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房子

时间:2010-04-12 15:05来源: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作者:房子 点击:
  当父母搬入了新居后,旧屋里遗留的物什都将腾挪到新的位置,留给我们无限欢乐和伤心的昔日的家,随同绵延十几年、二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一起,消失在记忆的若干时间。痛苦的过去无法修缮,也不能回归,站在时空的一点回首,应该不只是如文字一般空虚的记载,还有许多的

  前一段时间听父亲讲,他们学校几位老师在去年集资建的房,终于在六月底全部装修完毕并成功入住,语言里听出了喜悦和自豪。


  去年年底回家时,房子还只是毛坯子,一场大雪并没有给房子的顺利建成带来多大阻碍,建房所需的砂石、砖木,与从街心里清扫来的积雪比赛着高低。房子暂时停在那里,在旧的住处过着新年,老人的心里有几许抱怨,因为,若不是这一场雪,或者,如果时间再赶得紧一些的话,说不定就能在新房里过新年了,但是在抱怨之后,那铁定的自信和骄傲很明显,母亲说:“到明年过年回来时,就不用一家人挤在一间房里了,你们兄弟一人一间,我们两个老家伙睡客厅就行!”六月中旬回去时,房子已经装修得差不多了,只是还有个别老师的房子在继续走“精装”的路线,他们合计商量的统一入住的时间就得后推。父亲的房子在三楼,靠楼梯的第一间,这也正是他们的初衷,当拈到这个阄的时候,父母更是得意,他们的房子比起二楼的房子面积可能要稍小一点,价钱当然也便宜一些,那一点点不足立锥的平方,是父母不屑计较的,他们只是看重实际效益,所谓的“性价比”。新居入住之后,父亲也正式退了休。


  在没有搬入新居以前,父母所居住的地方,是当年小街上的乡政府大院,父母的房子是曾经的电影院重新改装后的“厢房”。家乡的经济不景气,尤其农村发展缓慢且滞后,多半青壮劳力都外出谋生,乡镇小街上的生意萧条,正赶上国家实行农村改革,整合乡镇、农村基层单位规划,上级政府撤并了以前的“乡”级行政单位,统称为街道,一些规模较小的村级单位也进行了合并,比如我的老家村子就与邻近的一个村子合并为一个村级单位,压缩了编制,精简了办公人员和管理,对社会进步和城乡改革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人员撤走了,留下一座“空城”,街道居委会就将原来公房的大片房产进行拍卖,学校与“乡政府”大院面对面,学区就将“乡政府”公房收购、改造,用作教职工宿舍,所以后来好长一段时间,父母与大多数老师挤在一个院子里,生活起居相当窘迫。年底回来休闲的伯父见到父亲他们这种困境,抒发了一阵感慨,并推议几位常住的老师集资盖楼,老师们觉得这种方案可行,是以,在年底即将所有资金收集齐备,并开始“推陈建新”,不靠政府,不靠财政,自己给自己也给学校盖了一幢“教职工”大楼。


  父亲的是一套三居室的房子,面积大概在110平方左右,比我两年前购置在家乡县城里的房子要小一些,当然也便宜一些,但在农村来说,尤其是像父母这样的老年人,能住在街上,有一方菜园,比起在乡下要方便多了。在未盖新房之前,我家在乡下还有房产和山林,房子还能住人,早两年过年的时候,还会回到乡下去,锅、瓢、碗、灶应有尽有,只是久无人居住,也无人打扫,房子里全是灰尘和蛛网,花些时间收拾停妥之后,还是像模像样的一个“家”。父亲在去年年夜酒桌上叹了一口气:“总算有一个像样的窝了!”从记事时起,我家就经历了五次重大的住房“革命”,悉数下来,那一段段的经历让人唏嘘。


  房子在我心里最初时的印象,是一间土砖瓦屋,半间作住房,半间当堂屋,另加半间茅草房,则是厨房。一家人在风雨里挤着过日子。隔壁的爷爷奶奶是两间正屋,另一边的则是伯父家(伯父当年在乡下有房有田有山林,几个堂哥也都是在乡下长大的,后来随着伯父的进城,才逐渐全部迁走的)和二爷爷家。父亲那个时候的工资只有十几块钱一个月,父亲还抽烟,也喝酒,一个月一个月紧紧巴巴地过着,还算过得下去,只是每到下雨天,房后滴水檐墙下阴沟不畅,直往屋中央渗水,房顶上也滴滴答答地淋沥不断,厨房里就更不用说了,厨房房顶上铺的是一层茅草,只能抵挡住小雨,也只有短时间内才抵抗得了,下大雨、落连阴,其状“惨不忍睹”,只能用煤炉在堂屋中央做“小炊”。好在父亲那时候工作地时常变动,经常随父亲一起,“举家”迁移,但是老家里的房产和田产不变,到了农忙时节,父母还会回到乡下收割或播种,完了再回到学校,这个临时的“家”。但在农村那个正式的“家”,给我的印象却是最深刻的,也是最温馨的。


  二弟的出生其实并未给父母带来很大负担。我当年也还小,只记得父亲每天放学,总要从街上学校里回来,忙着到村头清水堰畔和泥做土砖。到几间房的土砖全都做好,二弟也长大了,我家也开始了我记事以来的第一次“革命”。三间正屋,外加半间厨房,连同爷爷奶奶的房子,一共五间房,这在当时的农村还算是比较“宽裕”的。以往拥挤的住房问题终于得到实质性的解决,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床铺。房屋的位置和屋外是天然的高台,用泥石砌上一堵矮墙,便成了一个“围院”。房前屋后是终年郁郁葱葱的柏树林,这些都是我和爷爷的杰作。爷爷喜欢植树,我小时候,赶上春天,爷爷就会带着我用扦插的方法将一株株柏树枝种在我家的后山坡上,爷爷说:“等这些树苗长大啊,能换好多好多钱呢,给你娶媳妇啊,盖新房啊!”如今爷爷早已在后山坡的一隅与早几年前逝世的奶奶相会去了,而那些给我作“娶媳盖房”的柏树苗都已长成了参天大树。没有计算过,这些树材如果换成钞票该值多少,而每次的拆旧建新和制作家俱,所用的木料无须外买,自家现成的都是。负担虽然不大,但因为家里又增加一张嘴的事实,本来就拮据的家更是捉襟见肘,父母也因为各种各样的琐事而不断吵架。


  而就在小学三年级时,我的“家”经历了第二次“革命”。父母请村里烧窑的春宗哥和保宗哥给咱家烧几间屋的青砖和新瓦,于是,那些承载这个“楼台”过多重量而已然在风雨里不断倾斜的土砖檐墙和山墙都换作了一溜儿的青砖。年少兄弟的我们仨,学着父母的样子,各用一根绳子套在巧手的爷爷专为小小的我们制作的小板凳沿上,用脚踩着在新房子湿润的泥土地板上啪啪地拍打着,那啪啪的声音里,还有天真的、忘了刚过去不久父母吵架时的痛苦的格格笑声,不知道,父母在听到顽皮的我们、他们的三个儿子的笑声时,心里是否也有如我们笑声一般忘忧的幸福感、甜蜜感?住进了新的家,眉头也舒展了,回家的机率和恋家的情节更多了,土色的墙壁让煤油的灯光显得黯淡、单调,父亲从学校里弄来报纸、白纸糊在了墙上后,成了我们的乐园,时常靠着凳子或跪在凳子板上在墙上涂抹着、描画着,也时常在形形色色的图画里寻找油墨味的乐事。


  到初中二年级这段时间,家里的硝烟犹烈,原因是早几年前家乡开始流行玩麻将娱乐,以前的父母只会纸牌,比如家乡的男人常玩的“四色”,女人常玩的“上大人”。有了新的娱乐行头后,父母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用钱用时间磊长城,哇哇的我们连吃饭的地方也没有了,更不用说城里人流行的“家教”了。放任的我们也没有学会“偷鸡摸狗”的本领,乖乖地等在家里,等着大人们回来给我们烧水、给我们做热饭和热菜。父亲毕竟还有一份教书的职业,放学后发现我们孤伶伶地冷落在家里,问道:“你妈呢?”我们只有幽幽地回答着:“在前面叔叔家里打牌。”父亲的脸便会沉下来:“快点去叫你妈回来!打牌一天都不落屋!哪有像这样过日子的!”语调也顿时抬高了几分。吵过几次架后,父亲彻底戒了“赌瘾”和“烟瘾”。无论在哪里,牌桌上再也看不到父亲“鏖战”的影子,倒是母亲,“持之以恒”,硬是将这个不良“传统”贯彻到了底,无论在什么地方,作客也好,当主人也好,只要有人请,她是会顶多假意推辞一番后,再爽快地“欣然”前往的。到后来,在我上初中二年级时,母亲有一天毅然决然地作出了一个决定,她要和前屋的一个婶子一起去广东打工。一字不识、还是左撇子的母亲辛辛苦苦在一家工厂里苦干了一年,带回来的钱为我家又重新盖了一幢二层的楼房,这在我们那个乡下旮旯可是开天辟地的头一幢。当年腊月三十的晚上,长大的我学着当年父亲的样子,用一个长条凳,在脚下的泥土地板上啪啪地拍打着,一颗颗的汗珠子随着屋外面飘飞的雪花一起,冰冻着往日的痛苦,也凝结着未来的欢欣。


  前两年,通过自己在外面不断的努力,还有众多亲威朋友的慷慨援助,也在父母和伯父一大家人的极力说服下,在家乡小城置了一套房,开阔的视野,向河的风景,正对着农田乡土,给了我无边的喜悦,我想像着我的未来时光,我也划算着甜蜜的生活,当然,这样美好的憧憬在这以后的几年里不断地更新着。每每回到这个宽敞得让我觉得空虚的房子里,浑身有说不完的轻松和愉悦,房子里还缺乏着应有的各样物品,墙壁上也还是刚建成时的毛坯白灰的粉刷,只是偶尔住人,为了清洁,只在地板上简单地铺了一层磁砖。如此的简陋,也给了我莫大的温馨。同时,父母也正式从乡下迁出,在家乡小街上父亲教书的学区里居住,偌大的房产全部空出,一些过时的物料都如原样堆积在旧房子里,那里面,有我们儿时欢笑的回声和泪水的光影。只是这么些年的经过,老家的影子时常在梦中浮现,尤其当年二太婆山墙上被柴烟熏黑的墙壁,总在印象里、梦境里重现。老家赋予了我太多的记忆,即使回到城里我自己那尚未完善的新家里,牵挂在心的,依然是老家房前屋后的树林、围绕着村落的山水。一声声的鸡鸣犬吠还萦绕在耳畔,而现实的一切亲切的过去都越来越遥远,越来越黯淡。去年回到乡下拜年时,再次站在“家”门前,爷爷奶奶的房子已经开始坍塌,楼房的天平上也裂开了长长的口子。当父母搬入了新居后,旧屋里遗留的物什都将腾挪到新的位置,留给我们无限欢乐和伤心的昔日的家,随同绵延十几年、二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一起,消失在记忆的若干时间。痛苦的过去无法修缮,也不能回归,站在时空的一点回首,应该不只是如文字一般空虚的记载,还有许多的未写出的心思,只待自己慢慢回味,慢慢平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互联网商业思维:揭秘网贷生存指南

作者:《经理人》杂志

从互联网商战、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营销、互联网商业模式、互联网新平台运作方法以及对互联网未来发展预测的角度,全面…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记几位高中老师

    时光荏苒,一晃眼,我离开学校已有很多个年头,各位老师也都因年纪的原因而陆续离开了...

  • 酒中“陌上行”

    已经过了吃饭时间,饭店里只是偶尔有食客出入。除了上班以外,我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

  • 春节临近话吃糕

    农村人饭量大,吃油糕之量更大,一顿饭吃掉3斤黄米油糕的不是神话,有一个人吃了3斤米...

  • 魂系梦牵的海军情怀

    建国初期至1954年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前三年中,海军各院校先后从文化程度较高的江浙沪等...

  • 幸福之花香又美

    这是一位大学毕业的职场女生在“社会大学”的人生抒情,充满对成长历程的怀恋与追思...

  • 春的遐想

    北方的春天是在冰封万里的时刻降临人间的。从立春开始,人们便翘首期待着第一声春雷,...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