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情感故事,名家散文,原创小说,经典华语文章阅读网_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学 > 散文天地 > 亲情文章 >

朋友圈的圈内圈外

时间:2011-08-21 02:57来源: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作者:匡天龙 点击:
曾有人对朋友是这样定义的:朋友=两个弦月+又=凹凸之弥合,正因为凹凸的关系,才有高下、强弱、称意与不称意,但合起来才是个圆,所以将凸均给凹些,将凹补得充盈,彼此如两个半月,都将称心如意。朋友是在困难的时候相互扶助的,不是在走邪路的时候以负气而

  曾有人对朋友是这样定义的:朋友=两个弦月+又=凹凸之弥合,正因为凹凸的关系,才有高下、强弱、称意与不称意,但合起来才是个圆,所以将凸均给凹些,将凹补得充盈,彼此如两个半月,都将称心如意。朋友是在困难的时候相互扶助的,不是在走“邪路”的时候以负气而去的。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因为没有智能,不能真正的帮助自己曾经的朋友。笑与平和是最好的解药,这是朋友之圈。

  

  呼啦圈在一夜之间就“呼啦”一下子圈住了整座城市,男女老少都狂热地趴在这用彩色塑料砌成的井沿上,企图打捞健康——垂钓之乐,然而有的人事与愿违。真正捞到实惠的只有这种“井沿”的制造者和推广者,他们瘪瘪的皮包和肚皮,几天工夫就变得像呼啦圈一样地圆。之后,呼啦圈又摇身一变成了庙会地摊上那种赌博用的套圈。而今的我不敢再追求这种时髦,倒是希望呼啦圈能变成类似编辑笔下的“删节符号”,删节人们“呼啦”、“呼啦”的狂热劲。其实,每个圈子都没有稳定的,就像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利益。殊不知,每个圈都没有十分牢固的粘合剂,只不过是站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呼啦圈而已。遇到相同的节奏和韵律便使他们有暂时感到亲如手足兄弟之情。即便如此,每个人关心的还是环绕在自己身上的圈子不要掉下来。在圈的,要立马猛省觉悟,赶快冲出圈子,走好人生之路,是因为“左圈右圈圈不了,不知圈了有多少。而今跳出圈圈外,恐被圈圈圈到老。问君何事入空问,微笑代答心安闲。”

  

  很多人可能知道,单位里的文件后面往往会印上几个领导的名字,那意思就是文件送这几个领导审阅。要想知道这个文件谁看过,谁没有看过,只要看名字上是否画了圈就知道,所以便有领导“圈阅”一说。据说,画圈的始作者是宋代著名宰相文学家王安石,表示的意思就是“知道了”。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画过圈的人无数。但以著名程度而论,能与王安石画圈匹敌的却是屈指可数。在我看来,鲁迅笔下的阿Q可以算一个。虽然阿Q是个文学典型并非现实人物。阿Q被押赴刑场,一辈子没正经过的阿Q,在死刑判决书上却认真了一回,努力画了个圈(当时他嫌画的不圆,不过却没有机会纠正了)——签字画押。阿Q“知道了”么?这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寓意就不多说了。

  

(责任编辑:冷得像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手机阅读请扫描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芝麻花开了

    手患了冻疮,疙疙瘩瘩的,暖和一些就奇痒。据说用芝麻花搓洗可以根治,我散步时留意了...

  • 为父亲订几份报刊杂志

    退休之初,父亲在院子里种了不少花草,又养了几条狗、一群鸡,日子倒也自在舒坦。 可...

  • 托梦母亲

    我只想,托一个温暖的梦,把我深深的怀念和虔诚的祝愿送给母亲。 题记 走进农历八月,...

  • 爸爸把自己做人质

    儿子两岁开始就不是个 乖孩子 ,从来不逆来顺受,喜欢自己看、自己想、自己说、自己做...

  • 妈妈的月饼

    记忆里的中秋,永远飘着烙月饼的甜香。小小的泥屋里面,忙碌着妈妈瘦小的身影,满脸的...

  • 麦田的守望

    嗅着泥土的气息,抚慰着葱郁的麦苗,又回到了那段悠长而萦怀的岁月。在这无边无际的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