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这个如同吃饭穿衣一般再普通不过的话题,与我而言,却太多的不平常。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通常不过是在忙碌一天后,在淋蓬头下冲去一身的疲劳,条件好些的可以享受下在浴缸里面泡澡的惬意。又或者太多的挂羊头卖狗肉的灯红酒绿罢了。
还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在大澡堂门口的大长凳上拿着手牌排队。健壮的父亲,左手抱着哥哥,右手抱着我,父子3人一起泡澡。每次都是给哥哥搓背再给我搓背,等我和哥哥洗完了,再由父亲抱近大厅休息,裹上毛巾,叫上两碗爽口的莲子银耳羹,或者再一人加一个茶叶蛋,就这样享受着,而这个时候,父亲才折返进浴室,自己开始洗澡。这是熟悉的童年回忆。珍贵的回忆。
如今,父亲已经七十有四,两次的脑出血,两次的病危通知,坚强的父亲挺过来了,父亲辛苦一生,历经社会变迁,承受了传奇般的磨难和考验,从未低头,铁铮铮的汉子,牢狱之灾没有消磨他的意志,沉冤得雪使得他奋发图强,从市工商局第一批万元户表彰大会开始,父亲以辛劳睿智一次次的证明了自己。他不仅仅感动了家人,也感动着周围熟识父亲的人。
无论寒暑,每隔一天,父亲会去洗澡。一个很老式的大众浴室,澡资6块,茶钱1块,搓背下活儿8块,所谓“下活儿”指的是修脚掏耳捶腿捶背等一些服务中的一项,统称“下活儿”。基本的收费也就是6块钱一个人,其他的项目都是自选的。整个浴室没有任何奢华的装修,浴室是环形结构的设计,外侧是大厅和收费的前台。中间是浴室,浴室又分里外2间,外间有几张搓背用的睡床,墙边有一排淋浴的淋蓬头,里间一个大池,分3块区域,最里侧是最烫的水,面积较小,上面扑着粗厚的枕木,留着空隙,坐在上面类似桑拿蒸汗的作用。分割出一个小池,温度较高,一个大池,温度适宜,浴室后方一个烧煤的大锅炉不停的向池内充热气,热水流向则先通过汗蒸区再进小池最后进入大池,一身煤灰的烧锅炉的师傅不时走进池内测试水温,有时还会带一个温度计,以表示专业风范。浴室外的左右两侧是主要的2个休息厅。休息厅100平米左右,环绕四周放着若干睡床,每4张床位中间有2张茶几,中间8张床位和一个服务台,错落有致。每个休息厅有一个管事和一个茶水师傅及2名下活儿师傅。从任何一个细节都感受不到一丝的奢华和浪费。
澡堂10点开始营业,如果去得太早是要排队的,如果不是雨天,9点半可以出发,用轮椅推着父亲慢慢走过2条街,在阳光较好的地方让父亲自己扶着轮椅慢慢的走一走,走累了,再让父亲坐上轮椅再推行一段。下雨下雪的话,就要用家里的电动车载父亲过去,保护措施就尤其重要。如果不敢巧,出浴室的时候下雨,自己的衣服必须脱下来盖在父亲的身上和头上,脑出血的病人不能过热也不能受寒,尽管父亲极力反对拒绝,也必须如此。
每次走进澡堂,总免不了一阵寒暄,都是熟悉的常客,也都是老街坊老邻居,洗澡对他们是养生之道又或者说是一种习惯,甚至更多的人每天都来洗澡。整个浴室,除我以外,最年青的也50多岁,年龄最大的也有百岁高龄的老人。我这样的晚辈这些年也渐渐的和他们成了忘年交一般,可以说笑可以家长里短的聊。他们基本上都是独来独往无人陪同的。
正式开始洗澡之前,如果来的早,我会先去试水温,水温可以才可以让父亲脱衣服,不够热就先泡上茶陪父亲和老朋友聊聊天。一般只要不是太早到,一进门就会有老朋友提醒,“水不错,赶紧下”。最快速度把自己的衣服先脱完,然后帮父亲脱,拿着毛巾就下水池,从全过程必须寸步不离,毕竟父亲中风后行动不是非常利索,加之父亲身体偏胖,马虎不得。父亲很自主,独自跑开时我就追上笑着说“跟我一起走,别摔了,伤了自己没事,可不能砸坏人家地砖,要赔钱的。”有事没事找点笑料逗着父亲开心,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扶着父亲坐在水池边,自己先下水池,用毛巾沾着热水把父亲全身淋湿,主要是防止温差太大,先有个适应的过程,然后扶着父亲下水池。这个时候去外面和搓背师傅询问下搓背次序,安排父亲搓背时间。自己陪同泡澡时刻注意父亲气色,从眼神,出汗的程度,动作上的少许变化就可以感觉到父亲泡澡的程度,因为空气不是很流通,特别是人多的情况下,及时要扶着父亲到外面换气,搀扶的动作要半扶半就,不能让他完全依赖,也不能让他太过吃力,任何动作都像打太极一样,以慢为主。如果搓背要排队的时间较长,泡的差不多了就要扶着父亲先坐在池边,先给他洗头,父亲头发很少,洗头更像是按摩,按捏抓的尺度都驾轻就熟,不轻不重。父亲用不惯那种超市的洗澡布,用专门去郊区摘来的老丝瓜瓤打上肥皂,全身擦洗一遍,从脖子到脚趾,冲干净后刚好可以轮到父亲去搓背。父亲搓背的时候,我可以去休息厅喝口茶,然后等在一边,父亲搓背好了,身上也稍微凉一些了,再扶着进水池,这个过程不是泡了,只为把身上温度提高,暖和一下就扶到外面淋浴,用毛巾非常熟练的在父亲全身擦洗一边。父亲也非常配合,知道我的程序,先冲背,再靠后一些冲肚子,左侧换右侧,水冲到哪里,毛巾擦到哪里,这就叫默契啊
扶着来到休息厅,管事利索的抄起热毛巾,帮着擦后背,我则拿着毛巾擦下身,父亲自己一个毛巾擦脸。趁热打铁,赶紧扶着躺下,这个扶他躺下的方法非常巧妙,如果靠自己硬搬,折腾半天也躺不好的,要半扶,让父亲始终保持一个坐的姿势,用手扶他的腿,让自己用脚踩着床边,一点点挪动到刚好椅背上方能枕到头的位置,示意躺下,盖上2条毛巾被,在肩膀处多加一条,然后在用一个毛巾被折成一个枕头的形状垫在脖子下方。这之后还剩最后一道工序,找2条毛巾用热水烫过,趁热,每2个脚趾之间都要擦到,捏,对应每个脚趾下方的穴位,顶,隔着毛巾握拳顶涌泉穴,活动脚趾脚面,结束。过程要快,慢了毛巾就凉了。
多年来,各个细节的改进,有经过指点,有自己摸索,总算还能让父亲称心如意,如果洗的好,这个时候父亲会睡着,甚至有点鼾声。这是最满意的效果,如果洗的不好……父亲就提前开始和老朋友们开始聊天咯。这个时候,我自己擦干,等自己停止出汗就开始穿好衣服,开始跑龙套了~~何为跑龙套,不是演戏,是看老张想不想吃点点心,老杨要不要来杯甘蔗水,又或者谁之前和我约好了,给他去搓个背,那如果有搓背服务的,我就得在穿衣之前先做了。而我所做的一切远不及老人们之间的互相帮助。一把热水澡一身汗,很多健硕的老人往往是光着屁股就四处给老朋友发香烟,闲聊,互相加热水,点点滴滴的关怀。等到稍微凉一点就赶紧披上毛巾或者穿上一两件,又或者再去泡个“回龙澡”。
我的哥哥工作很忙,结婚后送孩子上学,早上开店也很辛苦,基本抽不出时间陪父亲,也只能在其他方面孝敬老人。而我,相对早上的时间可以自行安排,尽管店里有事,也能推就推到下午。母亲和哥哥都提出过,在家里把卫生间装修下,装上浴霸再弄个浴缸,就在家里洗,而我坚决的反对了,和父亲是一个阵营的!我私下和哥哥母亲解释过“这些老人并不是为洗澡而洗澡,一把年纪了,没那么多脏要洗,也不图个什么,能隔三差五的聚聚聊聊,也当散心,也是一种老有所乐的方式,如果不是有医生说过父亲不适合天天洗澡,我也就天天陪他去了。”
这些年,在澡堂子里。认识了很多位老人,慢慢的成为朋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已经不是一句想当然的话,更觉得是一件开心的事去实际的去做。只觉得开心,因为他们开心了,我内心真正的感到开心。
也有很惊险的时刻,记得去年冬天有一次,澡堂内的人特别多,父亲洗了一会儿,气色非常差,出汗多,眼睛虚张,说话口齿不清,我赶紧扶父亲出水池,可那时,父亲连走路都力气都没有了,扶着父亲在外面搓背的睡床上坐着,整个人架着父亲,不敢让他光着身子躺下,只能驾着他坐一会。父亲稍微有点好转,赶紧背着父亲来到休息厅,擦也不擦的赶紧坐下,喂了口水,简单擦干后,赶紧跑出去买了些水果和果汁回来,父亲喝完之后渐渐恢复……那一次吓的自己都一身冷汗。回到家里才知道,原来父亲没有吃早饭,空腹去洗澡了。自那之后,检查父亲是否吃了早餐也是洗澡之前的一个重要工作事项。
也有很多伤感的时候……喜欢在泡澡的时候唱京剧的大嗓门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消失了。听说老李有一次来的时候,整个人大小便失禁,就再也没来过了。还有些老人被慢慢的拒之门外,被要求有人陪同才能入内。看到他们伤心的眼神,我好想站出来说一句,“以后我陪他来”可自己真的有那么多的时间吗?前些天南京电视台上报道,某某澡堂中一个94岁老人脱了衣服准备洗澡时,因为风寒,突然去世。家属闹到澡堂要求赔偿。我不禁在想“人活着的时候你们在做什么?”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这些陈旧的老年浴室逐步经不起市场经济考验,已经越来越少,甚至现在的经营者也大多有着公益心态的目的去维持经营。如果这些文字能被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们看到,希望你们能记得,我们家中都有老人,社会中还有更多的老人,需要我们去关注他们。
我曾经深爱过的一个人,她喜欢读故事会,每一期都不落下的给她买,可自己不看的。很多年后,我们没能走到一起。而那之后,我依然每一期都买,而我开始看了,前些日子看到一个的征文比赛,要求孝德真实故事。我以拙劣的文笔写下这篇稿子,我希望他中奖,仅仅是希望这个问题可以被重视。希望我们的政府官员们在城市规划的时候,还记得老人们有这样的一个习惯。希望家有老人的年轻人们可以更加关注老人的内心世界。他们需要的并不是物质上的东西。希望有可能的情况下,有更多的人,可以在早上选择去大众浴室泡个澡,也可以帮助一下那些需要人陪同才能去洗澡的老人们。
在下感激不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