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昌邑南部的石牛庙村,为何叫石牛庙呢?是因为村西北角埠岭上有一奇石如牛,旁有庙宇奉祀神牛而得名。
我们这个村子不大,80来户,400多口人,一家子姓郭的,4家姓张的,再就是我们姓赵的了。但老人们说,在清朝年间,我们村还有一家姓季的,住在村的东南角。这季姓人家只有一个男丁,叫季丹山。他幼时丧父,是母亲拉扯他成人。这季丹山长得身材高大,1960年代开展平坟运动,让老社员投资做贡献,好事者将他的小腿骨与常人的作了比较,居然有两和的长,如此算来,有2米多高,可与现今的姚明相比了。传说他两只脚底下,各有一撮黑毛,走起路来,脚不沾地,行走如飞。冬季里,别人打兔子用鸟枪土炮,而他则是徒步撵,每次出去,都能捉个三只五只的。一次,是冬季的一个早上,他到村西头挑水,发现了一只兔子,便说,等我送下水再回来抓你不迟。他将水挑回家后倒进缸里,又回来撵上了那只兔子。
石牛庙出了个飞毛腿的故事很快传到了在京城为官的刘墉的老家高密--我们村与高密县相邻,只隔着一条官河。刘府立即差人到了俺村,让季丹山到京城给刘墉当差。季丹山说:"有老母在,我去不了。"那位差人说:"这你放心,老太太由我们刘家奉养。"季母道丹山说:"儿呀,刘家三代忠臣清官,蒙人家看得起你,还是去吧。"就这样,季丹山去了京城,季母被搬到了刘家。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刘家三代大学士,家中藏书万卷,刘墉书法自成一体,亦喜好写诗填词,难免发些感慨,被和他作对的佞臣和珅捕捉到了风声,给乾隆帝奏本诬陷刘墉高密老家私藏反书,对清廷大不敬。乾隆帝不问青红皂白,迅即发下圣谕,责成大理寺抄检。刘墉得到消息,赶紧差季丹山回高密老家送信,早作准备。这季丹山吃饱喝足,收拾的头紧脚紧,天煞黑出京,一路飞奔高密而来。
《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但需要祭起"甲马。"这季丹山可是徒步而行,不借用任何法器,从京城到高密刘墉老家,1200里路,天刚平明,便赶到了。家人读了书信,不敢怠慢,立即将涉嫌的典籍书画转移藏匿。待忙活完了,去看季丹山时,只见他躺在床上,成了一具僵尸。后人说,如果当时季丹山不接着躺下歇息,而是遛遛顺顺,不会死去。
因提前作了准备,大理寺抄检刘墉老家时,没发现任何问题,只好带回部分典籍和刘墉的诗作书稿回京交差,致使和珅讨了个没趣。
刘家为报答季丹山的送信之功,特备了一口上好棺木,将其灵柩运回石牛庙老家,安葬在了村南祖茔里,并为季母养老送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