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很喜欢漫步在音乐学院的教学楼走廊上。听着从各个教室从传出来的乐器的声音,还有音乐学院的同学的练嗓的音调分明的声响,在盛夏的午后,踩着阳光慢慢地走向选修课的教室。进教室前,从五楼往楼下望一眼,浓郁的翠绿让人顿时没有了午睡后的困顿,然后内心仿佛涨潮的海一样,满足。这个时候,我的心情就会出奇的平静,或者是安宁,犹如大雪的夜里,裹着被子,拿着手机给心爱的人发去能够感动自己的句子一样。这个地方,我喜欢。所以当我最后一次到来的时候,我有了不舍的情绪。这个几乎快要被遗忘的情感突袭而来。 在那里荫而不凉的地方照完合照,然后离开。这个时候,除了冷气满贯的房间,这座城市鲜有荫凉的地方,因为温度已经让所有的阻碍显得单薄不堪。老师留给最后一道题目,我与音乐。他说我在前面显示了人的渺小。其实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很渺小,人力所能及的地方实在太小。这并非妄自菲薄,完全是事实的陈述。我很喜欢他的说法,清楚的定位,严谨的划分。 如果你不了解一件东西,你很难去对它进行解构。所以我对它的感知完全只能局限于它对我的影响和我对它所带来的情绪的看法,却并非解构。 音乐不同于文字,一种情绪即使万语千言也不见得能说得清楚,还可能越说越模糊。可是一首歌,一段旋律,便能带你进入那种情绪,故事也许不同,可是伤心和欢乐却是相同。也许是那个难忘的人,也许是伤害了的人,也许是被伤害者,他们都有理由去借着这首歌感怀。所以歌词一改,就成了每个人的故事。不需要反复说明,不依靠事实论据,当音符跳动,那个世界就属于了我。 在我的生活,其实很难给音乐一个定位,因为不管这么说它不是必须,可是却是所需。无论是半夜写作时候听的风潮唱片等轻音乐,还是烦恼困顿时候的摇滚和电子,都陪我走过了一个个失眠的夜晚和无聊的下午。就犹如佳肴中的调味剂,没有它可以吃,可是却与美味无关了。它好像颜料一样给本来灰色的画面带来了生机和格调。 起初的时候会对某位歌手,某首歌,某句歌词无法割舍,甚至到痴迷,收集所有关于那个焦点的一切。即使当他们退出舞台也许都未曾意识到,在某个时间段,某些人难以度过的日子,他们的声音扶植过一个徘徊在边缘的人的心灵。也许那段记忆回忆起来都觉得艰难,心跳加数,痛苦不堪,可是因为那些简单的歌曲,我们仿佛从它其中找到了那个属于自己的影子。明白,此刻,并非我一个人如此,成为了一种慰藉。 当随着年岁和经历的增加,一件两件事情很难再次拨动满身长茧的心灵,面对每种情绪的歌曲不会大喜大悲,或者狂喜狂悲,喜欢异常。可是越是这样坚如磐石,往往弱点越是明显,也许在某个午夜梦回的深夜,会被一段简单的旋律感动到热泪盈眶,在某个瞬间看着歌词无法转过头去。构建已毕的心境崩塌于一个夜晚,犹若一栋危楼,瞬间崩塌,尘土飞扬。此刻,音乐仿佛堤坝上的一个缺口,让压抑已久的情感洪流般倾泻。让每个人在面对自己的时候仿佛透明。让那张麻木的脸有了表情。 很多时候,人脆弱如琉璃,一件小小的事情就会跌入谷底。特别在这个人与人隔离的社会,除了表面的交流几乎没有任何流通。犹如河堤一样,只能彼此观望。是音乐,简单地让这样的交流成为了可能,让两颗冰冻的心境融化再次凝结,牢不可破。在某个时刻,发现,我并非唯一。 如影随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