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齐锋光荣入伍了,成了一名光荣的新战士。
他是来自城市一个优越家庭的独生子,父亲齐军是一家企业的董事长,坐拥几千万的资产,生在这样的家庭齐锋的人生完全可以有另外的一种发展方向。的确,齐锋从军前家里人大都是反对的,最厉害的是他的母亲,她坚决反对儿子去军营里受罪。然而,他们终究拗不过齐锋的父亲,他是从长远考虑,为儿子以后的人生打算。他觉得从小吃喝不愁、养尊处优惯了的齐锋必须去军营,接受军队的洗礼,去完成他人生中痛苦但也是精彩的一次蜕变,这对他以后的人生路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齐军曾经也是一名军人,而且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军人,因此他知道,经历军营的淬火训练对一个人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因为父亲的坚持和从小对父亲的崇拜,齐锋听从了父亲的安排,下决心到部队去闯一闯。在家里,齐锋几乎天天不出门,趴在电脑上玩军事游戏,在虚拟的世界里他是异常优秀的,据说他的级别都打到了元帅。这让他产生一种想法,在虚拟世界里能越挫越勇,到了现实之中就成了软蛋。齐锋瞧不起这样的自己。他勇敢的走进验兵站,出乎他的意料,他通过了那层层严格的考核。齐锋感到很奇怪,他对他的身体还是了解的,他觉得有几个方面是万万通不过的,比如眼睛,他的近视挺厉害的。但是他忽略了他的父亲,一个打定主意就要干下去的老军人。
齐锋穿上军装,带上大红花,等着载新兵的大巴车。父亲殷切的眼神与母亲挂着泪痕的脸形成鲜明的对比,齐锋今天看父母,忽然觉得他们都老了,心里一阵酸楚。迎接他们这批新兵的大巴车开了过来,齐锋调皮的向父母做了个鬼脸,然后严肃的给他们敬了一个军礼,就头也不回的上了车。父亲对他的行为感到很满意,母亲的心里都是担心与不安,她一连好几天做噩梦,而且有两个多月不合丈夫说一句话。但是不管怎样,儿子还是去了军营,离开她的身边,冰冷的现实她无力改变,只好每天为儿子祝福。
齐锋在军营的表现一点没让他的父亲失望,也让母亲的担心成为多余。齐锋简直变了个人,在家里时,睡觉睡到自然醒,吃点东西就趴到电脑上一玩就是深夜。自打穿上军装,他的身体就有一种膨胀的感觉,心里也有一个声音在喊:我一定要有一个改头换面的改变!
每天起床的哨音一响,他睁开眼的同时手已经抓到衣服;眼睛睁开时衣服已经穿到了身上。在新兵连,他总是第一个整理好内务,第一个冲出宿舍,第一个站到训练场上。从第一天开始,他一直就是这样。
在新兵连的训练,他几乎做到了无可挑剔的完美的地步,让教官感到不可思议。
他的表现让在新兵连里的教官产生了私心。新兵连的教官都是部队各连队的班排长,他们的眼睛无时不刻不在盯着训练最刻苦成绩最优秀的新兵,他们都想把这些尖子充实到他们的连队,然后再分配到他们的排他们的班,有了一批强势的新鲜血液他们就会觉得强者更强。齐锋成了最香的饽饽,所有的教官都对他刮目相看,也都在盯着他。有几个连队的军事主官落下架子亲自跑来看齐锋的训练,临走时就对他们连里的担任教官的班排长下命令:不惜代价一定把齐锋弄到手!
教官们开始和齐锋套交情。往日面容冷峻,说话冰冷的教官突然变得慈眉善目,可亲可近,齐锋一下子难以接受。每次谈话,他都是站着笔直而立,昂首挺胸,坐着规规矩矩,回答问题前必喊报告,就算是坐着,也要先起立在报告,弄得一个个心怀鬼胎的教官们脸上发烫。教官知道齐锋大学生出身,文化层次比较高,对历史知识相当了解,于是投其所好,专门跟他聊一些军史方面的话题。他们从红军时期的几大方面军说到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最后讲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四大野战军。这些班排长们可算见识了什么叫大学生,真能讲,他对军队的了解和他们这些穿了五六年军装的老兵油子相比简直就不是一个档次。他能清楚地讲出这些部队的前身,发展历程,番号的更迭,主要的指挥员,他们指挥过哪些着名的战斗,新兵说的眉飞色舞,老兵听得无地自容。
一个叫王兵的班长头脑灵活,他听齐锋说到一支部队时眼睛里熠熠闪光,嘴里说不尽的崇敬之意。王冰班长激动的站起来,说:“我们连队的前身就是这支部队,我们连队的荣誉室里还保留着这支部队的军旗呢!”齐锋更激动,他失态的像个小孩子,说:“你们部队出了一百多个将军!!!”王兵说:“确切说是一百四十七名,他们的照片都贴在荣誉墙上,你可以去看。”齐锋央求王兵:“班长,那你一定带我去。”王兵说:“我以军人的荣誉向你保证,我一定会带你去的。”齐锋高兴的直跳。
其他的班排长心凉了,他们知道齐锋主意已定,他们是没戏了。一个个向泄气的皮球,准备给连长写检查。也有不服气的,做最后一搏:谁知道他到底会去哪个连,上边总不能是他想去哪就去哪吧!
新兵训练结束,齐锋如愿以偿,跟着王兵班长走了。
王兵所在的连队是战功赫赫的英雄连队,最为传奇的是从这个连队里走出的将军,真的超出了这个连的编制。
一下连队,齐锋就去了连队荣誉室,在里面整整呆了一天。这个新兵让指导员很受触动,他觉得,一个崇尚荣誉,尊重历史的士兵是可发展的好苗子。齐锋被分配到一班,一班长王兵。
齐锋给家里写了一封信,还寄去了几张他飒爽英姿的照片。
父母看到儿子的信后,分歧的意见出奇的统一了,原来儿子是那么优秀,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孱弱。他们给齐锋写了封回信,在信的末尾他们嘱托到,一定要做一个好士兵。看到“好士兵”三个字,齐锋笑了,这三个字的含义是不言而喻的,想让我做一名将军。
这个远大的目标也不是不可能!齐锋对自己是充满信心的。有了信心让他在军营里扎了根!
2
有了目标身体里就如同加注了一种强大的力量,让人总是处于一种上满弦的状态。齐锋就是这样,他和在新兵连是一样,总处于一种亢奋之中,训练、出操、还是野外拉练,处处争先;当然也有不抢第一的时候,例如休假,吃饭,能推便推,能让则让。当兵一年,齐锋达到了他在当兵之前对自己的要求,有一个改头换面的改变。他做到了,让他本身有了一次升华,他在再做任何事的时候都充满信心,他要做的就没有完不成的。
齐锋代表部队参加军区举行的大比武。他的表现让主席台上的首长啧啧称奇,他的成绩刷新了这支部队的好几项纪录。在本次比武中,他的身影是对人的眼球的一种刺激,人们不禁要问,那是一个正常的人的躯体所能发挥出来的吗?
载誉而归的齐锋对刚刚过去的荣誉看得很淡,他像往常一样训练,根本没有因为他是这支部队的武状元而在训练上打丝毫的折扣,反而不断的加强难度。
班长王兵知道他心里的想法。王兵曾经和他说起过部队每两年举行一次的魔鬼训练周,能进入魔鬼训练营地的兵都是全军最优秀最出类拔萃的兵,而能成功闯过魔鬼训练周的兵-----能成为前十名的兵则被冠以兵王的称号。能通过这次考验的士兵才是淬火之后的精钢!他们会被吸收进军区的特种兵大队,这是多少士兵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知道有这回事之后,齐锋就暗暗记在心里,在军区比武回来他跟王兵提过去魔鬼训练营地:“班长,今年你一定要给我报上名。”王兵没有表态,不声不响的离开。齐锋认为班长对他没有信心。这伤到了他的自尊心,他发誓要闯过那个什么魔鬼训练。他开始每天加强训练,给自己设了许多科目。后来他忽然想到,对班长的看法过于偏激,他的心胸有一些狭隘,班长可能在用激将法,在激他。想通后,他觉得全身说不出的轻松,训练更有劲了。
连长指导员非常揪心,他们面临着一个不小的难题,二选一。今年的兵王选拔,也就是那个魔鬼训练,他们连队只有一个名额。在齐锋还没来之前,连里已经有了决定,让老班长王兵代表连队参加,这也是这个老兵的夙愿。在王兵的军旅生涯中,有过两次机会参加兵王选拔,第一次他把机会让给了他的排长,就是现在的连长,第二次他被连里安排去新兵连训练新兵,也就是齐锋这一批。今年的这第三次机会是他军旅生涯中的最后一次证明他的机会,今年他就要转业了。连长指导员也没想到,半道会杀出一个全军比武冠军,齐锋。这就让他们犯难了。按理说,齐锋是全军的比武冠军,这次机会非他莫属,可是王兵怎么办呢?想到这里连长的心里特别不是个滋味。
王兵的心里很坦然,他已打定主意,把机会给他最得意的战士齐锋。连长听到他主动放弃差点没蹦了,不可思议的看着他的这个老班长,脸上的表情极其复杂,说不出一个字。指导员说:“王兵,这是你的最后的机会,还是抓在自己手里吧。至于齐锋,他还年轻,以后还有机会。”
王兵说:“指导员忘了,这对于齐锋不也是他的最后的机会吗?他已经服役满一年,今年也是他拥有军人身份的最后一年。跟他相比,我还是幸运的,我比他多穿了好几年的军装。关于兵王的事,我是这么想的,我是他的班长,如果我的战士能成为兵王,那么我这个做班长的脸上不更有光彩吗?班长虽然成不了兵王,但是班长带出了一个兵王。那样岂不是更光荣。那句话怎么说来,领导者就是把被领导者培养成领导者。”
王兵说完,三个人在半个小时里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根接一根的抽烟,连烟酒不沾的指导员都点了好几根。屋里的烟气呛得实在待不住人了,王兵站起身,敬礼说:“连长指导员没什么指示我就先回去了。”指导员给他打开门,连长倏地站起,给王兵行了个最庄严的军礼。王兵走了。指导员回来后发现连长还愣愣的站着。
齐锋不知道连长指导员班长的心事,他每天挥汗如雨,乐在其中,决心再给他们个惊喜,也给自己的军旅生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