略知一、二?也许我就是你要解的‘迷’底之一呢。”


  “那你说说,”秦天民问:“你是怎么个‘之一’?”


  “这样,这样,”宋美果说:“你特准我抽支烟。刚才管理图书的大妈不准我抽烟。”


  “特准,特准。”秦天民说:“特准你抽出个肺癌来去见阎王。”


  宋美果掏出烟来,用火机点上,朝先前不让他抽烟的大妈方向得意地喷了一口。在缭绕烟雾中讲了泰丰镇孔氏家族冒出“宋”姓的历史:


  孔氏“昌”字辈从广入川江阳市泰丰乡后,世代辛勤耕耘,到“青”字辈已是近百人的旺族。有一不俏之子孔青光吃饱了饭没亊,到熙园山庄赌博。一夜之间竟输掉了300亩水田和自己的老婆。族长震怒,在祠堂执行家法,将孔靑光罚站一天一夜“鸡笼”(一种木栅囚笼),呵斥:“你个败家子!送得个清打光,从此你就姓‘送’。”族长的话是最高指示,从此,泰丰乡叫败家子后人姓‘送’了。


  孔氏“庭”字辈后是“应,文,美,正,心……”上世纪40年代初,“应”字辈孔应举要外出闯荡,对自己的祖坟山放心不下,想来想去“送”氏也是本家,便叫当时已沦落几乎成乞丐的送应勤给自己守坟山。这坟山,除逐层葬有“昌”字辈始的祖宗外,还栽有满山的老母柑、红甘蔗、桂圆,两三百亩田地也可自耕自给。送应勤当上了“财大腰粗”的假地主。


  50年,土改工作组进驻泰丰乡打土豪分田地。送应勤见到工作组,吓得屁滚尿流,赶紧说清自己一无所有,是彻底的无产阶级;所守之坟山都是孔应举的,才免去了被镇压还当上了贫协主席。本来工作组许诺送应勤再立个功就可当上乡长执掌泰丰镇,送应勤正想为孔青光报仇雪恨呢,当时当个乡长就有枪毙人的权力,可惜带着工作组进珹抓孔应举未果。


  工作组喜做善亊,对送应勤“苦大仇深”却一个姓氏“送”在百家姓上都没一席之地十分同情,瓜分胜利果实时便给他登记了姓“宋”。泰丰乡的“宋”姓就这么冒出来了。这不是“蒋宋孔陈”的“宋”,是工作组赐的国姓。


  “哈哈……”宋美果讲到这里,说:“‘宋’是国姓,知道吗?国母宋庆龄的‘宋’。”


  秦天民听到这里,觉得这宋美果刚才说不是“蒋宋孔陈”的“宋”,隔会儿又说“国母宋庆龄的‘宋’。”乱七八糟往自己脸上贴金,情不自禁地哀叹一声,说:“这宋应勤也缺德,孔应举让他有吃有穿,他却带人去抓孔应举枪毙!”


  宋美果说:“仇恨入心要发芽,阶级斗争是不可调和的。知道站‘鸡笼’吗?脑壳卡在圆洞里,要坐不能坐,要躺不能躺,要死也不能死!只能任由山蚊子叮咬。”


  秦天民说:“这是什么阶级斗争啊!是家族内部亊。当然,当然,家法属滥用私刑,今天也是严禁的。”


  宋美果说:“不愧你秦天民当上老年协会主任,政策水平就是高。要不,宋应勤当上贫协主席那日子就把姓孔的全抓来站‘鸡笼’了,要杀他两个姓孔的也并不难。”


  秦天民又觉得这宋美果心灵不纯,但还是正面引导好,感叹说:“不是我政策水平高,是社会在前进。确实,通过法治建设,通过共建和谐社会,国民都过着安定团结的生活。”


  宋美果阴笑,说:“今天我们的社会,无论横看纵看都是难得的太平盛世。但,人生就是赛场,赛场就为获胜;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争斗、博弈从来没止息过。”


  秦天民说:“与世无争、相安无亊多好。争斗、博弈多累。”


  宋美果哈哈大笑,说:“你当《江阳市志》修编委成员,是钻进故纸堆,成书呆子了。争斗、博弈,国家、个人都不让步:你说你有个金字塔,我就说我有个万里长城;你说你的酒是‘1573’年酿的,我就说我的酒唐朝宫廷就是御酒。这孔氏与宋氏也从没停止过争斗、博弈。记得10年前孔氏宴请60桌吗?那是孔氏家族赢了一子。”


  秦天民问:“为下棋赢一子请60桌?”


  宋美果说:“是呀,自以为是光彩呀!那得意忘形、豪门大户的猴样至今使人厌恶。”


  孔氏宴请60桌,秦天明倒还略知一、二:


  在泰丰镇,孔宋两家明争暗斗由来已久。做生意,你挑担子卖豆腐脑,我就开家餐馆卖豆花饭;你卖串串香,我就开火锅厅。为发达,你混迹官场、结交狐朋狗友,我就头悬梁锥刺股埋头死读书。也就在2002年,孔氏一子弟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人们常说“学得数理化,天下都害怕。”美帝国也是靠两颗原子弹迫使小日本称臣、当狗。孔氏子弟考上理工大学,家族奔走向告、欢呼雀跃,宰了两条肥猪,在泰丰镇办了60桌大庆三天。达官贵人、地痞小偷通通请……


  秦天民当时认为孔家大可不必的铺张浪费。想到眼前宋美果送来一对报喜蛋,问:“你宋氏也创造了什么大喜吧?”


  宋美果说:“当然,当然,我宋氏弟子考上了公务员!”


  秦天民失笑,说:“公务员,文革中称勤务员,不就是为人民办亊的吗?”


  宋美果说:“你真是书呆子!简单说,我们国家分配是双轨制,公务员绝对不会落得生产自救,靠吃皇粮就能养老送终。退休金也高过埋头苦干的企业人员三、四倍。而且还会官二代、官三代,子子孙孙官下去。让那孔氏子孙继承孔老二的传统世世代代啃书本吧,臭老九到头来顶多顶多只有点吊命饿不死的钱。赢了,赢了,宋氏金榜题名,彻底赢了。”


  秦天民见宋美果为宋氏出了公务员得意忘形,问:“你就是那送应勤的子孙吧?”


  宋美果说:“是的。我不是给你说了的吗,我就是‘之一’。你也看过孔氏家谱,这考上公务员的是我的亲孙子宋心雄。但我得告诉你,我们宋家与孔家早就不是一根藤上的瓜。”


  秦天民说:“所以,你给我送来报喜蛋?”


  宋美果说;“笑话,就两个报喜蛋?你太小瞧我们宋家了!我们也要大宴宾客,而不是60桌,是66桌!所以,我今天专程找你。”


  谈话到这里,秦天民已弄清泰丰镇怎么冒出“宋”姓来,但望闻问切似乎宋美果患了神经病,便问:“专程找我啥亊?”


  宋美果说:“请你支持。我办60桌,不,是66桌,由老年协会出面主持——这就比他孔家办60桌由礼仪服务公司主持光彩多了。”


  秦天民问:“办在哪儿?”


  宋美果说:“还是老家泰丰镇。同一赛场才能显出高低。”


  秦天民问:“客人请好了?”


  宋美果说:“客人还没请。一客不烦二主,请你秦主任代劳。”他对泰丰镇不熟悉,怕请不满66桌客人,花了钱半多桌子没人坐多尴尬。


  “好。”秦天民痛快答应。


  回到办公室,秦天民就全部交待给祝文英。说:“就要过中秋了,我们组织泰丰镇60岁以上的老者聚个餐。你到泰丰镇去一趟,找镇长苏世君协助先登记。”


  祝文英细听考虑后问:“就让宋美果出钱?”


  秦天民说:“这得看情况办。登记时,说出资25元/人——现今起码500元/桌。到时,宋美果全出,就退给老者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老子,最合格的CEO:历史名家

作者:赵亮亮

本书主要通过《道德经》中所讲述的观点,结合作者本人在做管理及培训中所遇到的各类提问及疑问整理成简单易懂的“现代…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老“王”

    老“王”是一个单位的原副职领导,科级干部,现在已经卸任了。老“王”任职时间比较早...

  • 小白菜儿

    一 清朝年间,南边余杭出了个小白菜儿与杨乃武。 一百多年后,离小白菜儿老家往北五六...

  • 二斤二两牛后腿肉(一)

    小姜买生牛肉自然也不会到超市,他只到西苑菜市场,而且只去一家河北商户卢大姐的牛羊...

  • 赴客宴打糍粑过新年

    离开乡下多年,总忘不了那一幅幅风物,那一道道风情,那一件件风韵。 我下乡在川东,...

  • 提拔

    清洁工翠花直奔家里而来,兴奋地对丈夫牛二说道:我被提拔了,我被提拔了! 什么?你...

  • 弄假成真的鸳鸯

      不知过了多久,全身绑着绷带的晓燕从昏睡中醒过来,睁开双眼的她仿佛来到了一个雪...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