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之后,身在大学的我将会回想起我高考结束时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阳光很刺眼,知了依然在聒噪着单调的曲调,似乎在拖延着这炎热的下午。走出校门时,家长们围拢上来,关切地望向门口,也许不太恰当,像是在股市交易大厅里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股票是长了还是跌了。不可思议的是,一张张传单遮住了眼帘,定睛一看,居然是高考复读招生,旁边的同学像捧了一颗定时炸弹一样,急忙扯掉,再踏上一脚。“晦气,真是晦气”,我站在旁边,僵硬地笑了一下,那种冲过三年的急滩险阻后终于能来到沙滩上心平气和晒太阳的畅快感与对若干天后发榜的忐忐忑忑融合在一起,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悲。在那一切都是未知数的日子里,只要一听类似高考,大学的词语,我都会敏感地浑身打个哆嗦。
时间就像捏泥巴的手,活生生地把结果摆在你的面前,你欣喜地接受也好,你悲伤地抗拒也罢,它就这样塞给了你,至于你什么感受就不关它的事了。当宣判那一天到来时,我终于知道什么是“江枫渔火对愁眠”。那天晚上是父母查的成绩,我用睡觉来躲避这个揪心的宣判,但我心理不可能强大到那种地步,我没睡,从父母小声的话语间我在反复猜测推理着。
“数学高,比我想象的高”,我心里一惊,不可能啊,数学是最让我后怕的噩梦啊,难道……“也不高啊!”我的心立刻凉了半截。“文综算是白瞎了”,天哪,我寄予厚望的文综让我失望了,我还能凭什么啊。父母依然在隔壁屋里小声地说着什么,我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心就像橡皮筋被狠狠扯了一样乱颤起来,我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我也不知道我是怎样度过那平常又特殊的晚上的。
第二天一早,我坐起来努力地回忆着昨晚的一切,只希望它是一场梦,被失败刺激的泪水肆无忌惮地往下落,淹没那被挫伤的内心。整整一个上午,我是哭累了就睡,睡醒了就哭,想当初刚上高三时的叫嚣,颇有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可真正悲壮了的时候,我脆弱地还是不能接受。
恐惧,伤心,泪水总会成为过往,日子总会继续流淌。
我不甘心,我真的不甘心,我听了爸爸的建议,复读了。
我就像是在沙摊上不停地拾贝壳,在阳光的照射下,期望它能焕发出五彩的光芒,就像在打捞着那沉淀的斑斓的回忆。人的心理真的是很奇怪,当初恨之入骨的苦和累现在想起来竟是那么难得,甚至还有一种朦胧的幸福感。痛恨的起床铃,半睡半醒的跑操,又累又饿的早读,匆匆忙忙的早饭,无边无际的题海,压缩又被压缩了的假期,大大小小的考试,不断刷新的排名,麻痹又刺激着我的神经。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摇晃着向前走,不经意间一抬头看到地平线上微露的一抹阳光。
一切都结束了。怎样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此时开口,并不容易。我只记得我不再逃避了,幸好,结果遂了人愿,我在卧室里踱来踱去,脑海里却一直在放映着去年今日的情景,去年,今年不停地在我眼前切换,让我悲喜杂陈。
走过来,再回首,望着洒满了汗,洒满了泪的路,那时的生活就像一个尘封多年的魔法盒,一经打开便金光灿灿,光彩夺目。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它会使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那时的欢乐,那时的悲伤被时间的浪涛冲刷到岸边,静静的躺在沙滩上,在柔软的阳光中被我轻轻拾起。
我相信每一个即将踏上高考路的孩子几乎都对自己说过打死也不复读,复读的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重重压力的噩梦,在用自己的青春和脆弱的心灵做赌注,但真正经历了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正常,因为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所以不要轻易为自己的人生定论调,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那就顺其自然,迎接属于自己的命运。
而后当我们静静地回忆往事,就会轻轻慨叹:“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