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复读一年后又没考上大学,心里很悲痛很疑惑。
也许,这就是命,我得认;正如父亲的一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孩子,咱家祖宗八代从没出过半个文人、知识分子,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从此,灰暗的我丢了缠绕一生的课本,表面装作坚强的样子,但背地里那隐隐作痛的心,似从天上掉下来,直至深夜,它还作梦冷不丁折磨着自己。
村有一老师,他家藏有不少文学书籍。我自小常去他那边玩,或借书或看报;还跟他的孩子相处得挺乐和,如兄似弟,只是,我读高中时,他已去北京上大学了。现在自己再想去他家借书,恐怕名不正言不顺了,况且我如今是个实实在在的泥腿子,如果心里还想着识文断字,再续前缘,那就会被人笑话成不务正业了。
整个暑假,我不敢去他家,尽管从我家翻过一个晒谷场,我就能正儿八经坐在他那儿看《读者》,读《人民文学》……但这只是童年的一个梦了。每每想到此,我的泪禁不住飘然落下。
那天,他的孩子从北京回来度假,当听说我再一次遭受重创后,便心急如火来到我家找我谈心,尽捡些好事给我听,比如张海迪,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等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励志之言,早就充斥于耳。
虽他是善意之举,但我内心反应强烈,暗忖,兄台,能不能来点新鲜的玩意儿、且在现实中确确实实发生的东西啊?你这样老翻这些陈年旧事比骂我一顿还难受。
兄台似乎一眼看穿了我的心思,忙从自己随带的提包里翻出一本书对我说,我父亲让我捎给你一本书,你看看吧,或许对你有作用。
兄台,我与书已永世隔绝,一心一意耕田种地,这些玩意只是小时候的故事了。话虽这么说,但我还是感激地从他满眼期望中小心翼翼地接过来。
一本很平常的《哲理散文集》,但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扉页上写着“赠给xx老师”及作者端正的签名。
这本散文集,是我们镇子里一位作家写的,他给我父亲赠来一本。兄台激动得沉重地望着我说,你知道吗?张海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确实离我们很远,但在现实中,这位作家却很近很近……他曾经耕田、摆摊、打工而后渐渐成名的。眼前的他难道不是我们这代人学习的楷模、榜样吗?
楷模、榜样?!一听这话,我早已麻木的躯体被它狠狠一击,对,他确确实实是我们这代人学习的楷模、榜样,也许,在自己内心深处,仍在苦苦寻觅着宁静的、激越的读书环境,只是偶尔无力地呼喊一下,尽管很微弱、很暗淡!
希望你摆正心态,积极面对……兄台走时,还是一步三回头千叮咛万嘱咐,令我一生难忘动容。
往后,不管在田埂上、菜地里,还是漫长而艰苦的打工岁月里,我手中都会紧握那本《哲理散文集》;它已成了我不倒的精神支柱,更是我再续前缘、学习的好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