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老家,每到农历腊月二十四,家家都要张罗着买红纸,写对联。同时还要写福字、炕条等。乡亲们的口头禅是:二十四,写大字。屯里的几位会写毛笔的老先生就都成了忙人。在我的记忆中,岳父可没少干那活。 二十四一大早,就有乡亲们上门:老先生,又来给您添麻烦来了,还得给写些对联什么的。我家写什么您老知道。那时候岳父会热情相迎,在接过来者手中红纸的同时,一定会为来者送去装满旱烟的烟笸箩 ,让来者先吸上烟,沏上茶。然后耐心地帮助来者算计应该写多少副对联,多少喜字,多少条炕条及横批。认真劲没法形容。 岳父天生就是乐天派,但办事却十分严谨。谁求他都会给人家一个满意的答复。并从不马虎。 就说分割红纸,随便用刀割一下谁也不会说什么。他老人家却说:随便割出的对联边儿有毛碴,得用线割,边儿整齐,对联一贴就是一年,不就马虎。 放着现成的墨汁不用,用现成的墨汁做水,重新研墨。手握一块墨,在大砚台上“吱吱”的不知道要研多久,至到砚台内的墨汁已经没办法再稠了才罢休。说由这种形态的墨写出的字儿永不褪色。 说起写来的故事就更多了,真正是一丝不苟。老人家常讲:写对联要讲究运笔的功力,运笔要到位,贴在谁家的门上就是谁家的脸面,这可马虎不得。 据资料介绍: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比如“出门求财财到手,在家守业业兴隆”,再横批一个“紫气东来”人人都看得明白。室内的对联则要别致一些,如“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云云。粮缸上写“五谷丰登”,猪圈上写“六畜兴旺”,照壁上写“蓬荜生辉”,楼梯上写“上下平安”。我觉得这个“上下平安”最妙,既要上下楼梯时平平安安,又要一家上下老幼都平平安安。 说起春联,又有了一些儿多虑,如今能用毛笔写春联的人可是越来越少啦!计算机已经进了千家万户,需要什么字体都可以打印,再也没有谁去练习毛笔那又笨又蠢的东西了,这才出现了社会上流传着的短信:“一年四季,让暖棚给废话了;一张名校文凭,让党校给废话了;一个好的家庭,让小保姆给废话了;一手好字,让电脑给废了”。科技如此发达,没有人去研究毛笔那又蠢又笨的东西。殊不知毛笔书法在祖国传统文化中可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该发扬光大的得发扬光大。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柳公权、 颜真卿等多位名人,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辉煌灿烂可立过功哟。 近日看电视新闻有一个镜头给我的印象特深:日本的发达程度比我们高,在日本通用的汉字不到2000个,而在日本外务省召开的日本少女遭美国大兵强奸的新闻发布会那么重要场合的背景确是一幅汉字书法作品。 据了解,为了使书法艺术不失传并为之发扬壮大,在小学课程中曾安排过《写字》《描绿》等,而在实际中,因不论是考高中还是上大学,字写得好孬没关系,绝大多数学校是一切围绕升学这一指挥棒转,书法等多种与升学无关的技能类课程因此被冷落,学校只是发了课本,内容还是自己慢慢研究去吧。 在这里笔者不想讨论得太多,有些问题带有很强的社会性,不是一两句话的事。但我想,为了使祖国的民族文化进一步的发扬光大,我们的学校、社会都应创造更多的机会、采取有效的措施,让我们的学生能掌握得更多民族文化。很多民族的东西都是十分优秀的。发扬光大民族文化是一件大好事。(辽宁阜新 史庆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