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朋友相逢、人来客往,总会沏茶而待之。茶不仅仅只是一种解渴饮料,它也有着深深的文化底蕴,已经形成了一种茶文化。 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从品茗斗茶开始的。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教、道教和儒家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早在唐宋时代之前,茶已成为文人学者的描写对象,诸如借茶写人事,抒发胸怀,感悟人生。今天我们不仅可以读到茶圣陆羽的名著《茶经》,而且还可以读到如唐代杜甫,宋代苏东坡,元代耶律楚材,明代徐渭等著名诗词宗师们的咏茶佳句。仔细翻阅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我们还可以看到,茶还是绘画家、音乐舞蹈家,乃至宗教文化中的永盛不衰的重要题材。 喝茶的雅名叫品茗。文人好茶,以为喝茶是淡雅而幽怨的。品茗斗茶又是文人生活中一大雅事。古代文人多情而善感,喝茶喝到得意处,难免诗兴大发,留下许多佳句。宋代范仲淹《和章珉从事斗茶歌》曰:“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诗人对武夷茶推崇备至,把武夷茶比作仙茶,评为天下第一。“斗茶味兮轻醍,斗茶香兮薄兰芷。”他夸赞武夷茶的滋味,胜过甘美无比的醍醐,香气胜过清幽高雅的兰芷。寓意深长,倍增茶韵。 文人学者中多品茗行家。清代著名学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有一段谈到武夷岩茶的韵味:“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拭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拭一二杯,令人释燥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只故。”袁枚在浅酌慢饮中,把武夷岩茶比作美玉,把龙井和阳羡茶比作水晶,说明它们的韵味各有独到之处。 茶被文人这么一咏一颂一讲究,身价自然就高起来。久而久之,喝茶便成为了一件很高雅的事情,还衍生出了专门的“茶道”,用好多人为的规矩跟普通大众拉开了距离。于是,茶不能“喝”了,得“品”,在烦琐的细节里品茶的人便有了资格自鸣得意的嘲笑起别人来,认为大众皆“牛饮”,不解茶中滋味。杜牧的“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虽然是说到茶的烟气的,但我却很爱这个诗句,并因之常常想起喝茶的滋味。平生烟酒不沾,惟一的嗜好便是饮茶。而在众多的茶叶之中,却又偏好龙井。 西湖龙井茶是绿茶中最有特色的茶品之一,其外形扁平光滑,素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佳茗之盛誉。用玻璃杯沏茶别有一番韵味。透过晶莹透明的杯体,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茶趣。冲泡高档绿茶要用透明无花的玻璃杯,以便更好地欣赏茶叶在水中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的仙姿,观赏碧绿的汤色、细嫩的茸毫,领略清新的茶香冲泡龙井茶更应如此。 只要有空闲,便喜爱用玻璃杯沏一杯龙井茶。然后坐在一旁,静神观看杯中那沉浮的茶叶,放松一下劳累的身心。尤其下班之后,独处一室,沏上一杯龙井茶,静静地观望着眼前杯中的变化,你会发现其乐无穷。随着开水的注入,蜷曲的茶叶便很快撑开,一种特别的茶香四下溢散开来,渐飘渐远,顷刻间便充满了整个房间。那杯中的茶叶更是变幻莫测,朵朵嫩芽,缓缓舒展。其色澄清碧绿,其形或恰如雀舌;或旗(嫩叶)枪(芽尖) 交错;摇曳沉浮,百态千姿,栩栩如生。细心观察,那片片绿芽上竟会看出茸茸细毫,犹如勃勃生机的春天。 举杯品茗,香郁味醇,舌尖稍觉茶韵清苦,细细品尝,回味之中略有甘甜。这是一种能够冲开一切障碍直入人心的怡人茶香,如高山直泻而下的瀑布带来的清新气息,如晨曦的阳光让人昏沉的思想为之一震。正如清代茶人陆次之所说: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为益于人不浅故能疗疾,其贵如珍,不可多得也。 以佳人喻茶可谓心裁别出而富有雅韵。苏东坡在品茶上独有一道,其中最为后人激赏的就是《次韵曹辅寄壑源试培新茶》诗中的“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一语,让人浮想联翩。这大概是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将名茶比为美人的佳句了。林语堂先生说:严格地说来,茶在第二泡时为最妙。第一泡好比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是少妇了。一位上海女作家也曾说:茶其实是中国的传统美人,贵娇嫩、贵雅致、贵沉静,兼带着淡淡的忧郁。形美、色嫩、味香,看茶烟聚散,见茶汤嫩绿。徐徐咽下余香,慢慢迷醉半刻。一种难以言说的迷惘,一位气质迷人的梦中佳人,莫非有倩影在茶烟轻袅的碧水中晃动?英国诗人华尔勒的一句写茶的诗:软滑,醒脑,开心,像女人的柔舌在走动着的饮料!如此缠绵语言,让人羞涩...... 茶的确是一种好东西。鲁迅先生经常是一边构思写作,边悠然品茗,他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种清福,首先必须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 (发表于《风铃》创刊号。200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