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如期而至。和天下所有经历过高考磨砺的九零后的父母一样,今夏,我顺理成章地成为无数心怀期待而又忐忑不安的人父人母中的那一个。 六月的阳光很火辣,滚烫着这座小城的柏油马路,炙烤着考场外一簇簇写满复杂感情的送考家长的脸庞。 家居离考场并不远,搭乘邻家徐叔的坐骑要不了十分钟。一路上,你和徐叔的儿子都沉默无语,气氛似乎有些沉闷。我搜索枯肠地想挑一两个轻松的话题来缓解你俩孩子的情绪,思来想去,最后冒出的竟是苍白的一句:昨晚几点睡的,睡得还好不?原以为身边会很紧张的你冒出一句:十一点睡的,还行,睡得很香。然后你侧身对我笑了笑。其实,我心里十分清楚,这次挑战对于曾经失去一次机会的你而言,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说孩子没压力不紧张那是假话。但是,也许是你心里有底心态很正,也许是懂事的你不想让我这个父亲干着急,才用浅笑来稀释紧张,安慰彼此。 要提醒的细节每次练兵早就啰嗦再三,要叮咛的话语几天前早就聒噪数遍。我知道,此时此刻,再琐碎多余的唠叨不仅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还有可能打乱你的心绪。你从班主任手中领取准考证后,我搂着你稚嫩的肩头边走边聊,帮你买了瓶矿泉水,撕去缠贴的标签,递给你,你冲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也许是在你印象中,我这个严厉的老爸从没抖落出慈爱温和的一面,你有点不好意思。八点二十分,你回头冲站在栅栏外目送的我一笑,挥挥手迈进了考区栅栏。我点头微笑,给了你一个鼓励的眼神。 这个眼神,懂事的你肯定能读懂。 目送你迈进考场淹没在人丛中,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思绪。人说六月是个苦夏——酷热的天气,苦闷的煎熬,苦涩的等待,这话于家有儿女长成人的高中毕业学子和家长而言,无疑是再贴切不过的了。但是去年的苦夏对于我来说,除了煎熬和等待,还多了一层艰难的选择。 那是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担任高三毕业班班主任的我成天呆在学校,跟焦虑的孩子们泡在一起;回到家,身子骨就像散了架。别说平时点拨辅导你,直到考前,我也没能真正意义上呆在家里坐下来陪陪即将面对高考的你,午饭桌上能抽空跟你说上几句鼓励或安慰的话,已是很难得的了。你,是你的母亲送进考场的。七号上午八点,安顿好我的学生后,如释重负的我忽然记起自己的女儿也此时此刻也正在考场外焦急地等待铃声的召唤。也许像千千万万的孩子一样,此时你多么希望最亲近的人就站在身旁,陪你跨过人生旅途上这道最不轻松的坎。 我的目光在簇拥的人群中吃力地搜索,企图发现你稚嫩的身影,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你早已裹挟在涌入考场的人流中。我的心中顿生一阵愧疚的疼痛。对不起女儿,不是因为老爸的爱太吝啬,而是因为老爸做的是一道单选题,那就是还有更多像你一样的考生需要我。 …… 看得出,两天的送考,能为你助阵加油,陪伴你跨过这道坎,你很开心,尽管我帮不了你什么实质性的大忙。但是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对遗憾的弥补,对责任的修复;于你而言,这一路的陪伴,些许能让你拥有一份好心情,能让你捡拾些久违的父爱,重温到父爱的温情。我知道,这还远远不够,但也许你已经知足了。 最后,我想告诉女儿的是,这次人生的考验,这份青春的答卷,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不会责怨你。就像我以往对你说的那样,失落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奋斗的过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力而为,永不言弃。于己,无悔于青春;于校,无愧于师长;于家,无愧于父母。能如此,焉有何怨何憾! 台湾着名女作家龙应台在散文集《目送·山路》篇中说道:“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是啊,人生的考验无处不在,生命的旅途处处都有沟沟坎坎,时时会遇到磕磕碰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就像倔强的你当初做出的选择一样,你都必须义无反顾地迈出前行。 请记住:人生的路,也许有人能陪你登上光明的顶点,但是,没有人能够陪你走到终点。(文/湖北红安吴永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