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破灭的童年梦

时间:2012-03-25 10:45来源:小小说作家网 作者:马明葆 点击:
  当我戴着红领巾,拿着新课本高高兴兴地回到家时,却引起了母亲的怒火。母亲对三哥说:“赊书很容易,可是咱们哪里来钱还给人家呢?”三哥被母亲痛骂了一顿,并责令将书和红领巾退给学校。第二天三哥带着我退书时又被老师大骂一通。现在想起来,三哥也许当

  小时候上学很迟,直到八岁才第一次进学校。我上学迟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买不起书和本子。第一次进学校可能也算不上真正意义的上学,充其量只能算一次上学的体验,因为只上了四天学就草草地收场了,并且在这四天上学中没有书本,也没有本子铅笔。


  我那次上学也比同学们迟去了一个多星期,因为去的迟,没有座位,老师将我安排在最后一排的一张桌子上,让我们四个人挤一张桌子,坐一条长凳,同桌极不情愿接纳我,更让同桌烦的是我没有书,还伸长脖子看同桌的书,同桌嫌我挤他,不让看他的书,总是躲着我。写生字时更糟糕了,我们写生字的地方是操场,每人占据一块地方,拿上木棍在地上练写字。我没有书,只能靠近同学,伸长脖子看同学的书,这样更引起同学地反感,同学们都不愿和我挤在一起,离我远远的,我就这样坚持上课和写生字。但是到了第四天我终于忍受不了没有书的委屈了,在操场上我赖在一个同学旁边,并伸着脖子看同学的书,被那位同学骂骂咧咧地推开了,我含着委屈找上三年级的三哥,我一见到三哥就说:“我没有书。”同时我哭了,哭得很难过。三哥二话没说就带着我去找老师,向老师赊了两本书,还赊了一条红领巾。我得到了书自然高兴地嘴都不能合拢了。这一天是我上学最伤心的一天,也是最高兴的一天。


  当我戴着红领巾,拿着新课本高高兴兴地回到家时,却引起了母亲的怒火。母亲对三哥说:“赊书很容易,可是咱们哪里来钱还给人家呢?”三哥被母亲痛骂了一顿,并责令将书和红领巾退给学校。第二天三哥带着我退书时又被老师大骂一通。现在想起来,三哥也许当时比我更委屈、更难过。


  就这样,我暂短的上学历史结束了。


  那时农村开办政治夜校,队上组织村民晚上学习,由一名复员军人给村民教识字,学习的课本是《农民识字课本》,给参加学习的村民每人免费发一本。这本书印刷很简单,包括封面全是黑白印刷。尽管如此,我还是特别喜欢这本书,我多么希望也能得到这本书。我每天晚上都会早早地来,站在门外听课,更希望复员军人能允许我也参加学习,但我的请求被复员军人笑着拒绝了。我并不灰心,我决心要得到一本书,复员军人腋下每晚都夹着几本《农民识字课本》,我每晚都向复员军人要几次,但复员军人好像没听见,根本就不理睬我。有位老伯也许被我的行为有所触动,他悄悄对我说:“三要不如一偷。你趁他把书放下悄悄拿上一本就跑。”我受到了启发,每晚都盯着复员军人腋下的那几本书,希望他放在桌子上,我乘其不备拿一本就跑,可是复员军人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将书夹在腋下,根本不给我偷书的机会。最后我决定从复员军人腋下偷书。有天晚上,复员军人腋下夹着几本书在教室里来回走,有时会低下头给“学员”教写字,我觉得这应该是偷书的好机会,我决定利用这个机会赌一把。我悄悄跟在复员军人后面,趁他低头弯腰之际从他腋下抽书。机会来了,我轻轻地抽了几次书,已抽出书的一半,我马上就有一本书了,我这么想着,我激动得心脏也突突地跳。等他再次低下头去,我会迅速抽出书而后逃之夭夭。当我最后一次抽书时却被他感觉到了,复员军人先是吃了一惊,而后将我赶出了教室。就这样,我拥有一本《农民识字课本》的梦破灭了。


  几十年来,我读过的书已有若干本,见过的书不计其数,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本《农民识字课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日光流年:绝境中抗争的悲歌

作者:阎连科

本书采用了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中前所未有的“倒放”式文本。小说中讲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惨烈的故事,把苦难写得质感透…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无知无

    话说,“无知无知无知何”。...

  • 楚楚

    1. 汪国铮再次见到楚楚,是在一场蓄谋已久的结婚典礼上。 当时,新娘正手握捧花站在大...

  • 我的伤口开出一朵花

    1. 一通越洋电话,十五位数的长串儿号码,一年零六个月,她坚持不懈地拨打,你却在六...

  • 九九女儿红

    江南民间有一种酒叫女儿红,女儿红又叫九九女儿红,意思是九加九等于十八,在地下埋藏...

  • 我的罗曼蒂克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两年多了,在两年以前的冬天,正是我接触五妹的时候。我们是怎么...

  • 麦家:两位富阳姑娘

    1971年冬天,我们部队在浙江富阳招了一批兵,计划120人,实际招收128人。多出来的8个...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