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正当明月清风时

时间:2012-08-24 08:34来源:读者论坛 作者:渝龙 点击:
  夜深人静,龙潭湖对岸的屏山剩下一道剪影,除了山顶的树丛,美丽的丹霞崖壁与葱郁的参天大树全都沉浸在了漆黑夜幕中。一轮明月从山顶慢慢升起,初时,宛如皎白玉盘,在没有一丝云朵的墨空中,显得苍白、孤寂。月儿渐渐升高,清风徐徐拂过,游云渐渐团聚,

  夜深人静,龙潭湖对岸的屏山剩下一道剪影,除了山顶的树丛,美丽的丹霞崖壁与葱郁的参天大树全都沉浸在了漆黑夜幕中。一轮明月从山顶慢慢升起,初时,宛如皎白玉盘,在没有一丝云朵的墨空中,显得苍白、孤寂。月儿渐渐升高,清风徐徐拂过,游云渐渐团聚,月光与云朵相互映射,皎月环起淡淡粉晕,云团折出片片彩粼。月晕红了,彩云亮了,把山顶树丛的枝节也分辨得清清楚楚。月儿在移动,云团跟着走;月晕在变色,彩云跟着变。此时的屏山顶,仿佛在演绎动感十足的创意画屏。雨后山野格外沉寂,只有龙潭湖畔的岩蛙还在与山蝉争鸣,那一高一低的鸣唱声,时儿短促,时儿悠长,似乎在论说月亮的短长。


  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拿月亮说事,好象月亮与人类一样,都有生命,都有感情,而且,无论借景抒情,还是以物叙事,多把月亮作为美好象征。其实,月亮就是月亮,无非是太空中的一个球型物体,与世间物体一样,在太阳作用下,外表都呈阴阳两个面。


  小时候,在月亮坝摆张小板凳,翘首聆听老外婆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广寒宫、丹桂、玉兔与美丽的嫦娥仙子,在我童年记忆中留下了美好的映像。古人编撰神奇传说,是为了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用现代人的思维论说,嫦娥奔月当是懦弱无能、逃避现实的无赖之举,哪有七仙女下凡追求人间幸福生活那样真挚充实。独处广寒,不食人间烟火,不问人间冷暖,没有人间温情,得不到他人关爱,似人非人,这种所谓的神仙生活,岂不是与牢狱等同?当今世界,只要是精神正常人,谁还向往这种非人生活?听说,飞船登月计划要冠名“嫦娥奔月”。载人登月与嫦娥奔月,二者登月目标虽然一致,但目的却是大相径庭。载人登月,其科研成果是为了造福人类;嫦娥奔月,则是去逃避人间现实。就目的而言,二者肯定不能相提并论。


  中秋月圆时,面对明月,远足他乡的游子也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人思乡无可非议。家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自己,偶尔发发“月是故乡明”的感叹,也在情理之中。他乡游子如有可能,常回家看看,不能为家乡作多大贡献,为爸爸妈妈揉揉肩洗洗碗总是应该的。其实,家乡父老乡亲对游子是否时时思乡并不在意,更不会对他回家作贡献抱多大期望,只希望游子在外不要数典忘祖就得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人很过分,平时说起“月是故乡明”、“低头思故乡”口若悬河,落在行动上非但不为家乡添砖加瓦,反而数落为家乡建设含辛茹苦的父老乡亲这不是那不是。其中更有甚者,纠集反华势力,中伤家乡、丑化家乡,恶意扇动族群不和,拿家乡人的和谐平安作筹码,靠乞讨“西方救世主”的恩赐过日子。这种心态丑恶的人,真是家乡人的耻辱,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哪有半点“月是故乡明”的真情实感,只有“外国的月亮最圆”的奴才心态。但愿明月当空时,把他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让他在明月前下跪,忏悔肮脏的灵魂,最后打入“广寒宫”与嫦娥为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借月亮运行轨迹变化的外表,暗喻人的无赖遭遇。这种比喻,用现代科技知识来洞查,也许已不适合了。月有阴晴圆缺,是天体运行的自然规律。人有悲欢离合,是否归结为普遍的人生自然规律,这就值得斟酌了。如果,把个体的悲欢离合,拉扯为大自然的相同规律,未免太牵强、太离谱。古人有此诗句,是因缺乏天体运行常识,对月有阴晴圆缺,知其表不知其里,尚可原谅。如果现代国学的传授者也就其表,不及其意,误导学生,那就不该了。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这样较真,汉语言会枯燥乏味。其实,对语言的丰富创新,更应该建立在科学严谨的基础之上。现代社会,不能沿袭牵强、离谱的创新方式来丰富现代语言,更不能创不了新,就一成不变地照搬旧词句。正因为如此,语言学家研究古代语言易,创新现代语言难。要丰富民族语言,从网络新语言产生过程中,可以寻求到一些规律。但有人不这样认为,说网络新词太野、太不规范、太不容易接受。语言是一门科学。有专家说,什么叫真正的崇尚科学?科学就是怀疑一切科学结论,要把一切科学结论置入实践中检验,在实践检验中产生新的结论、新的成果。只有这样循环往复,科学才有生命力,科学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语言既然是一门科学,就应该遵循科学规律,因循守旧,绝不会促使一个民族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网络新词语是语言创新的源泉之一。可想而之,在没有拘束的语言环境中尽情拓展想象空间,会有多少新的语言产生?


  正当明月清风时,苍白的月亮会变红,灰暗的积云会添彩。这不是反常,这也是自然界的规律,只是没有亲历,没有认真观察而已。夜深人静观明月,我的体会是,任何事,只要眼明、心细、善思量,总会有一点新收获。也许,这也是思维拓展的自然规律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银湖宝藏:卡尔·麦最棒的探险小说

作者:[德]卡尔·麦

一个古老的印第安部落收集了无尽的珍宝,为了守卫这些珍宝,他们精心构筑了防御工事,还给后人留下了藏宝图,但藏宝图…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记几位高中老师

    时光荏苒,一晃眼,我离开学校已有很多个年头,各位老师也都因年纪的原因而陆续离开了...

  • 酒中“陌上行”

    已经过了吃饭时间,饭店里只是偶尔有食客出入。除了上班以外,我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

  • 春节临近话吃糕

    农村人饭量大,吃油糕之量更大,一顿饭吃掉3斤黄米油糕的不是神话,有一个人吃了3斤米...

  • 魂系梦牵的海军情怀

    建国初期至1954年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前三年中,海军各院校先后从文化程度较高的江浙沪等...

  • 幸福之花香又美

    这是一位大学毕业的职场女生在“社会大学”的人生抒情,充满对成长历程的怀恋与追思...

  • 春的遐想

    北方的春天是在冰封万里的时刻降临人间的。从立春开始,人们便翘首期待着第一声春雷,...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