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幼学如漆。小时候背上的诗词歌赋谚、熟语现在依然记得。那首二十四节气歌,至今难忘。每到一个时令就自然想起,每读一次的感悟却不一样。好像读一次就遗失点什么。你听:“秋暑露秋寒霜降”,文字上凝聚着愈来愈厚的寒气。今天吧,8月7日,又是立秋!立秋与立春夏冬给人的感受不同。每年的8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节气产生变化,我国习惯把这一天作为秋季的开始。此后气温开始下降。确实,今天早上的气温已有明显凉意,气象信息告知今天我们这里最高只有31度,比起前十多天的炎夏36度的炙热来,舒服多了,空调开始休息,夜梦开始了拍摄连续剧,多还是些少年趣事,这些儿时的记忆咋就如此的顽固,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啊。
虽然,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秋天的景色也是最美,喜欢秋天的人比钟情春夏的还多。但是,立秋终归让人有些许失意。古人对于秋的吟咏的立足点大致上在于秋的肃杀。欧阳修的秋声赋说的再明白不过了:“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洌,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又说:“ 夫秋,常以肃杀而为心;物既老而悲伤;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秋声赋给我印象最深的句子是‘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言为心声。欧阳修写作《秋声赋》时,政治上不得志,思想矛盾,内心痛苦。老先生以独特的目光,由秋声起兴,极力描写渲染秋风的萧瑟,万物的凋零;并且联系人生,发出了世事艰难,人生易老的沉重感慨。由秋声及草木,由草木及人生;其伤感悲秋之情溢于言表。因而红润青春的脸色变得枯槁,乌黑的青丝夹着星星白发就顺理成章了,这大概也是我喜欢的原因,虽然我与欧阳修或欧阳修与我无可比,但是人的对于秋天的感觉却是相通的。
立秋过后,接二连三的还有几个重要节日,但是都是一些人为的。农历七月初七的乞巧节,是青年女子最关心的节日,好事者把它敷演成中国的情人节,也算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天人合一了!希望天底下怀揣梦想的多情姑娘们能多多地吃上乞巧果子。接着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八月中秋节,但愿普天之下的亲情千里共享甜美的月饼。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民间的重阳节,尽管这是九月九重阳,时令上却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寒讯。所以。人们的抓紧时机,享受秋日不多的阳光。于是登高、赏菊 、饮酒、吃糕,祈福祈寿;杜牧有句:“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就是写的重阳节会友的感受,真是好句!千万不可忘记,立秋之后还有个农历七月半,也叫中元节,俗称“鬼节”,为纪念逝去的亲人而设立的。这也是一怪事,纪念死去的亲人,一年之中也有四次,清明扫墓,中元烧纸,冬至送火,除夕祭祀,单把夏天劈开,大概夏日炎炎,鬼魂从阴的缘故吧,但是总归与时令有联系。
立秋已至,早晚分凉,但是当天的感觉不是很明显,巧在台风赶热闹,让人觉得季节变化。但是,秋天就是秋天,这是一个明明确确的事实,不管你的心态多么春光,日月炎凉的的规律你无法改变。接受吧,老老实实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