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四年春天,我怀揣着创业的梦想,坐火车到了浙江温州。记得刚走出火车站的时候,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群,我顿时有种眩晕感,猛吸了口气,却闻到空气中充满了期望已久的自由气息。
零二年毕业后,带着父母的期望成为一名代课老师,虽然我很喜欢孩子的欢声笑语,也醉心于课堂上教授知识的快乐,但是因为一颗不愿平庸的心无时无刻不渴望着走出家乡,去东南沿海,白手做番事业,最终说服了父母,带着理想、憧憬甚或一些希望来到了温州。
初到温州感觉一切都是新奇的,而又熟悉的。因为没有到沿海城市工作的经历,当我看到我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熟悉的场景在我身边发生的时候,那种感觉真是太好了,似乎自己的梦已经实现了,我看到身穿西服提着公文包的上班族在匆匆的赶路,车站大道边一字排开的豪华写字楼似乎在像我招手,这是一个创业的天堂,温州人的名气全国闻名,特别是温州还是个非常美丽的海滨城市,虽然还没有去海边,但是远处的群山一定就是南雁荡山了,面对此景,我真的眩晕了,心中也油然而生“天高任鸟飞”的豪情了。
姐夫的工地离火车站并不远,十五分钟的路程,是个城郊结合部,以桥命名叫汤家桥,但是我路上我并没有看到桥,呵呵,后来我才知道温州非常多的地方是以桥为名的,慢慢的我都熟悉了,几年后的一次工作应聘考试,其中一道题就是请写五个温州以桥为名的地方,我一口气写了十个。姐夫一路上很兴奋,一方面是因为对自己的事业的自豪,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这个堂妻弟的到来。“那就是我的工地”,顺着姐夫手指的方向是一片正在做外墙粉刷的住宅小区,“这小区叫家景花园,里面十栋楼的外墙粉刷是我承包的”姐夫如数家珍般的向我说起这个小区的工程,而他和我都不会想到,几年后对家景花园的熟悉程度谁也比不上我,以至于离开温州后,我仍然会常常记起这个令我难忘的,美丽的住宅小区。
零四年的汤家桥并不繁华,但是已经孕育了将来繁华的因子。这里是一片工地的海洋,当时有四五个小区正在建设中,而每一个小区的户数都在近千户以上,如果我当时有现在的眼光,我是一定会抓住机遇的,最起码我可以借钱按揭买一套房,当时的房价在六千左右一平方,而在零九年我离开温州时,已经涨到了一万八千元了。因为有小区居民的支撑,又兼顾着经济开发区的无数工人消费,后来的汤家桥街道比我此时看到的也要繁华的多。出租车在坑坑洼洼的路上颠簸着,扬起很多灰尘后停在一座奢华的别墅区后面,别墅周边筑起高高的围墙,外侧的这一边并没有粉刷,显得非常粗糙难看,这个围墙便隔离出来两个世界,一边是高档整洁的富人区,一边是拥挤破败的老城区。这些老房子都很低矮,且大多在二三层的主体楼房旁边,又盖起了很多更矮的像鸽子笼一样的房间,显得非常的拥挤,弯弯曲曲的通道在这些蜂窝般的建筑间四通八达的穿插,通常只能容纳一个人行走,姐夫租的房子就在这围墙的旁边。一进门堂姐已经准备好午饭了,吃饭的时候工地里的工人也回来了,都是些实在人,操着五湖四海的口音,我觉得一切都很新奇。他们对我这个才来的老板的亲戚也显得非常亲切。中午喝了一些酒,头晕晕的,下午就躺了一会,然后晚上姐夫就把我安排和工人一起住,本来我是准备马上租房子的,但是姐夫说房子不是一下能够租到的,所以让我先在这里住段时间,没有想到一住就是一年多,而真正离开这片棚户区也在二三年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