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高原的一座雪山上,设有解放军的一个哨所,一共只有5个人。这5个人远离连队,在这荒无人烟、高原雪域中,结成一个特殊而又坚强的战斗集体。哨所样样工作都搞得很好,连年都被上级评为先进。没有想到,最近却发生了一件不该发生的事。
这件事情的暴露,是哨所在搞总结评比的过程中带出来的。今年春节过后的第一天,按照团里的统一计划,哨长郭大柱就宣布对去年的工作开始总结评比。于是,除小刘在哨位上外,其余4人都提着小马扎,围坐到一起。先是进行个人总结,接着就进行优秀士兵的评比。
每年一搞评比,郭大柱就犯难。上级规定,优秀士兵的评比比例为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说,哨所5个人,只能评出一个优秀士兵。可这5个人,个个都具备优秀士兵的评比条件。评谁不评谁,很难搞得平衡。自己是哨长,大小是个领导,应该发扬风格。可对其他4个人,就应该评出公道。于是郭大柱就想出一个高招,叫做“淘汰评比法”。就是叫大家都自己找问题,看谁找出的问题多,性质严重,并被大家一致公认是事实的,就淘汰出局;剩下的问题少,性质轻的,就被评为当年的优秀士兵。
这次评比,和往年一样,都各自先找自己的问题。可找来找去,问题都差不多,性质上也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郭大柱感到很难取舍。沉默了一会,老兵魏荣国开了口:“我提个建议。哨长郭大柱同志,兵龄最老,担子最重,责任最大,吃苦最多,是大家都公认的优秀士兵。不能因为他是哨长就不评,这不公平。这几年,除他以外,我们4个都先后评过一次优秀士兵。今年就是轮,也该轮到他了。”这话一出,小王和小张也立即随声附和:“对对!郭哨长早就该评优秀士兵了,今年就评郭哨长!”郭大柱把脸往下一拉:“什么话!这优秀士兵能够轮着评吗?小王,到换哨时间了,你去把小刘换下来,看看他够不够评比条件。”
小王背上枪换哨去了。不一会,小刘就气喘吁吁地下哨回来了。郭大柱冲他喊道:“小刘,今天搞总结评比,就剩你一个没有发言了,你快过来。”小王答应了一声,放好枪,就提着小马扎走了过来。他把马扎一放,一屁股坐了下来,就张着口直喘粗气。郭大柱看着他问道:“你咋喘得这厉害?”小王说:“我,跑了几步。”郭大柱批评说:“缺乏基本常识,这高原上能跑步吗?”小王说:“我,我想,试验一下,锻炼锻炼。不过,没事。”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准备发言。哪知还没开口,就一头倒了下去。郭大柱急忙将他扶起来,见他脸色发白,嘴唇发青,知道是缺氧造成的,就叫小张去拿氧气包。小张去了一会,回来结结巴巴报告说:“氧,氧气包没有了。”郭大柱问:“怎么回事?”小张又说:“氧气包还在,是里面的氧气没有了。”郭大柱把小刘交给魏荣国扶着,就走到放氧气包的壁柜前,打开柜门一看,里面只有一只瘪瘪的空氧气包。
这包氧气是郭大柱特意留下来的。3天前,他得知山下通往哨所的道路被雪崩埋住了,运送给养的汽车也许十天半月都上不来,就把这唯一的一包没吸的氧气锁了起来,把柜门的钥匙交给小张专门保管。他还当着全哨所人的面,公开宣布,这包氧气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许吸,谁私自吸了它就以违纪论处。没想到,竟有人把他的话当耳旁风,偷偷地把它吸了,而且吸得一点不剩。这样的事情,居然发生在一个连年先进的哨所里,这简直是耻辱!
郭大柱黑着脸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小刘已经缓过来了。他看着郭大柱没事样地说:“哨长,我身体好,缺点氧不要紧,一小会就过去了。你别生气。”郭大柱严肃地道:“我能不生气吗?今天的事,性质是很严重的!你们都知道,我为什么要留下这包氧气?就是为了应急的。在我们这样的高原雪山上,有时氧气比粮食和蔬菜还重要。今天,小刘缺氧是顶过来了,要是万一出点什么事,谁能负起这个责任?我们都是革命军人,应该忠诚老实、襟怀坦白,是谁干的,今天你就主动站出来,把这件事情给我说清楚!”他用锐利的目光在每个人的脸上审视了一遍,可大家都把头低了下去,一声都不吭。郭大柱更加生气了:“你们都不说是不是?那好,我一定要亲自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今天的评比暂时不搞了,等我把这事查清后再说。散会!”
散会后,郭大柱把小张叫到外边,问道:“小张,放氧气包的柜门钥匙是你保管的,你应该知道这事是谁干的。”小张沉痛地说:“哨长,我对不起哨所,我对不起你,这事是我干的。你就处分我吧!”郭大柱想:小张这人平时一贯表现不错,责任性、纪律性、吃苦性都很强,我是非常信任他,才把钥匙交给他保管的,他怎么会干这样的事呢?一定有什么隐情不好说,就替人代过。于是又问道:“这事真是你干的?那你把经过详细说说。”小张说:“那天,噢,就是前天上午10点钟的时候,你当时还在哨位上。魏荣国领着我们挖菜窖,我感到有点憋气,就想吸氧。于是借口找水喝回到屋里。我知道哨长你定的纪律。可斗争来斗争去,还是私心占了上风。我想,屋里没有人,钥匙又在我的手里,就吸一小口,别人也不会知道的。我就偷偷吸了。”郭大柱问:“是吸了一小口吗?”小张道:“就一小口。” “那剩下的氧气呢?怎么现在一点也没有了?是不是还有人吸过?是谁?”“我当时很紧张,见门口有人闪了一下,就赶紧离开了屋里,结果把钥匙挂在柜门上忘了拿。等我悄悄回来关柜门的时候,包里氧气就没有了。是谁,没看清楚。”
郭大柱让小张把小刘叫出来。小刘来到郭大柱的跟前。这时小王换哨正从山坡上往下走,郭大柱也把他叫了过来。郭大柱在他们两个脸上盯了好一会子,然后开口道:“刚才小张告诉我,前天他在屋里吸氧的时候,有人在门口看见了,是不是你们?你们进屋吸过氧没有?要老实告诉我!”小刘和小张都低下了头。小刘说:“我吸了。我见小张能吸,我也就吸了。”小王说:“我也吸了。当时只想吸一点的,没想到一下子就吸完了。我错了。”郭大柱又问魏荣国与这件事有没有关系,小刘和小王都说,魏荣国没吸氧,与这事没有一点关系。
氧气包的问题,基本上搞清楚了。晚上魏荣国下哨回来后,郭大柱就找他,说是出去走走,有情况要向他通报。魏荣国是一级士官,又是党员,处事老成持重,是哨所里的骨干。哨所里的一些重大事情,郭大柱都是要跟他商量的。两人一前一后,在哨所前的山坡上漫步。郭大柱把调查氧气包的情况简要说了一遍,问这事应该怎么处理。魏荣国说:“应该开个哨务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检讨错误,并就这件事举一反三,全面查找哨所和每个人存在的问题。一个单位也好,一个个人也好,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关键是犯了错误后怎么对待。处理好了,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单位和个人,才能不断前进。”郭大柱点点头:“你的意见很好,就照你说的办,明天我们就把哨务会开了。不过还有一件事,就是这次的评比怎么搞?现在就你一个人还符合条件,你就不用推了吧。”魏荣国沉痛地说:“哨长,你千万不能把我报上去。我在这件事情上是有责任的。我虽然没有吸氧,但他们吸氧,我是看到的,却没有加以制止,也没有及时向你汇报。我做为一个老兵,一个共产党员,这是没有原则性的表现,明天我在哨务会上要做深刻检查。”郭大柱惊愕得半天都没说出话来,他气愤地直点魏荣国的鼻子:“你,你……魏荣国啊,魏荣国!我没想到,你也……”他一甩手就向回走去:“我们哨所一个优秀士兵也没有了,评比不搞了!”魏荣国在后面道:“怎么一个没有了?不是还有你吗?一个都评不出来,恐怕不合适适吧?”
半个月以后,郭大柱接到一个电话,是连队指导员打来的。指导员声音里充满着兴奋:“小郭啊,通知你两件喜事:第一件,你被批准为优秀士兵了!”郭大柱感到奇怪:“指导员,你是不是弄错了?我们哨所一个也没报啊!”指导员说:“你是没有报,是魏荣国报的,但你不许批评他!那天我打电话,你在哨位上,是魏荣国接的。我问了你们的评比情况,他如实向我做了汇报。连党支部根据你的一贯表现,一致同意把你评为优秀士兵。还有一件喜事,你的条件已经符合报考军校,团里已通知,要你下山参加报考军校的文化复习班。现在上山的道路已经通了,明天就有送给养的车子上山。你把工作交给魏荣国,然后就随车子下山,去团里报到。”
郭大柱的两件喜事,立马就在哨所里传开了。大家都为郭大柱高兴。这一天,全哨所都把它当作节日来庆祝。
第二天早上,大家起床的时候,见哨长郭大柱不在屋里,就一起出来寻找。“哨长,哨长!”喊了好几声,才见郭大柱从伙房的储藏室里晃晃悠悠走出来。魏荣国问道:“哨长,你跑到储藏室干什么?”郭大柱喘着气说:“夜里,睡不着。想起菜窖没挖完,今天我要走了,就挖了一会。现在好了,以后,山下送来的菜,有地方藏了。”说着说着,他就栽倒了。魏荣国和大家一起奔上来,七手八脚把他抬进了屋里。哨长是缺氧,魏荣国大声命令道:“快拿氧气包来!”眨眼工夫,氧气包就拿了过来。
郭大柱吸足了氧气,就清醒了过来。他把氧气吸嘴从鼻孔里拔出来,骨录着一双疑惑的眼睛问道:“怎么回事,氧气是哪里来的?”没有人说话,他的面前出现了一张张得意而又诡秘的笑脸。他知道有文章,就说:“你们不把这事说清楚,我今天就不走了!”魏荣国笑着道:“哨长,你别生气,是我们骗了你。今天我可以把真话告诉你了!”
原来,每年评优秀士兵,郭大柱都拒绝评自己。他当兵已经5个年头了,如果今年再不评,他就会永远失去考军校的机会,年底就要复员。因为,考军校的重要条件,除了文化外,必须是优秀士兵。全哨所就郭大柱文化程度最高。那年参军的时候,他已经考上了大学,但他还是选择了投笔从戎,保卫祖国。现在只要给他机会去考,他就一定能考上军校,将来就有可能成为军队建设的有用人才。于是大家就在一起商量,一定要把郭大柱评上优秀士兵。可郭大柱的脾气大家都知道,硬评他是不肯接受的,于是就故意制造了这个“氧气包”事件。其实,那包氧气谁也没吸,是藏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