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云石构筑的绣衣坊,可以看见两只水车。水车的体量都很硕大,但是仔细看来,还是有大小之分,一只大些,一只小些,组合在一起,不停地转动,把水一斗一斗地提上来,又一斗一斗地泼洒出去,发出哗哗的声响,岁月便在这声响里转化为烟云而流淌过去了。水车的一侧,有两个人物,一个是南宋的邹应龙,一个是明末的李春烨,都是当地著名的历史人物。据说这个地方是泰宁的风水口,因此在这里修建了文化广场,而邹与李的雕像则是广场的核心与精华。 泰宁旧城的中心是炉峰山,山上与山下有三条溪水,所有的民居都背山面水,而蜿蜒的城墙则把这些山水与屋瓦围绕在里面。乾隆年间有一位叫许灿的本地教谕写过一首五律,吟哦这里是:“一篑炉峰秀,孤城雉堞环”,雉堞即城墙上有缺口的女墙,俗说射箭的垛子;“溪声巴字水,雨意米家山”,溪流蜿转状若“巴”字,山峰被笼罩在烟雨之中,仿佛米芾笔下的画卷。当然,今天的泰宁早已突破了往昔格局,而以邹应龙和李春烨雕像为中心的文化广场,自当是新气象的一种生动的表现吧。 邹应龙,字景初,生于宋乾道八年(1172),卒于淳祐四年(1244),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辞世以后被追赠少保,谥文靖。这是一位性格耿直,体恤民瘼的历史人物。比如,在他出任安徽池州的郡守时,正直池州受灾,民生艰难而官府又无粮可放,邹应龙于是裁减当地驻军的兵饷以赈济灾民。他的这个做发自然损伤了当地驻军的利益,从而将他告上朝廷。后来,邹应龙再次入京,然而仅几个月,便与权相史弥远发生了激烈冲突。邹应龙于是请求外放,但史弥远还是不肯放过他而唆使言官,以邹应龙曾经擅自惩治宗室、裁减兵饷等事进行弹劾。邹应龙于是愤而辞官。端平二年(1235),面对蒙古铁骑的威逼,理宗请官员们上陈方略。邹应龙提出了选贤任能,薄徭减赋,培养国力、精兵防北与和睦南夷等十策,深得理宗的认可,称赞他的条陈是“甚切直”且“嘉纳行之”。 这是邹应龙的大致生平,与他并列在一起的李春烨则晚了两个朝代。 李春烨,字侯质,号二白,生于明隆庆五年(1571),卒于崇祯十年(1637),官至兵部尚书,与邹应龙一样也被封为少保,这样的人物是完全应该列入正史之中的。可是,无论是《明史》还是福建的地方史中都没有他的只字记载,这就难免令人奇怪。我后来明白了,他是魏党,魏忠贤塌台之后,在“钦定逆案”的名单中包括李春烨,罪名是“交结近侍”,也就是勾结魏忠贤。魏,是阉党的首领,被列入这个团体当然要受到处罚。处罚的方式是“坐徒三年,纳赎为民”,虽然可以交钱免刑,然而在乡梓面前,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泰宁,李春烨转瞬成了为人所不齿的败类,有些愤激而年轻的读书人甚至当面唾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从来忠奸不两立,也就是俗话所云:“不抓奸臣不散戏”,却哪里想到,三百年以后,这两个人物——忠与奸,却被强扭在一起,而且让他们隔空穿越,并坐在广场上举杯畅饮,这算什么道理呢?唯一的道理是他们都是泰宁人,均为少保级别的一品高官。有人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那么,城市里面的广场呢? 应该说及的是,邹应龙是宋宁宗丙辰(1196)科状元。那一年他刚满二十四岁,这在状元的行列里算是年轻的了。他读书的地方在上清溪——拥卷苦读五年,后人把这个地方称为状元谷,作为激励少年攻读的处所。乾隆时有一个叫谢高全的廪生登临至此,奋力榜书“状元岩”三个摩崖大字,且做诗吟咏这里的山川人物,我把移录于此,作为这篇小文的结束:“探幽寻胜到灵岩,路入层霄已隔凡。此处书声通帝座,当年柳汁染春衫。峰浮远翠晴云出,石压空青落日衔。五百年来谁嗣响,欲将椒糈问巫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