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时的记忆里,秋天虽然万物枯萎,仍有不时开放在山坡和田埂上的朵朵野菊和山花儿,她们虽没有春天那样的生机和鲜艳,但把幼年的心境装点的是那样的充实。尽管童年始终生长在荒芜的原野里,留下的却是挥之不去的美好时光。过去的许多年,为了生计远离了那片土地,到了一些陌生的地方。然而,在那些魂牵梦萦的日子里,总在寻找着那些图画般的山水会成为自己新的家园。也许是上苍作美,梦想真的成为了现实。癸巳年深秋的一天清晨,我漫步蓉城街头,那沁人心脾的花香,花团锦簇的市井,让我的脑海里重现了人生美丽梦想的一瞬,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曾几次途经成都,但都是匆匆过客,没有时间目睹她的芳蓉。但对这座田园风光城市,却有了良好的印象。2005年冬季,我易职从东北到南方工作,成都真正走进了我的视野。那是新世纪初,我们出差到成都,我们一行几人,大都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却在北方工作了许多年。到了成都自然要去宽窄巷子、锦里,感受这些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复原脑海里成都古城原住民、龙堂客栈、精美的门头、梧桐树、街檐下的老茶馆的迹象。虽在成都数日,大家结伴而行,算是对成都有了更一步的了解,但多少还是留下些憾事。
我有一个习惯,喜欢独自一人到那些风景名胜走走看看,一则随心所欲,二则可以驻足思考,或记下些自己有兴趣的东西。这一次也不虚此行。出发前照例做了点功课,据说,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清制规定森严,满蒙官兵一律不得擅离少城染指商务买卖。靠每年少城公园春秋两季的比武大会,论成绩优异领取皇粮过日子。风雨飘零,如今的少城现在只剩下宽窄两条巷子。2003年,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主体改造工程确立,该区域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的基础上,打造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2008年6月,宽窄巷子改造工程完工,新建成的宽巷子、窄巷子步行街和45个院落开街,以“老成都的新名片,新成都的老客厅”亮相成都。这种院落文化代表了一种传统的雅文化: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凭着对宽窄巷子有了些粗浅的掌握,绕有兴致。宽巷子最值得一提的是老成都原真生活体验馆,它展示民国时期一户普通成都人家一天的生活场景,用一个院落复原这个家庭的厨房、书房、堂屋、新房等等,向游人呈现老成都历史和乡民的生活状态。走进宽窄巷子,用人头攒动形容一点不为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东南西北的游客如织。你从他们的肤色,体态、语言、举手投足,都可以断定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喜好。你看那手里拿着各种风味小吃的少男少女们,一边走路,一边尽享美味,绝不是当地人。驻足在那些精美工艺摊前,迟迟不肯离去,心中恋恋不舍,却又不愿花太多银子的人,必是远道来客,想为成都之行留下些许纪念之类的小摆件什么的。大约过了两个多钟头,我选择了一处庭院坐了下来,这里正在表演川剧。其实,对川剧我不是特别的有兴趣,只是听门庭外的迎宾说,每一场的压轴戏都是变脸节目。要了一壶茶,找个偏小角落入座。说是川剧,台上此起彼伏唱起了流行歌曲,摆动着妖媚的身姿。好在真有变脸节目登场,算是有了一个好的收场,尽了兴致。宽窄巷子里有许多传统项目是让人刮目相看的,诸如泥塑就值得观赏。一处店面不大的地方围了很多人,只见一位中年人留着长长的胡须,打扮就很入潮。看他娴熟的技艺,在一个泥团上左右开刀,很快泥团就有了模样,这是在为眼前这位游客塑像,再看那位游客,气宇轩昂,长像脱俗,想必也是位从艺之人。
大约过了数月之久,再回成都,但游兴未减,锦里成了此行的重要目的地。锦里,是感受浪漫休闲的精神驿站,是体验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的魅力街区。锦里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蜿蜒曲折的院落、街巷与水岸、湖泊、荷塘、石桥相呼应,主题会所、主题餐饮、主题商店坐落其中,水波灯影,别有一番意境。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锦里即锦官城。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后即以锦里为成都之代称。古街布局严谨有序,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
在这些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名胜和景区徜徉,在我内心处萌动了能在成都久居该有多好的愿望。沿着成都的大街小巷漫步,你会置身于四季如春的景色之中。无论是春夏之交,还是秋冬季节,处处花团锦簇。一些不知名的花儿竞相绽放。到了深秋,有一种花儿竞技开放,五彩纷呈。朋友告诉我,这就是成都的市花----芙蓉花。据传,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有妃子名“花蕊夫人”,她不但妩媚娇艳,还特别爱花。有一年她去逛花市,在百花中她看到一丛丛一束束的芙蓉花,如天上彩云滚滚而来,甚为喜欢。孟昶为讨爱妃欢心,还颁发诏令:在成都“城头尽种芙蓉,秋间盛开,蔚若锦绣。”待到来年花开时节,成都就“四十里如锦绣”。广政十二年十月,孟昶的绿化城市工程大功告成,携花蕊夫人一同登上城楼,相依相隈观赏芙蓉花,红艳数十里,灿若朝霞。自此成都也就有了“芙蓉城”的美称。后来,后蜀灭亡,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赵匡胤掠入后宫。花蕊夫人常常思念孟昶,偷偷珍藏他的画像,以寄思念之情。赵匡胤得知后,逼迫她交出画像。但花蕊夫人誓死不愿交出夫像,赵匡胤一怒之下将她杀害。后人敬仰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尊她为“芙蓉花神”,所以芙蓉花又被称为“爱情花”。无论是传说如此神奇,还是蓉城人的美好祝愿,但成都大地上经久不息地盛开着此种花卉。
说来也巧,我在成都有这样一位女文友,以芙蓉花为名,娇容月貌,待人热情,才艺出众,人中女杰。我想当是成都这片土地蕴育了代代英豪,志士仁人!一日,众文友集聚一堂,谈天说地,好不热闹。大家推杯换盏,酒意渐浓。又以成都市井为题拉开了话匣。有位仁兄刚从亚太几国旅游回来,本想从他口中探些异国风情,不料他却只字不提异域景色何如,把成都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列出林林种种,让人好生奇怪。他说,无论走多远,还是故乡最美。无论到任何一个国家,也比不上成都的大街小巷这般清新自然。听了他的这番话,喧嚣的席间沉寂下来,点燃人们故土难离的那份热情。我主动举起杯,诚邀大家共饮,为自己能成为成都这座古老城市的新市民而庆幸干杯!
月亮挂上了树梢,夜色中的成都是那样的耀眼,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风光无限。
于是,我在脑子记下了几句:
银盘竿高酒意浓,
敞胸露怀拂秋风。
草堂边上是我家,
人生如梦醉杯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