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龙舟是江南农历五月的赛会,在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前后几天,由沿河的十里八村自发组织,一般是一村一条龙舟(碰上村子大的也有两条的),在河中自由竞赛,增添节日的喜庆和热闹的气氛,增进村与村之间的友谊,同时也祈福国运昌盛、丰收吉祥。在这几天里,村里大凡有嫁出去的女儿,有意者也会来到江边向娘家的龙舟道贺,称之为“接船”,接船者要放一串长长的鞭炮,给龙舟的“龙头”披上一块红布,叫做“披红”,然后献上一条好烟(或者包个红包之类),娘家的人自然高兴,免不了扶着“龙头”向其喝彩,喝的是什么呢?喝他个财运亨通,喝他个年年吉祥,喝他个岁岁安康!而此时,旁边的看客都会围拢过来,凑个热闹,沾点喜气,好一派欢喜热闹的场面呀!这样的赛会属端午当天最盛。也就是这端午的龙舟会,给秀丽的江南凭添了几分粗犷与豪气,真可谓“杏花明雨俏江南,五月豪气赛龙舟“啊!
家乡是江南的一座小城,自古以来就有端午赛龙舟的传统,其城郊的北门桥与东门桥之间河道笔直,长约一公里,正是一个极佳的赛场。十来年前,几乎每年的端午,沿河二三十里的龙舟都会聚集于此,来一场热闹非凡的盛会。而最近十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力的输出等原因,沿河各村龙舟挂起,无人问津,人们也就很少观赏到端午的龙舟会,因而令此地倍受冷落。
然而,今年的端午却不同于往日,端午节的前三天就有龙舟下水“试船”,为久违了的龙舟会拉开了帷幕。有人闻风而动,四处奔走相告:“划龙船喽,今年又会划龙船喽……”欢喜的声音传遍了全城,空闲者便立即去赛场先睹为快,忙碌者只好耐心等待端午那天。
端午节这天中午,人们喝完节日酒,便从四方八方云集而来,各自选定位置,早来的垂荫而坐(因为虽是五月,可烈日当头,天气炎热),晚到的只好撑伞而立,还有的头顶烈日,挥汗而待,霎时便把一公里长的赛场围了个水泄不通,特别是两座桥上更是伞盖相连,人头攒动,令车马难行,过往车辆排成长龙,蜗行通过。瞧这些观众,站的、坐的、走的、跑的;说的、笑的、嬉的、闹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亲亲我我的、拖家带口的、扶老携幼的、成群结队的;工人、农民、商人、学生;……各色人等,应有尽有。呵呵,这冷落了多年的赛场要重温旧梦了!
再看江面之上,清风微拂,碧波荡漾,只听见“噼哩啪啦”鞭炮齐鸣,“咚咚锵锵”锣鼓喧天,七八条龙舟会集于此,自由组合,两两相邀或三三相会,拉开赛势,不图名利,只为助兴和友谊。每条龙舟大多是各村挑选出的年富力强的青壮年,有二十四人划桨(左右两边各十二人),一人敲锣,一人打鼓,另有一人掌舵,共二十七人,缺一不可,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快看,有两条龙舟赛过来了,好啊,真好似蛟龙出海,摇头摆尾,激荡而来,所过之处清波洄旋,浪花飞溅。近了,近了,一马当先者是清一色的蓝衣蓝裤,一船茂腾腾的后生,口里吼着“划哟、划哟”的号子,统一节奏,手握船桨,上下翻飞,直把坐下的龙舟划得似离弦的利箭,在水中穿梭;在舟中央,敲锣者手抓锣槌左右飞扬,锣声就成了千里的雷鸣万里的闪;打鼓者挥动鼓槌上下飞舞,鼓点是急风骤雨,鼓声似万马齐喑;掌舵者则站立舟尾,紧握桨舵,屏气凝神,注视前方,整条龙舟不偏不倚,直线穿行。再看,另一条龙舟虽然稍稍落后,但亦不甘示弱,紧咬不放,一船不轻言弃的斗士,虽未有统一的着装,但有统一的信念,坐下的龙舟也被划得似脱了缰的野马,在水中翻腾飞跃;更引人注目的是舟尾左边一位划船的老人,年逾花甲,弓腰驼背,奋力行桨,桨落之处亦是水窝急旋,水花高溅,看样子是雄风不减当年;而站在舟尾掌舵的也是一位老者,年近六旬,看自家的龙舟落后了,眉头紧锁,双手用力一压手中的桨舵,右脚一跺,这架式,真好似要一跺三千里。此时,两岸观众齐声喝彩,随着龙舟的号子高喊:“划哟、划哟……”,蹲坐在地的都不由地站起身来,许多手脚利索的还沿岸追赶,边喊边跑,整个赛场为之沸腾。
两条龙舟刚刚划过,尚未到达终点,谁知后面又来了三条,这回却是并驾齐驱,暂时未分胜负,可也是你争我夺,互不相让,伴着震天的锣鼓,表演得也是异常精彩激烈。瞧左边那条,好家伙,全是赤膊上阵,再瞅中间那条,统一绿色服装,呵,舟中还坐着两位戴眼镜的小“帅哥”呢!右边那条怎样呢?自由服装,乖乖,中间还夹了几位学生模样的小生哩!“帅哥”、小生都是来弘扬民族文化的,列位看官,可别小瞧他们哟,他们个个身手不凡哦!观众边笑边喝彩,两岸笑声阵阵,喝彩声连连,惹得开头追赶龙舟的一些观众也半道返回,还有的来回奔忙,想两头兼顾,只可惜分身无术。突然,起点处(北门桥下)炮声隆隆,原来是哪家的女儿来江边“接船”,顿时,鞭炮声与赛龙舟的锣鼓声和号子声融为一体,真的是“龙舟的号子吼连连,鞭炮锣鼓震翻了天”!
……
这场赛会,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看点多多,好戏连台,令观众目不暇接,直到结束仍余犹未尽,只好依依不舍,静候来年了。
这江南的赛会,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增进了人们的友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激励了人们的斗志,凝聚了民族的精神,传承并弘扬了民族文化!真希望它年年岁岁锣声越,岁岁年年鼓声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