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浓于水”人们常常这样说,意为“有血缘关系的人总比其他的人亲近”,引申开去,就是“亲情胜于友情”了。是否一定如此呢?这就要好好探究一下了。人在幼小的时候,总是在父母和亲属的包围中生活,那时候没有什么思想,懵懂小儿,只知依赖亲情。等到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生活的圈子大了,交往的人多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学或同事“日夕过从,纵谈甚乐”,也就产生了“友情”。这后天产生的“友情”和先天的“亲情”相比,那一个更为浓厚呢?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血浓于水”。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在春秋时期,有管仲与鲍叔牙的友谊传为佳话;更有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流为美谈。在三国时期,“刘关张的桃园结义同生共死”与曹丕、曹植兄弟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比,孰亲孰近?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义薄云天的友谊,又有多少骨肉相残的故事,岂不耐人寻味。
《论语》里面子夏有这样一段话“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司马牛有两兄在宋国作乱,司马牛劝阻不了,所以感叹“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就劝司马牛不必过分悲哀。劝他放开眼界,不要为两个亲兄弟担心。即使没有兄弟,朋友就是兄弟。东晋时期的陶渊明有诗“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是他感叹人生漂浮短暂,生存在世间的人本来就应该如兄弟般相亲相敬。现在经常有人感叹人心不古,其实我们自身按照古人的修养去要求自己了吗?《礼记》大同篇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就是要人们敞开胸怀,不要把眼光只局限在亲缘范围内,要做大事业,须交天下友。
在近代西方有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伟大友谊。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期间,恩格斯拜访了他。两人在一起生活了10天,倾心交谈,对一切重大问题的看法完全一致。这次会见为他们终生的战斗友谊和伟大合作奠定了基础。他们在政治风浪中团结战斗,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切磋,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彼此激励,共同奋战了40个春秋。他们之间的深挚感情不是世俗的兄弟感情可以相比的。
伟人有超俗友谊,凡人也有深厚情义。俗话讲“生母不如养母亲”。世间有不少非血缘关系的养母,她们把一尺之长的幼儿抱在怀里,视如己出,从小到大,衣食住行,寒暖疾病,给予万千呵护和关爱,才使其象小树一样地成长起来,这生母和孩子虽然“流着相同的血”,但是孩子饿的时候,你在哪里?孩子冷的时候,你在哪里?孩子病的时候,你在哪里?这和有着多年养育之恩的养母能相比吗?还有资格说“血浓于水”吗?
鲁迅先生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胡适先生说:“其实朋友是人造的关系,是自由选择的”人伦”。弟兄是天然的关系,是不能自由选择的“天伦”。这“天伦”一则是有限的,二则有血缘关系未必有共同志趣。而朋友则一定是意气相投的人,“人伦”胜过“天伦”的故事层出不穷,忠诚的朋友为人生涂上了瑰丽的色彩。“血浓于水”的观念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如果停留在这一点上,会使人的心胸变得狭隘。有人搞事业,只知“血浓于水”,任人唯亲。那就只能在小圈子里打转,只能搞成“家族式集团”,就不能“海纳百川”,聚集英才,那是没有远大前途的。一个人的亲属是有限的,而亲属中的人才更是有限的。只有超脱“血浓于水”的观念,才能吸收新鲜的血液——结交真正的朋友。
李白有诗“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托意在经济,(经济——经国济民的意思)结交为弟兄。无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在目前的商品经济的社会里,人和人之间还有没有赤诚的友情呢?我看,流动着感情的热血的人有,视金钱为生命的人没有。不论社会怎样变迁,人总是离不开感情生活,看重人格看重感情的人才能谱出新时代的友情的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