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江南乡试这天,这些考生们走进了考场,在考场里静静地坐着等待着,考题即刻就会出来了,考生们面临着以题作文。考场里寂静得连落针的声音都能听见。可是考生们等了许久仍没有见考题到来,不知是怎么的,考生们心中都在暗发问。
“咚、咚、咚”场后突然一阵鼓声响起,一会儿场后又响起“咚、咚、咚”一阵鼓声,再一会儿又响起一阵鼓声。鼓鸣三通后,一位身材魁梧,方面大耳的主考官江国霖(1811年—1859年。出生于四川省大竹县童家乡盐井沟)才出场宣布:“开始做题”!
不见考题,鼓鸣三通后江主考就宣布开始做题,这也是乡试吗?
什么叫乡试?乡试即“大比”,每三年才举行一次的。日子定在子、卯、午、酉年的八月初九至十五日举行,即所谓“秋闱”。明清乡试录取举人名额都由朝廷规定下达,按人口的多少各省分别为数十名至一百数十名不等,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清代的人口大大超过了明代,但举人录取名额比明代略多一点。生员中的举人录取率仅为百分之一,应该说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考生不中。由于考取了举人即具备做官的资格了,可以说乡试是明清科举制度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一关,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写照。读过《范进中举》就了解其在当时的科举制度中,天下千千万万读书人中举的迫切愿望和中举后地位的上升,被世人尊敬的真实故事。乡试之榜在明清时称“乙榜”,乡试则称为“乙科”,与进士会试的“甲榜”、“甲科”相对;考中举人第一名者沿唐宋发解试之例称为“解元”。
还在本次乡试前半月的一天,在家书房静读的江主考家中管家来报:“大人,又有人送来银两,说要面见大人。”
江主考合上书,皱起眉头,心想近日频频接待送来礼金的人,他们送礼的目的都是要求得到乡试考题,能够使其子弟考中。今天又来人面见干什么呢?又是送礼者,他不用细问就知又是为其子弟乡试而来的吧。这送礼的人心中都是一个愿望,都带着极大的希望,都是想自己的子弟先前得到考题,得到考题后作好准备,把写好的八股文章抄在试卷上而中举,夺得“解元”。常言说,吃了人家的口软,收礼即给送礼人办事。人家花了银子,这位江主考收了银子,难道说江主考就不动心?就不把考题机密泄露?
江主考对考题真的漏密了吗?个个来者都面带笑容,一对眼睛总在企盼着达到百分之百的把握能够考中。有的旁敲侧击,有的直言向他问道:“主考大人,这次乡试的考题是什么?”
江探花一张严肃的脸,不慌不忙地对每位探密者答道:“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也。”
这些人听了,牢牢记在心上,这考题就是“学而时习之。”来者个个万分高兴,起身礼毕,走了出去。
一会儿,主管又来报:“又有人送来礼金,要会见大人。”
江主考暗自好笑,知道又是用银两来获取考题的。
这次乡试前江主考共收了银子十七万两,管家心里都乐开了花,看着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心想这次主人是会对本人也会有赏的。但他又一想,随主人家生活几年,知道主人为官廉洁,铁面无私,秉公正直,这次乡试为何来礼不拒呢?这是受贿啊,大人变了,大人变成另一个人了?
江主考对管家说:“此银不得动用一点,待乡试结束,我自有安排的。”
在考场里静坐的考生们听了主考官开始做题的宣布后,许多人心中顿时一团迷雾难解,就这样做什么题呢?根本没见什么考题呀。送了银子的富家子弟们却暗暗高兴,认为这就是主考官所作,是在成全自己,于是把早已做好夹带的那篇“学而时习之”的八股文章抄在了考卷上,以为定能考中的,都想夺得解元,成为名扬天下的举人,不久就会飞黄腾达了。也有经过寒窗中勤学苦练而又学思敏捷的秀才,在不见考题的情况下,紧锁双眉,对“三阵鼓声”引起了思考,判断这“三阵鼓声”就是考题,立即伏案按“羯鼓三通”意思做起八股文章来。当然,也有对“三阵鼓声”感到莫名其妙的秀才,认为此次乡试是在戏作,觉得没有什么考题,所以也就搁下笔闲坐而交了白卷。
这次乡试,以“羯鼓三通”的考生考中了。乙榜出来了,送银子家的考生也满脸笑容挤着去看乙榜,看到乙榜上自己此考名落孙山,总不相信,再认真细看,确实没有自己的名字,一副笑容变成了满脸愁容,叹息自己家白白地花了银子,心中暗暗大骂江主考收礼不办事,被戏弄了。这是按主考官的漏题“学而时习之”而作的文章呀!怎么没有考中呢?他们越想越不服气,总要来江主考面前问过明白,不是说考题是“学而时习之”吗?为什么又改变了呢?
江主考向这些人解释道:“学而时习之并非乡试考题,是鼓励考生们时时刻刻认真学习,对事物认真思考啊!”
不久,江探花把那十七万两银子全部用于救济受旱灾的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