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鄱阳湖的北岸有个叫襄傒的小镇,小镇上住着近千户人家,他们世代都过着渔耕的生活。
小镇的走向是以镇中的一条龙筋路为南北轴线贯穿其间,人们沿龙筋路两侧盖起栉枇的房屋,铺开了许许多多的门脸房,形成了一个滨湖地区不小的市集、街道,故人们习惯性地称其为襄傒街。街的北头叫洋树垅,南头叫康户山,中间一段叫做座峦里,整条街由以上的三方组成。
座峦里有个叫做管枧华的人,只要是年纪比他小的,大家都称呼他“华哥”,而稍事年长些的人们,则习惯性地呼其为“街长”。在人们的意识里,对于乡长、镇长、村长这些名词恐怕都是耳熟能详、并不陌生,而对于“街长” 一说,想是能明白的人并不多吧?
座峦里这一支人脉,在襄傒这个小镇上可算得是旺族,人多势大。在襄傒这个小镇上,凭的就是势力说话。再加上听老人说,解放前在这一块地方,更是换喜得一个人的天下。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如果有哪家的孩子不听话,吵闹不休的,大人们就会吓唬他说:“换喜得来了,换喜得来了” 这样一句警语。果然之下,孩子们便都不敢大声的哭闹了。换喜得平素游手好闲不事渔耕,是个专吃百家霸王饭的主儿。解放军来襄傒的那阵,换喜得还提着枪去湖边与解放军干了一仗。但是,没几下子就被解放军给活捉成了俘虏。在以后的政治运动中,广大革命群众把他打成了现行反革命,让在老家接受劳动监督、改造,不得乱说乱动。管枧华就是他的亲侄子,连脾性也与他叔差不离儿。
管枧华尽管长得是獐眉鼠目,尖嘴猴腮的实在是难入人眼。可就是这么一个不上秤的人物,竟然也就慢慢地熬出了头,获得了这个小镇上的人们那所谓的“尊重”。
记得在那个吃大锅饭的年代,每个社员出工都是由生产队长来指派的。那时候的一个农村生产队长可不啻于是个土皇帝,他手里可攥着小队近百口人的生死。那个时候,管枧华仅凭着念了几年私塾,识得几个数目字,便捷足先登当上了生产队的记工员。这记工员在那个年代可也是个重要的角色,他的笔下同样掌握着社员的生杀大权呢,没有哪个社员敢不去讨好他、巴结他。他每天什么也不干,终日夹着本记工簿满田坂地转。他自己还洋洋自得地美其名曰“查工” 呢。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他便从一个小小的权力位置上领悟到了“权与利” 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利益联系并逐渐的深入了进去而谙熟此中门道。
那时候的农村,民风淳朴,情感朴素。大凡农家来客或者有甚么喜庆之事,都会想到在屋场上请来族里长辈拟或是有脸面的人来做陪客。枧华仗着喝了几滴墨水又是生产队的领导便当仁不让地成了个百家通吃的食客。那情形竟与其叔当年颇为相似,只是在性质上有所改变而已。
后来,形势发展到了分田到户,生产队不再统一派工了,管枧华的记工员身份就无形中被削夺了。这对于一向懒散惯了的管枧华来说,无疑是一次无情的伤害。好在他的应变能力较好,更得益于他肚子里较常人多喝了几滴墨水,但凡有个东家房屋上梁要唱彩,西家嫁女要安座,村南有人要娶媳妇请他去说媒,村北有人打官司要请他代言,他见事就揽,也不管事情办得成与不成,先混口吃的到嘴里填了肚子再说。他照旧东家进西家出的吃得满面油光,神彩飞扬。吃过之后便满大街的瞎逛,香烟也不带,口袋里只揣上一只打火机,米店里进一下接得店主一支烟点了火就走,布铺里坐会儿,自然混得烟抽。这用他自已的话来是这么说的:“烟就不买,火要常带,有烟就吃,无烟就戒”。这么几话一引过来,倒真成了他自我形像的一幅绝妙写照!
接下来,社会快速发展到了市场经济时期。管枧华依旧是以不变应万变,每天坐家里算计着谁谁谁打工赚钱回家来了,他便以上门坐坐、打听打听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精彩,顺道问个安的为由赖在别人家里不走,不单是要混个酒足菜饱才挪步,还要向人家“借” 得个三百五百的才离开。这钱虽说是借出去的,但也就好比是刘备借荆州,得借不得还的。这样一来,等日子久了,人们再也不肯沾惹他了。他依然是笼手操操的满大街转,俨然就成了这襄傒街上的巡街人。街头的轶事,街尾的丑闻、当街的笑话,他一个人溜达一圈就几乎传了个遍,假如你称他为这条街上的新闻发言人真就是一点也不为过啊。于是,慢慢地,街面上便有人戏谑性地呼他为“街长” 了。尔后,整条街上的人们便都齐齐地正式称呼他为“街长” 了。
眼见得别人家出门在外的打工赚钱,出湖渔猎的满仓而归,就连农耕的扛着犁耙上坂做做样子没收成也拿政府里的农田和种子补贴,这管枧华的心里真的是那个急哟,再怎么样,自已这么大一个人,不说去管老婆儿女,起码自已这张嘴总是要管的啥。他也到底是喝过墨水的人,脑筋也转得快,念头起处想法便就有了。
这一年,适逢在襄傒这个小镇上搞示范性的社区建设,把个街面上改造得是有模有样,十分的排场,但就是缺少卫生保洁员。初时,街面上的环境便被搞得乱糟糟的,蚊蝇嗡嗡叫,走路一步连三跳,臭哄哄的。这管枧华瞅准了这机会,便天天跑到镇政府吵这个事。后来,镇政府一研究这个事情,觉得有个三全其美的办法,既解决了卫生环境问题又能解决管枧华的就业问题,最大的好处是镇财政还不用破费就办成这么一件大好事。随后,镇政府很快地就发了一个文件、贴了一张告示在大街上。文件和告示上都是这么写的:特聘管枧华同志为襄傒街上的卫生保洁员,每日负责清扫街道并将垃圾运离填埋。其薪酬由镇上的各企事业单位以及商户负责筹措。具体规定如下:每个企事业单位每年出八百元整;每个商户每年出五百元整。这样一算下来,管枧华的年工资达到了当地公务员的水平。把个管枧华乐得个七荤八素,简直就不知道个东西南北了。
而这样一来,管枧华他倒真的成了襄傒这条小街上,名符其实的“街长”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