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老屋

时间:2013-04-29 08:33来源:中国文学论坛 作者:龚志华 点击:
不知怎么的,最近总是恋旧,竟想起37年前我家的老屋。 在我的印象里,老屋最开始是茅草房,建在一杂草横生到处是狗屎堆的斜坡上。后变成瓦房。和现在的一些农村人家布局差不多。正中间是堂屋,堂屋往里是一间寝室。寝室上还有一层,没住人,是堆杂货的。这

  不知怎么的,最近总是恋旧,竟想起37年前我家的老屋。


  在我的印象里,老屋最开始是茅草房,建在一杂草横生到处是狗屎堆的斜坡上。后变成瓦房。和现在的一些农村人家布局差不多。正中间是堂屋,堂屋往里是一间寝室。寝室上还有一层,没住人,是堆杂货的。这楼上的一层,可在堂屋中搭楼梯上去。堂屋左边前后各为一间寝室,楼上一层可从前面寝室的楼口搭楼梯上去。


  记得楼上里面一间,二姐曾在上面铺床睡过。堂屋右边前后各一间,前为厨房,后为猪圈兼厕所。


  老屋的墙一直是土墙,先是本色,土黄色,后刷了石灰,上部为白色,最下部分为灰黑色,显得黑白分明。


  老屋周围都是田地,屋前有个不太规则的坝子,屋子的左边是条老街——新街的必经之路。这条路斜着往下,通往老街,曾是我小学初中跑通学所要走的下坡路,斜着往上再横着走一段田埂路,就可到新街。沿这一条路,我们可从街的尽头处的水井里担水回来吃,到粮站买米回来吃,到街上买东西回来用。


  我们家当时是居民,在当地没有土地,父亲求人找块地建屋,没得到批准,父亲只好找到了这一小块生产队丢弃了的懒得管理的茅草坡,在上面靠自己的双手(父亲与两个姐姐担土筑墙)建成了还算像样的房子。


  有了人,有了房,一切都有起色。坝子的左边长起了一棵现在已记不起是什么名的树,沿坝子边的路往下,是一排花,坝子的正前方和房子的右侧以及房子后面田地处的“边角料”,都让我家经营成了菜园。一年四季,我家的菜,不愁了。有可上架的四季豆,有青椒、蕃茄、茄子、南瓜、莴笋等,还有向日葵。那时,能吃了猪油炒的四季豆,就挺满足的,即使是用盐海椒水浇白菜芯、莴笋尖,都很有滋味的。一是因为那是我们种出来的,二是因为那是绝对的新鲜、绿色呀!


  茅草坡建起小屋后,人们不再嘲笑父亲了,都说父亲会看风水,房子建在山脊上,对着龙口,全家人会发达的。


  老屋倒没让我家有多发达,直至今天,也只是出了两位大学生。但老屋着实让我们家摆脱了租居人家的不舒服的日子。


  像我,那时在家里算小的,我和弟弟过着不做饭有饭吃,不做衣有衣穿,不担水有水喝的日子。不仅如此,我和弟弟还有玩伴,错落在我们屋前的两户赵姓人家的小孩,和我们成了朋友,大家在一起跳街房、赶坨螺、藏猫猫、玩火炮等。


  老屋的楼上,堆放着我两箱连环画图书,那是我童年时代的精神食粮。


  老屋,有外婆、父亲、母亲与两位姐姐辛劳的印迹,他们上山检过柴,挖野菜喂过猪,摘桑叶养过蚕,寻药柴做过酒药;


  老屋,有母亲和大姐为他人付出的辛劳,母亲为在供销社工作的罗大姐带过两个女儿,大姐为魏大婶做了很多年的伴女。老屋,有我们为外乡人留下的温馨,逢年过节,老屋成了没回家的外乡人的聚居之地,这些外乡人中有父亲的同事、母亲、大姐、二姐的朋友,他们在老屋,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家”的温暖。


  老屋,有我们一家的幸福与快乐。一大家子,尽管只有父亲微薄的工资,但靠着老屋,我们不再寄居人下,我们过着属于自己虽清苦但却很温暖的日子。我和弟弟从小孩长到大,祖辈、父辈成了我们的福荫。


  老屋处在田畴与树丛包围之中,让我们“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我们可以沐清新的风,嗅清苗的味,观田园的美……


  老屋处在新街与老街的必经路上,成了上新街赶集的人们的停息站。我们家为他们备有冷开水,为他们摆有椅子与凳子,为他们备有蒲扇……是让过客们内心舒坦的地方。


  老屋,到如今,已经早不属于我们,已经低价买给了姓赵的儿子。我们一家人,没一个人留在老屋。


  老屋还在田畴与树丛包围之中,老屋还是处在新街与老街的必经路上,不过听说已经改成了小商店,失却了原来那种自然与清新。


  惦记着老屋,怀念着老屋,可这一生,于我这个飘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是没机会再见了……


  老屋虽然不再属于我们,属于我,可几十年来,它已经深深地长在我的心里,变成了我的情感和精神世界里不可或缺的一块地方……


  老屋啊,老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女傅:班淑传奇

作者:张巍

《女傅》讲述了东汉三班家族之下一代班淑的传奇故事:东汉时期,镇守西域的班超多年前与女儿班淑失散。十八年后,班淑…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故乡的集市

    我独自坐在河岸,望着安静平和的集市,望着夕阳笼罩的故乡。我心想这里从前是个码头,...

  • 想念羊肉烩面,想念胡辣汤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胃口和文化一样,都很难被改变。...

  • 钓 鳝

    在我的老家江淮地区,以前每到春夏秋三季的节假日,乡村的沟渠、池塘和稻田边,总是少...

  • 太阳花开

    开故乡二十多年了,许多往事都随着时光的离去慢慢的淡去。但记忆中,最是忘不了的却是...

  • 由故乡的集市思考到岁月人生

    我趴在地图前,想从密密麻麻的地点中找到我的故乡鲁湾。它太小了,像是沧海一粟。在辽...

  • 屋檐下的燕子

    有一年春天有两只燕子在我家的屋檐下筑巢,我和母亲发现的时候屋檐的墙壁上已经粘了许...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