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昌县城南门,穿过滨湖新区,沿着湖岸向西走不远,便见有一座褐红色的高高石台,紧贴着一座无名的山峰,耸立在山前的鄱阳湖中。那高高的石台,兀然地孤立在水中,似乎是惯看了鄱阳湖上的霜风雪雨,狂涛恶浪,神态是那么地端庄、谦恭,淡然与静美。仿佛是远古走来的一位钓者,他端坐在鄱阳湖边的夕阳秋风里,黄昏落日下,与湖山同老,与水云同在。 他就是鄱阳湖上都昌县,人文历史中着名的都昌八景之一——陶侯钓矶。也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东晋的大司马、长沙郡王陶侃少年时,常常来此垂钓的,高高的石头钓台。小小的陶侃便知道将钓来的鱼卖掉换钱,来帮助母亲补贴家用,改善母子二人的生活。于是,人们就给那钓鱼的石台取名为——钓矶,而陶侃,就是那钓矶的主人。这就是陶侯钓矶的来历。 唐人杜荀鹤曾经写过这样的一首诗,诗名就叫做《赠彭蠡钓者》,这似乎就是专门写给他意念中的陶侃的。 诗的原文是这样写道:“偏坐渔舟出苇林,苇花零落向秋深。只将波上鸥为侣,不把人间事系心。傍岸歌来风欲起,卷丝眠去月初沉。若教我似君闲放,赢得湖山到老吟”。 读过此诗我们不难从诗中的“只将波上鸥为侣,不把人间事系心”以及“若教我似君闲放,赢得湖山到老吟”读出诗人心中一种对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国为民的宽广情怀来。从诗歌的表面上来看,作者似乎是在单一地写湖边的钓鱼人,而事实上,诗中的钓鱼人指的就是陶侯钓矶,他身披着千年不变的坚强颜色,是那么执着地,静静地守立在鄱阳湖边,细数波峰浪尖上翻飞的鸥鹭,赢得自己与湖山同老,留下千古万世的动人吟唱。 陶侃,字士行,江西都昌人。从小在都昌县城南门外的西山山麓,一个叫矶山的地方放牧、垂钓,随母亲湛氏生活。陶侃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也比较贫寒,年轻时当过寻阳县的官员。一次,他父亲的老友,阳郡孝廉范逡来探访陶侃,仓促间,陶家没有东西待客,陶侃的母亲狠狠心,一把剪掉了头上的长发。叫陶侃去换来酒肴,招待客人,就连范逡的仆人看了,都觉得不可思议。这头发可是女人的脸啊?等到范逡上路后,陶侃又追送了他百余里路。范逵便问陶侃道。“你想到郡里去做官吗?”陶侃说:“想啊,只是苦于没有门路而进不去了。”于是,范逵在拜访庐江太守张夔时,就在张夔太守面前极力夸赞陶侃。张夔闻听之下,就安排陶侃做了个督邮的官,后来还兼任了枞阳县令。 有一次张夔的妻子病的很严重,需要到几百里外的地方去接医生来看病。当时正值隆冬时节,大雪纷飞,十分寒冷,众僚属都对去几百里之外接医生的事感到好为难,只有陶侃告诉大家说:“郡守是我们的父母官,我们就应当把郡守当成父亲,而郡守的妻子呢,就如同是大家的母亲,哪里有父母病了,子女能不尽心的呢?”于是,他向郡守请求,让他一人前去百里之外请医生来给郡守的妻子治病。从此以后,大家便都十分佩服他做人的义气。 陶侃的母亲湛氏是一个极其要强的人。湛氏出生于三国时期吴国的新淦县南市村(今江西省新干县金川镇)。在她16岁的那一年,因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嫁给了吴国的扬武将军陶丹为妾。陶侃出生后的那一时期,时局非常混乱,几乎是每日里都有战事在发生。随着三国归于一晋,作为吴国旧臣的陶丹,他又不愿做个降臣去换来富贵,因此导致家道逐渐走上了没落之路。为了生计,陶丹举家从鄱阳迁到了鄡阳,在彭蠡湖东岸的矶山住了下来。到了矶山不久,陶丹便因病去世了。陶丹去世后,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湛氏一人的肩上。失夫之痛与家道的衰败与没落,并没有使这位年轻柔弱的女子却步,她毅然而决然地挑起了培养和教育儿子的重任。 她日织麻、夜纺线,艰难地养育儿子,还自己给儿子启蒙,教儿子读书。她常常在夜晚一边劳作,一边给儿子伴读,一年四季的每个夜半,人们都能见到这孤儿寡母的简陋瓦屋里,透出油灯的微弱光亮来。这陶侃也是个懂事的孩子,白天在山中帮大户人家放牛时,便趁着牛吃草的空隙,在学堂外边的窗户处,踮起双脚来,双手扒住窗棂,聚精会神地听先生讲课,下课后,又去找来一根树枝,将刚刚学过的知识,在地上复习一遍,并及时地完成先生布置的作业。 久而久之,学馆里的先生喜欢上了这位刻苦聪颖的孩子,免费让他上了学。就这样,陶侃凭着他自己的勤奋与不懈,在学堂的窗台上,学馆外的空地上,钓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接受免费的教育——读书。 有一天,陶侃在石矶上钓鱼,竟然钓到了一枚黄灿灿亮闪闪的金梭,心下顿喜,这下发财了,连忙双手紧握金梭,跳下高台,赤脚就往家中跑去。陶侃到家之后,赶紧拿出金梭,兴奋地交到了他的母亲手上。陶母接过金梭一看,立马沉下脸来问陶侃,这金梭是从哪里来的。当陶侃告诉他母亲,金梭是他钓上来的时候,陶母并没有收下据为己有,而是叫陶侃赶紧带着金梭回到钓台上去,并用绳子将金梭挂在山前的显眼处,好让失主来领回去。 其实,那根本就不是一枚真正的金梭,而是镇守彭蠡湖的金龙,奉了玉帝的旨意来试探陶侃的人品及才能的。当陶侃刚刚将那枚金梭在山前挂好之后,突然一阵狂风暴雨袭来,那金梭化作一条金龙,径直地向上天飞去,向玉皇大帝奏报去了。 风雨过后,人们依旧见陶侃安然地坐在那石台上面垂钓,仿佛身边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般平静,神态是那么地从容淡然。陶侃,不愧是一位令人称羡的少年钓鱼人。 东晋成帝时,陶侃任荆州刺史,兵力雄厚,势力庞大,是朝廷的一块心病。那时候,庾亮在朝中任中书令,执掌朝政。他为了防备陶侃伺机造反,便推荐智勇兼备的温峤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去做了太守,加强了军备上的防务。 在咸和二年,也就是公元的327年,历阳(安徽和县)镇将苏峻突然发动了叛乱,举兵进犯建康(南京)。时任江州刺史温峤,得知苏峻反叛后,立即号召部下将士,秣马厉兵,便向朝廷建议,他要领兵东下,从水路进入建康,去支援朝廷的军队平叛并护卫都城……中书令庾亮在得知温峤的奏报后,连忙给温峤写了一封信《报温峤书》,庾亮在信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庾亮的意思是说,我害怕陶侃造反更胜于苏峻,你如果过了雷池,就恐怕荆州的刺史陶侃会乘虚而入,夺了你的后路,占领柴桑,趁虚造发了。 雷池,即今天的湖北黄梅县和安徽宿松县境内的龙湖、感湖等,沿长江北岸一带的整个水域,它的主体在宿松县境内。 其实,陶侃并无造反之心。他在闻之苏峻叛乱之后,曾经要求带兵平叛,而朝廷却怕他在平叛过程中更加壮大自己的力量,所以就不同意他出兵平叛,让他镇守荆州,不能擅离。陶侃深知朝廷的担心,于是,他便如鄱阳湖上的一个钓鱼人一样,静静地坐在荆州,静静地关注着朝廷平叛的动向。 当庾亮在平叛过程中遭遇到重大的失败,万分危急时刻,他退守到了浔阳,与温峤合在了一起。这时候,庾亮才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他一方面会同温峤劝说陶侃出兵评叛,一方面请求朝廷紧急敕令陶侃出兵勤王。这时候,陶侃便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为条件,要求统一指挥朝廷的军队,不得受任何人无故节制,这才起兵平叛。于无声无形中,狠狠地给了庾亮一个响亮的耳光。 陶侃出兵之后,凭借着自己人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很快地就平定了苏峻之乱。功成之后,朝廷加授陶侃都督八州军事,封为长沙郡王。可见,陶侃这一钓鱼的功夫有多高,他这么轻轻地一钓,就钓来了一个大司马,这可算得上是鄱阳湖上的一条,举世无双的人鱼啊。以上的这个故事,也就是中国现代成语词典中“不可越雷池一步”,这条成语的出处及由来。难怪后世的人们都说,陶侃是位极其精明的钓鱼人。 陶侯钓矶着春秋,淡看东汇五水流。一钓功成千古事,鄱阳湖上美名留。陶侃真的不愧是鄱阳湖上的一位精明的钓鱼人,更不愧是彭蠡湖上的一个千秋钓者,史钓千秋。(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