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落日如一个硕大的蛋黄,砸碎在村头那棵大柳树上的时候,刘岩回来了。
刘岩回来和三年前走的时候没有什么变化,仍然是背着一个帆布包裹,仍然是穿着一身灰不溜秋的中山装。仍然是一见人就憨憨的笑。
刘岩没有变化,小村也没有变化,老石磨还依然躺在村口,张老三家的房子还是摇摇欲坠的样子。村东的张婶和村西的李大妈还是死对头,仍然一见面就骂。高亢而尖利的吵架声围着小村来回飘荡。
刘岩是个孤儿,三年前才十八岁,十八岁那年,刘岩说不想在家呆了,要出去闯荡,拎着几件换洗的衣服就走了,小村人信奉祖上留下的规矩:“金山银山,不如自己家的茅屋一间。”除了偶尔去一趟三十里外的集上,连去过县城的人都不多。刘岩是全村第一个外出的人,也是全村人都所不齿的“叛逆”者。
“娃子,出去受苦了吧。”对于刘岩的回家,特别是穷苦潦倒,身无长物的归来。小村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大度,纷纷带着吃的喝的用的来看他,三爷背了一袋粮食,见了刘岩关切的问。
“在外边都干啥了。”三爷又问。这也是村里的人的好奇,出去三年怎么生活的?都遇到了什么事?都是他们迫切最想知道的。
“帮人家养狐狸。养狐狸可挣钱了。”刘岩回答。刘岩出去后,就流浪到了外省一家特种养殖场做帮工,也是在一个村子里,一干就是三年,并学会的养狐狸技术。
“养狐狸,那东西也能养。”村人听后眼瞪的老大,都好奇起来:“既然挣钱,你怎么没有挣到钱啊。”
“呵呵。我只是个帮工。”刘岩回答。其实主要的原因他没有说。他在那村子里养了三年狐狸,眼看最后一批狐狸快长成的时候,不知道谁在食物里放了把毒药,把狐狸全毒死了,老板一下子赔了个底朝天。
这里的人怎么这么坏啊,就不能见到别人比自己强。看着老板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蹲在地上痛哭流涕,刘岩想,怎么能跟俺村里的人比。
刘岩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村民的好都记着呢。小村人的善良淳朴让他感动,这也是他回来的原因,他要在家养狐狸致富。不但自己致富,还要带着乡亲们致富。
刘岩把自己三年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又从银行贷了款,很快办起了狐狸养殖场。刘岩让小村人养,小村人都摇头不干。刘岩心里明白,大家是没有见到效益,害怕,等自己挣着钱了,一切难题都回迎刃而解的。他要做的,就是对前来看稀奇的乡亲讲解如果养殖狐狸,谈狐狸的习性。
开始,小村人都把刘岩养狐狸的事当成笑话谈论。有的说没有听说过养狐狸能挣钱,这小子是在外边受刺激了。还有的说自己家还吃不上肉呢,还得天天用肉供着那些畜生。后来他们脸上的笑容就慢慢的退去了,都闭上了嘴,因为刘岩家一年后盖了楼房,买了摩托车。
小村没有楼房,所以刘岩家的楼房就显得很扎眼,扎眼的让小村人看着不舒服,如同眼里突然飞进了一个虫子,格的难受。同样小村的人都没有摩托车,刘岩的摩托车喇叭声听的小村人心里堵得发慌,让小村人听着心烦。
刘岩依旧见了人就憨憨的笑,可小村人见了他不笑了。眼神里多了一种东西,有时还故意的躲着他。让刘岩不解和苦闷的是,村民们看到了效益,却还不同意跟着他养狐狸。刘岩去动员,他们还是摇头,问缘故,都说不会养,刘岩拍着胸脯保证教会,还是摇头,说没有资金,刘岩又说可以赊欠狐狸幼仔,人家就烦了,说讲那这么多道道干啥,说不养就不养,万一死了呢。
刘岩见劝不动村民,就去找村长,就在刘岩去村长家的路上,刘岩碰到了心急火燎找他的三爷,三爷满脸大汗的对他说:“娃,出大事了,你养的狐狸不知道为什么,全死了。”
刘岩卖光了家里的所以东西还了账,又变的一无所有了。刘岩为此哭了好几夜,哭的小村人都不敢出门,但刘岩没有报案。在一个黄昏,刘岩和回来时一样,背着那个帆布包裹走了。
有人说刘岩又出去闯荡去了,并发誓再也不会来了。也有的说刘岩是到银行贷款去了,准备东山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