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十七房的时候,我心底总有一个疑问,是否后面少了三个字——姨太太。带着一份玩笑心情,和友踏上了去十七房的行程。
远望宁波镇海澥浦镇的十七房,同样的山青田园古镇,同样的小桥流水人家,同样是一幅清幽的江南水墨画。但当我真正走进时,就立即感受到其独特的蕴含江浙风味的古朴和悠远绵长。
澥浦镇不大,十七房却很大。享誉中外的古代家族——郑氏家族就居住于此。相传西周年间,周宣王封地给同父异母的弟弟姬友郑桓公到都城镐京附近的陕西咸林(今陕西华县,)国号为郑。姬友为郑国第一代国君,史称郑桓公,又因为郑国是三等诸侯国,国君为伯爵,郑桓公也叫郑伯友。这个郑桓公是今天遍布全国的郑姓祖先。当然,也包括明末着名的郑成功,以及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封为“天下第一家”的金华市浦江县的郑家。
周灭时为避祸,郑桓公谋划东迁,派长子掘突带上丰厚的礼物向虢郐二君借地(今河南嵩山一带)。这是郑氏第一次大迁移,史称“桓公寄孥”。后经三代努力,至郑应公时,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史称郑国。
至战国,韩灭郑,郑幽公之子鲁徙居于陈国宋国之间豫皖边境,为表示对祖先的纪念,公子鲁正式以国为姓,郑姓郑氏从此开始出现。成语郑人买履,买椟还珠,人言可畏等等均出于此。
南宋,中原之郑姓开始南迁,其中一支从河南的荥阳迁至浙江余姚。南宋末年(公元1260年),郑靖侯由余姚迁至镇海澥浦,传至郑东沧时,因其同宗兄弟较多,东沧排行正十七,人称十七太公,所以此建筑就叫十七房,传至第十四世时,十七房已繁衍近七百家,人口三千余,达到鼎盛时期。十七房郑人商儒并起,富甲一方,宅院也越建越大,最终留下这处至今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明清建筑群。十八世纪中叶,乾隆爱子成亲王题写了“淇水烟波,半含春色”来描述时值冬天的十七房,可想而知当时十七房是怎么一副美景了。
十七房是隐于田园,靠近海边的村落,村中人都为郑姓。进入村子过凤祥桥,只见村中是马头墙连马头墙,门口旗杆,迎风猎猎作响。虽然一样的粉墙黛瓦,却是单幢连成院。市上有街,街中有市,市中有店。宅处环河,小河连大河,整个建筑群既有南方的玲珑精致又有北方的大气潇洒,令人叹为观止,它的每块砖头,每根柱子,每扇窗雕,每处幽深的长廊,都有各自的欢笑,各自的眼泪,各自的传奇,各自的故事……
走过层层叠叠的马头墙,穿过一巷又一巷就正式就入了郑氏家族的居住地了。房屋大都沿河而建,古色古香,身边的小河叫淇水湖,从淇水湖引出的水围绕村子的叫做护城河,护城河从每家每户门前蜿蜒流过。河边树木郁郁葱葱,春看桃红柳绿,夏观拂杨细柳,秋闻金桂飘香,冬赏枯木昏鸦。河上数十座石板桥历经了千年风霜,青苔斑驳,仿佛依稀看到郑氏家族世世代代在小河边洗菜浣衣,生生不息。
洽礼堂为郑家的郑氏女祠,祠堂极其宽敞明亮,有着浓厚的明清风格。进入祠堂,门口有一个长方形的广场。广场边是一堵高高的风水墙照壁。洽礼堂主体建筑开阔。中间是正堂,雕梁画栋,气宇非凡,上面高挂一块“松龄柏节,竹漪娥江”匾。一股文化韵味扑面而来。
郑氏家族尊师重教,从第七代开始郑氏一族改换门风,走上了耕读并举之路。其后,郑氏一族出过一个进士,三个举人,三个知县,既有“父子登科”的郑德本与郑传笈,又有“父子司训”的郑德阶与郑传箴,到了近代,郑氏一族更是文商并举。在这里还出了“老凤祥”创始人郑熙,“老北京”四恒银号举办人郑世昌等一批商业巨子,真是财源盛达三江啊。
世间风景无数,或感于青山绿水,或感于历史人文,但游玩郑氏十七房,感到的是自己的心灵经历了一次洗涤和沉淀,对自己生存的那个物欲横流、人情漠漠的现实社会的林林总总,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涤,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诗书礼教,千年传承。怪不得,歌唱家董文华,沉默十年后复出,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十七房的月亮》,从此,优美的歌声是久久回荡在十七房的上空。
我和梅雨一起去了远方
思念在伞上静静流淌
十七房的月亮在天空飘荡
在浪花里隐藏又开放
我在梦里回到甬江
手中摇着浆泛起波浪
十七房的月亮在水中摇晃
让幸福的日子地久天长
上弦的月光挂在雕花的窗
千百年的目光挂在那粉墙
十七房的月亮还是童年的模样
梦到你我又回到故乡
上弦的月光挂在雕花的窗
千百年的目光挂在那粉墙
十七房的月亮还是童年的模样
梦到你我又回到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