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是个大熔炉。不论你入伍前什么素质,进入部队后,大多战士都会有上进心。在部队入党,提干当军官,这差不多是每个当兵的,都希望实现的梦想。 渴望进步,最重要的,是要学习政治和学习文化。政治是先导,这个自不必说。学习文化,是战士成长的必要条件。那时候,国家刚刚恢复高考制,战士们学习文化热情高涨,当时流行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是人们高考所必备的复习资料,一些战士每天坚持复习,准备以后有机会参加高考。更多的人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学习课目。技术兵的,刻苦钻研技术,希望将来能够成为技师。技师就相当于排级干部。有人在自己岗位上兢兢业业,也能有所收获。有个当上士的,能够熟记全连干部战士的姓名简历,随便点出哪一个,他随口就能背出来,他也因此而受到表彰,后来提干当了司务长。 有两个爱好写作的,最令人感动。这两个战士,一个来自河北,另一个来自广西。在连队里,他们似乎有点另类,几乎把所有空闲时间,都放在连队教室里。他们平时不太与人交流,有空就往教室里钻,而且经常是同时进教室,但相互并不说话。河北籍的这位战士,坐在教室前排的座位上,广西籍的这个,则坐在教室的后排。坐下之后就各自拿出一沓稿纸埋头写起来。 据说他们一个在写长篇小说,另一个在写电影剧本。那个时候,军旅作家是十分令人向往的称号,吸引着有这方面志向的人。他们每天就坚持这么写着,但我们没有看到他们写作的最后成果。或许他们现在已经成功,加入了哪个作家协会也说不定。 部队生活,最令人兴奋的,是拉歌赛歌。开大会、看电影或者一些比较大的活动,开始之前,各连队总要唱唱歌,“暖暖”场。初时是各唱各的,不久,就有不甘“寂寞”的指挥,把手一挥,就指向别的连队:“XX连唱得好不好?”战士们大声回应:“好!”又喊:“再来十个八个要不要?”更大声的回应;“要!” 场面一下就沸腾起来,各个连队,互相呼唤,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看谁分贝高,比哪个声音响亮。年轻的战士们,情绪高昂,青春涌动,热情被不断地调唤出来。会场里,成了歌的海洋。 最令人心跳的,是紧急集合。晚上睡得好好的,紧急集合的哨声忽然就“嘀嘀嘀……”的响起来,紧急集合要求战士们在短时间内打好背包,并全副武装到营房外站队点名。接着就是急行军,背上背包加枪械负重,有好几十斤。黑夜里,急促的脚步声、衣服的摩擦声和人的喘气声夹杂在一起,对战士的体能和意志,都是严峻的考验。 当兵是很艰苦的。刚入伍到新兵连的时候,指导员就在欢迎会上大声说道:当兵是干什么的,当兵就是吃苦来的。我们都记住这句话,在吃苦的过程中,不断地锤炼自己。当我们打靶归来,唱着“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迎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的时候,精气神满满的,充分展现了当兵的正能量。 部队是个大家庭,当兵的来自五湖四海。大家在一起训练生活,培养了深厚的情谊,既便退伍了许多年以后,战友们仍然互相念想,千方百计联系上。可以说战友情是“终身制”的。我虽然离开部队多年了,但部队给予的磨炼,我一直受用着,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够扛得住。 部队生活,是令人向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