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星期天的下午,如果有好的太阳,我通常就以我习惯了的“与时光相处”的方式,一个人长时间地坐在房间临窗的藤椅上,读书、喝茶、偶或默想,若有所思或心生感动时也写点东西。有时甚至就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生怕辜负和错过了这短暂的时光和温暖。有一天忽然想起了鲁迅朱自清或毛泽东,于是到书架上去找寻。
打开大约是鲁迅的一本,却发现一张陌生的字条,有这样几行字:“王叔:您给我的不是几本书,您给我的是一种‘心境’,使我受益于终生,感谢您老!--彦安”。这个未注日期,署名“彦安”的是谁、何时写的、是写给我的么?等等,都让我有些茫然。此后的许多天里,偶尔想起,也还是不得其解。直到有一次去洗车,才唤起了我的记忆。
那应该是八年前的春天,我开始定期到一家离住处不远的车行去洗车。那时的小汽车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泛滥,也构不成社会问题,不是遇到雨雪或沙尘等恶劣天气,洗车一般是不需排队等候的。我习惯车子的干净整洁,这个洗车行干活比较仔细,所以选择了它。起初的一段时间并没有在意什么,只是觉得还满意,擦净后划卡即走。偶尔也跟小老板或打工的小伙子们搭讪几句,问些“多大了哪里人外出几年了挣多少钱”等等无关紧要的话。后来我发现每次擦到最后,其他人去忙活别的车或没有活干到一旁歇息或嘻闹,却还有一个在擦拭我的车。他似乎是在做一些拾遗补缺的事――擦擦反光镜,清理清理内室和脚垫坐垫,或打开后备箱整理一下,很认真很专注。然后微笑着对我说“好嘞!”――我也就满意地走了。后来几乎每每如此,每次都是他。这让我有些感动。小伙子看上去20来岁,个子不高,黑而瘦,憨厚质朴的样子。以后再去洗车,我总是要看到有这个小伙子才踏实,也才会满意。因为感动,有时我也带去几件穿过的衣服或鞋子送给他,算是对他的感谢。渐渐地我了解到,他姓江(姜、蒋?),是冀南农村的,因家境不好,没有参加高考而选择出来打工。这跟许多农村贫困孩子是差不多的。
就这样,春去春回,日子匆匆而逝。当又一个春天快要结束的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如期来此,洗车行依然忙碌,见到的小江也依然憨厚地对我微笑,依然在最后专心于我的车。他仔细地擦洗车上的一块污渍,突然回头对着我,说:“叔,您认识然诺么?”――这有些突然,让我有些惊诧:这个名字是我写文章时才用到的,他怎么会知道?“你认识然诺?”我反问。“我看过然诺的散文《骨头问题》――前些天我去一个老乡家,在他送我的一本书上看到的。我那老乡是文联的。”他告诉我。我追问道:“怎么样他的文章?”他说“挺好!”并停下手上已经干完的活,询问地看着我,说:“您就是然诺吧?”这让我又是一惊。“你怎么知道?”我问。他说那篇文章注着作者的单位――是你们单位的。哦,我明白了:那是几个月前我参加一个全国性征文的获奖文章,后来文联结集出版了一本散文集。但我还是有些纳闷,即使他知道我是那个单位的,可机关里200多人,来此洗车的也不少。“为什么说是我?”我还是狐疑。“您像!”他说得很肯定。于是我也肯定地对他说“是我是我”。话题一转再问他“你喜欢看书?”他说“喜欢!”我说“好!以后我给你书看”,并与他聊起了读书以及写文章的事情。他连连称谢。在我的记忆里,那天的春风特别好。
自此,我与小江也便有了车以外的一种交流交往。通常是我去书市的时候也给他买几本适合他读的书送给他,也把我的藏书选一些借他读,偶尔也把我刚写的文章带给他看;他时常也跟我说一些读了看了以后的体会和看法。有时也说些书以外的比较现实的现象和感受。比如他说现在的社会变化很大,可好些贫困的还是贫困,尤其像他们家乡那样的落后地方,农民的日子还是挺难过的。等等。就这样,淡淡的交流,淡淡的交往。我依然定期去他那儿洗车,他依然用心干他所干的活,不同的是,我似乎多了一份期待以至愿意见到他并与他交流交谈――我基本打消了原先有时请别人代劳(洗车)的想法;而据我的观察,小江大约也多了一些在我看来的快乐抑或希冀――因为他习惯了的微笑似乎多了一些灿烂……
当再一个春天到来,一场蒙蒙细雨过后的一个明媚得令人感动的下午,我又一次来找他洗车,却不见了他。我想他可能是有事回老家了罢――过去常有的,便询问了一下。小老板说小江到一个房地产公司去了,不在这儿干了――他现在就在前面的交叉路口给人发广告呢――你等着,我去拿他还你的书。我有些茫然地接过那些书放在车上,心里陡然生出一些不可名状的失落,便开车直去了那个路口。然而,没有找到他;绕一圈再回到这个路口,仍然还是不见小江的身影……
一晃六年多过去。算起来,那个憨厚质朴曾经洗车的小江也快“而立”了罢,他又读了许多的书罢,他结婚了罢,他的房地产老板对他还好罢……这是我偶尔能够想到的。直到那个冬日的星期天的有好的太阳的下午,是鲁迅的“帮忙”,才让我看到隔了这么久远的他给我的“字条”,并久久凝视,一种久违的淡淡的怀念,也便油然而生……这样的怀念并不像是对亲人和朋友,但我想,这对我可能是很珍贵的罢。因为它并不很浓烈,也就像极了这冬日下午的太阳以及我身边的那杯清茶,温暖得让人感动和幸福,温暖得可以让人落泪和哭泣……
就在这感动和幸福的温暖里,我想祝福曾经的小江:有一天他也许可以成为一个房地产老板—— 这世界不就多了一个读了很多书的房地产老板么,那该有多好!但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