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为了二十三座烈士坟墓

时间:2010-03-04 00:18来源: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作者:西河柳 点击:
2005年5月,我到行唐县上方村对被侵华日军砍了半边脖子的张玉信老人进行专访。从张玉信口中,听说了贾南庄村霍双玉老人的故事,当时便萌生了要寻访这位老人的想法。后来,我无意间在一张旧报纸上看到有关霍双玉老人的报道,潜伏在内心深处的那种要亲自寻访老人家的冲动

引子

每一个时代,都有令这个时代感动的事件,而这些事件,又总是与传奇和辉煌紧密相连。曾看过一部二战纪录片:盟军先后调集36个师288万人,于1944年6月6日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实施登陆,因为着陆地点不佳等客观原因造成非战斗减员相当厉害,许多年轻的盟军将士把热血和生命留在了诺曼底。一队盟军士兵中有人提议,幸存者为殉难者守墓,最终一个人在诺曼底从青年呆到了中年,然后老年——守墓的盟军老兵为了一句承诺一直没有成家,他风雨无阻,始终践行着60多年前的诺言,孤独地陪伴着那些长眠于地下的战友们。

这种超越了世间一切情感的默守,只有那个盟军老兵自己知道其价值何在! 其实在中国,守墓人对坟墓的敬重,体现在国人的传统伦理思想中,可以说是空前的。古往今来,像这样几十年为了一个信念和崇敬而义务守墓者比比皆是。

一户姓佘的人家,他们的老祖宗佘义士曾在明朝末年冒死抢下了被崇祯皇帝冤杀的袁崇焕将军的头颅。在北京某处,佘义士为袁将军筑坟,并为将军守墓,他为后人留下的话是:佘家后人要永远做袁将军的守墓人。而佘家的后人任凭风雨袭窗、霜雪侵门,却从未想到弃墓而去追逐实实在在的名利,仍默默地遵守着祖训,一守就是十七代。

1969年,两个在北大荒插队的知识青年金训华和陈健,一同为了抢救公共财物跳入了江水中,后来陈健上来了,金训华就再也没上来过。英雄的事迹整整影响了一代人,当年受金训华烈士影响而来到此地插队的5400余名上海知青陆续返城了,只留下一位默默的守墓人,他就是当年被金训华从洪水中救上岸的上海知青陈健。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是陈健却为此坚守了近40年。

2006年4月22日,位于河北省行唐县贾南庄村西的23座无名抗日烈士墓,被行唐县民政局妥善迁葬在该县红领巾水库烈士公墓。至此,行唐县贾南庄村的霍双玉老人,也结束了他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守墓经历。此前,这位已经89岁高龄的老人,已为这些他曾亲睹牺牲的无名抗日烈士义务守墓长达65年……

2005年5月,我到行唐县上方村对被侵华日军砍了半边脖子的张玉信老人进行专访。从张玉信口中,听说了贾南庄村霍双玉老人的故事,当时便萌生了要寻访这位老人的想法。后来,我无意间在一张旧报纸上看到有关霍双玉老人的报道,潜伏在内心深处的那种要亲自寻访老人家的冲动,越来越强烈了,只是总是忙于工作,一直未能实现夙愿。直到2009年3月7日下午,我才专程来到河北省行唐县贾南庄村,四处打听着,走进了一处与其他农家并无异样的普通院落……

见到霍双玉老人的时候,他正坐在二儿子霍银生家院中的小矮凳上,用长烟袋锅悠闲地抽着劣质的旱烟丝。

霍双玉老人膝下有3个儿子,老大、老二家住在村东头,老三家住在村西。由于23位烈士墓位于村西的水库边上,老人以前选择跟着小儿子霍银贵一起生活,为得就是靠烈士墓近一些。如今,县民政部门将烈士墓都迁葬到了烈士陵园,老人也了却了毕生的一桩心愿,弟兄仨商量着将父母轮流照顾起来,让他们安度晚年。

见到有人来访,老人在凳子边上磕了磕烟袋锅,拿过放在身边的拐棍,拄着从凳子上站立起来,我赶忙迎上前去。见到我的一霎那,老人家仿佛看到了久违的亲人,情绪显然有点激动,眼圈红红的。他殷勤起拉过我的手,用本地方言向我嘘寒问暖:“孩子,俺晓理你来干嘛,先把摩托推进来,还有谁来蓝,让他们也都进来吧!”

老人如此热情,一时竟让我不知所措。就在这时,霍银生也停下了手中的伙计,走了过来。我连忙掏出事先准备好的采访证件递给他看,并简要地向他说明了来意。

霍银生看了看证件说:“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年轻人缺乏独立和追求,像你这样有心,专门为此事找到俺爹搞纪实文学,真是难得啊!不过俺爹现在上了年岁,说起话来颠三倒四的,好多事情不一定想得起来了!”

霍双玉老人让二儿子在院中找来几把小矮凳,我们坐在一张小桌旁。我掏出香烟赶紧给老人递过去,他朝我摆了摆手,用烟袋锅熟练地从烟袋中挖出一点烟丝,摁实后用火柴点着,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

霍双玉老人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一直没有言语,只是狠着劲儿把烟锅抽得咝咝作响。一锅旱烟将要抽完,老人开了口:“俺1917年3月出生,今年92岁了。人虽说老了,可这些事情永远也忘不了啊,都在心里记着呢!60多年前,那时俺才23岁,担任着民兵游击队的指导员。”老人打开了话匣子。我也与老人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行唐县先后组织起义勇军、游击队、武工队、县支队等,配合八路军驻守部队十三团、十七团与日伪军进行过几百次殊死战斗。

1940年夏,基干游击队改为县大队,当时民兵武器装备很差,主要靠战斗中不断缴获敌人的武器和弹药来充实自己,广泛开展游击战,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6月,为保卫麦收、粉碎日伪军的抢麦计划,全县民兵、青抗联、模范自卫队、妇女自卫队等共计5000余人,展开了对敌人交通的破袭战和游击战。他们挖沟破路,抓汉奸打伏击,不断袭击和破坏敌人的交通。

日寇对此伤透了脑筋,气得哇哇乱叫,总想伺机报复。

1940年7月中旬,抗大二分校第三团来到行唐县休整,进驻留营、瓦仁、翟营、秦台一带的村庄。由于日伪军的“扫荡”和封锁,全团3000多人已近断粮,团领导决定到较富裕的行唐县白庙村一带筹集粮食。

白庙村位于行唐县城南,距敌人占领的县城不足2公里,这么近的距离,跟在敌人眼皮底下活动差不了多少。部队只能趁着夜色的掩护征集和押运粮食。

尽管行动十分注意保密,但意外还是发生了。

由于叛徒出卖,抗大二分校三团三大队进驻西瓦仁村的第二天拂晓,驻守在行唐县城的日寇出其不意地包围了西瓦仁村。

为了帮助百姓抢收粮食,三大队的学员们与有备而来的日寇子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当时敌众我寡,而我方武器装备又较差。为了保护群众,学员们面对敌人强大的攻势,奋起抵抗,以死相拼。子弹打光了,他们就冲入敌群,与日寇短兵相接,拼起了刺刀。一些学员手中没有武器,就随手抄起老乡家的铁镐、铁锹,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在西瓦仁战斗中,随抗大二分校三团三大队一起行动、时任民兵游击队指导员的霍双玉,带领担架队冒着枪林弹雨,把受伤的学员送下火线。

“卧倒!”随着一声大喊,霍双玉被一名学员扑倒在地。随后,一枚迫击炮弹落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霍双玉只听见耳边一声闷响,顿时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庄稼地里。

当霍双玉苏醒过来的时候,发现掩护他的那位学员已经倒在了血泊中。

“同志,同志!醒醒,你醒醒啊!”霍双玉将俯在地上的那名满身是血的学员翻过来,使劲摇晃着他。那名学员微微睁开眼,用最后的力气向他吐出了几个字:“我宁死也不当亡国奴!”说着一口鲜血喷了出来,霍双玉身上穿着的那件白汗衫,顿时变得血迹斑斑。

霍双玉紧紧抱着满口喷血的学员,眼睁睁地看着他慢慢闭上了眼睛。霍双玉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泪水夺眶而出,号啕大哭起来……

因敌我双方力量悬殊,这场战斗中抗大二分校三团三大队牺牲和受伤的学员达80余人,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

“我宁死也不当亡国奴!”那位学员牺牲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深深地刻在了霍双玉的心头,也成了他执着地守护23座无名烈士墓的精神支柱。

“可惜呀,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啊!”霍双玉老人一边拭擦着眼角的泪水,一边说着:“就在这场战斗的前几天,那些年轻的战士还在俺们村里帮着乡亲们抢收麦子呢!”

西瓦仁战斗结束后,霍双玉强压着内心的悲痛,组织民兵们冒着生命危险,连夜将23具烈士遗体运到了贾南庄村。没有命令、没有号召,在霍双玉的带动下,乡亲们拿来了自家铺炕的席子,裹在烈士们的身上。

在那个年代,没几家能铺上炕席子的,即便将炕席子都拿出来,还是不够用来裹战士们的遗体。“后来,一领席子不够裹了,就把席子从中间剪开用;再不够了,拿个草帘子也要苫住战士们的遗体。战士们为国捐躯了,说什么也要让他们入土为安啊!”霍双玉老人喃喃地说着。

整整一个晚上,霍双玉和乡亲们点着灯笼,冒着随时遭受敌人袭击的危险,一边流着泪,一边掩埋着烈士们的遗体。

东方出现了鱼肚白,23座坟茔屹立在贾南庄村西,也永远矗立在了霍双玉的心中。

日伪军后来知道了是霍双玉偷偷带人掩埋了烈士的遗体,回头便对贾南庄村进行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并画出人头像,四处张贴,声言要活捉霍双玉。

在霍双玉家,他们杀死了仅有的一头小毛驴,并纵火烧毁了六间土坯房子,致使霍双玉无家可归。

“洋鬼子杀了俺的毛驴、烧了俺家的六间房子,江子哥(谐音)在俺家院里也让他们用刺刀给活活挑死了。家里什么东西也都没有了,俺那时是日无食、夜无盖啊!只好带着全家老少在村西烈士坟南边的沟崖下挖地窖住。村里的乡亲们见俺一家子缺衣少食的,都接济着呢!东家给一碗饭、西家给一碗米,还给俺们还送来高粱、山药、蔓丁什么的,咱就凑合着吃吧!那时也多亏了乡亲们,要不当年非得活活饿死不可!”

后来,为了给牺牲的战友报仇雪恨,霍双玉和本村几名民兵一同到了山西、东北,加入了支援八路军担架护卫队。他们随着抗日部队从华北走到东北,一路征战。

1945年秋,霍双玉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进村的当天,霍双玉顾不上回家,便直奔村西那日夜萦绕在他心头的23座坟茔。摆上的祭品是一顶沾满日本鬼子血迹的军帽和半面烧焦的日本国旗,那是他从战场上特意带给烈士们的。

“俺没有辜负你们的嘱托啊!”霍双玉趴在烈士们的墓前,痛哭流涕、久久不起,他一直在用心灵和烈士们亲切交谈。   

1943年,抗大二分校根据中央决定,撤离华北,转至延安。待霍双玉重新回到自己家乡时,再也没有见到过抗大二分校官兵的身影。从那时起,他便主动承担了看护无名烈士墓的义务。

从此后,每年的清明节和烈士们牺牲的日子,霍双玉老人必定要来上坟,带来祭奠用的是平时舍不得抽的烟和只有过年才能吃得上的点心。他在每座墓前依次点支烟、倒杯酒、添锹土,然后虔诚地在一旁坐下,与烈士们说说心里话。

每天出工前或干活间歇,霍双玉都不忘到烈士墓前走一走、看一看,为烈士墓除除草,添些土。平时有空的时候,霍双玉老人也总爱到这里转一转,在烈士坟前伫立冥想。

改革开放后,霍双玉老人做起了面酱生意,凭着真材实料和诚实守信,十里八乡的人们都爱买他的面酱。眼看着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一些亲友鼓动他去省城开个店铺,说只要去了,保准能发财,但老人始终不动心。

“去外面赚钱,谁给这些烈士们护坟啊!”老人说,“只有天天看见这些坟,俺这心里才踏实。”

在霍双玉老人的影响下,每逢清明节、国庆节,村里的小学生都要前来缅怀革命先烈,打扫烈士墓地。村里曾经开展过多次平坟运动,老百姓将自家的祖坟都平掉了,但烈士墓却依然完好无损。

这23名走得匆忙的烈士都没有留下名字,为了让这些烈士找到自己的亲人,多年来,霍双玉老人一直坚持在给这些他目睹牺牲的烈士寻亲。据霍银生讲,老人先后写过数百封信,但是所有努力最终并没有换来希望中的结果。

1998年,已是81岁高龄的霍双玉老人,深知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一次又一次地给老伴、儿子和孙子交代着:“如果俺不行了,你们可一定要好好看护着烈士坟,一定要替俺找到烈士的‘家’,要不俺就是死也不能瞑目啊!”

对霍双玉老人的反常举动,乡亲们起先倍感不解,甚至还遭到误解。一些人不知情的人甚至对他冷嘲热讽,说他是精神病。

“村里有人们就说了,这老霍子纯粹是个精神病!真不知道现在人们的道德观都怎么了!”二儿媳心直口快,直言不讳地说了出来。

“俺才不管别人怎么看,就算说俺是精神病又能怎样!”霍双玉老人倔强地说。

1998年4月的一天,石家庄陆军学院拉练的官兵在烈士墓南边的沟里经过。

一位教官见到23座坟茔整齐地分两行排开,心里顿生疑问。他找到在附近地里耕作的村民问个究竟:“老乡,问一下,这是谁家的坟地啊,怎么埋成这样?”

“你去问前面那个老头吧,这事儿他知道的最清楚了!”村民指了指在不远处拾柴禾的霍双玉。

当教官向霍双玉打听烈士墓的事情时,他反问了教官一句:“你先说说你们的‘根’是什么部队吧!”

“我们是市陆军学院出来拉练的,陆军学院的前身是抗大二分校啊!”教官不解地说着。

“你算问对人了,这里埋着的就是当年抗大二分校的烈士!”霍双玉老人激动得老泪纵横,“烈士们总算盼到‘娘家人’了,俺大半生的心愿也算了了!”

1998年5月底,石家庄的《燕赵晚报》首次披露了霍双玉老人五十多年来,伴护抗大二分校烈士英灵的事迹。《北京晚报》在“晚报互联网”版块以《八旬老翁情牵烈士,五十六载心伴英灵》为题,做了全文转载。

《北京晚报》转载的那篇报道,引起了一个人的浓厚兴趣和格外关注,这个人就是赵学海。

赵学海,灵寿县南宅乡青廉村人,当时为国家铁道部公安局、公安部第十局原办公室副主任。据霍双玉老人介绍,赵学海原来有个亲属是当年抗大二分校的学员,当年也是埋骨他乡,至今下落不明,所以他对此事一直很关注。

远在北京的赵学海几次前往行唐县贾南庄村,向霍双玉老人了解烈士墓的详细情况。后来,他们逐渐熟悉了,互相之间经常书信来往。

霍大爷:

你好,我前几天看到《北京晚报》转载河北石家庄《燕赵晚报》上报道您的五十六年来伴护抗大二分(校)烈士英灵的先进事迹,非常感动。现将《北京晚报》的报道剪下寄去,请您收阅。

我拟将此事向当时担任抗大二分校校长的孙毅老将军讲一下,孙老将军现年已九十四岁多了(五月十六日为九十四周岁)身体很好。他从一九四○年三月七日年六月至一九四三年春任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分校校长(简称抗大二分校),当时校部设在灵寿的陈庄的张家庄麒麟院一带,灵寿县拟在陈庄搞抗大二分(校)纪念馆,听说纪念馆已建成尚未开馆,我如再回灵寿时一定去看望您老人家,祝您健康长寿,全家吉祥如意。

此致

敬礼

灵寿南宅乡青廉村人赵学海

1998.6.1

时隔不久,《石家庄日报·都市周末》在头版头条又以《半个多世纪的不解情缘》为题,再次向社会报道了霍双玉老人的事迹。

赵学海后来也时常利用便利条件,帮着霍双玉老人四处打听抗大二分校23名烈士的下落,还曾亲自找到原抗大二分校校长孙毅老将军和原抗大二分校宣传科长蔺峖华同志进行咨询,但一直没有结果。

霍双玉大爷:

你好,农历7月15日的来信我已收悉,去年7月3日的来信我也早收到了,请勿念。我曾去一信不知收到否?

您老情牵烈士五十七年,心伴英灵的事迹非常感人,我很敬佩。虽经多方打听,曾找了原抗大二分校校长孙毅老将军和原抗大二分校宣传科长蔺峖华同志,至今仍无结果。来信称今年清明节又有人到此访问瞻仰烈士墓,但不知何人,故无法告知,请多多保重。祝健康长寿。

此致

敬礼

赵学海

99.8.29

1950年秋,品貌端庄、心地善良的青妮姑娘,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把绣球抛向了霍双玉。当年也正是霍双玉为烈士默默守墓的精神打动了姑娘的芳心。

苍劲的虬枝、油绿的叶子,红彤彤的行唐大枣如颗颗玛瑙,压得枝条沉甸甸的。

在红枣挂满枝头的金秋时节,乡亲们为他们在23座烈士坟茔前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婚礼。“没有他们就没有俺霍双玉,就没有咱今天的好日子啊!”新郎新娘郑重地朝着这23座烈士墓深深鞠了三个躬……

65年的风风雨雨,吹不灭霍双玉老人心中爱的火焰。

65年的坎坎坷坷,挡不住霍双玉老人脚下爱的步伐。

这23座烈士墓虽说一直没能找到自己的亲人。可是,在霍双玉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守护下,这些无名烈士的坟墓,还是走过了漫长的65年,屹立不倒。

霍银生说:“如今,俺爹的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村西那23座烈士坟。”其实,和霍双玉老人一样,贾南庄村的许多老人们不但自己要守,还要让子子孙孙都永远地守护下去。

离墓地不远就是村办小学。每逢清明时节,学生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前来扫墓。

学校总是要请霍双玉和几位上岁数的长辈,在烈士墓前讲一讲战争年代的感人故事,告诉学生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郭召召以前也来过的,和你一样,他也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哦!”

采访中,霍双玉老人时不时喃喃地向我念叨起郭召召这个人。

郭召召是谁?我一直猜测着。老人站起来,拄着着拐仗蹒跚着走进屋里,从柜橱里拿出一个塑料袋来。

“郭召召也写过俺的事儿。你看,这是他给俺的信。”老人兴奋地从塑料袋里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递给我。

争得老人同意后,我翻开信封。其实,信封里面装的并不是什么书信,而是一张2005年6月30日的《解放军报》样报。在报纸第三版的头条位置上,赫然用黑体字印着“情系23座坟茔”几个大字,作者署名为郭召召、范慧卿和梁凡三人。文章不长,压题的位置配着一幅霍双玉和老伴的合影照片。

“战斗结束后,23具烈士遗体被运到了贾南庄村。入夜,霍双玉和乡亲们点着灯笼,冒着随时遭受敌人袭击的危险,一边流着泪,一边掩埋烈士遗体。”

看着开篇的几句压题语和两位耄耋老人互相搀扶着的合影,我如梗在喉,突然间莫名产生了一种想哭的冲动。

据霍银生说,多年来霍双玉老人一直精心看护着烈士们的坟墓,容不得他人肆意践踏和亵渎。

“为了这23座烈士坟,俺爹可没有少得罪人!记得以前,有个村民买了烈士坟旁边的一块闲地,见两排坟中间空着,觉得浪费,就在坟地中间栽了趟小树,俺爹知道后,愣是把那些小树连根给拔了出来,扔到了南边的沟里。那个村民为此差点跟他翻脸了!”霍银生说,“俺爹就是这么个怪脾气,别的事情都好说,惟独涉及到烈士坟的事儿,他是寸步不让!”

随着岁月的流失,近几年人们开始在烈士墓周围挖土落地,致使墓地逐渐形成了一个高台。“再这样下去,烈士们的遗骨迟早非露出来不可,俺心里着急啊!”说这话的时候,霍双玉老人的眼圈再次红了。

“能不能为烈士墓围一堵墙,把它们护起来?”随着愈发年迈,这样一个愿望开始萦绕在老人心中。2006年3月,霍双玉老人向行唐县民政局提出了这一建议。据县民政局优抚安置科的负责人说,当了解到老人的愿望以及老人义务看护烈士墓60余年的经历后,他们对此事给予了高度重视。经了解,现石家庄市机械化步兵学院前身正是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因此他们特意就此事与石家庄市机械化步兵学院取得联系,最终决定将这23名无名抗日烈士迁葬在行唐县红领巾水库烈士公墓。此次迁葬,一方面帮助老人完成了一个心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对烈士墓进行更好地保护管理。

4月22日,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的公益栏目《非常帮助》,播出了《一位89岁老人的心愿》的电视节目:讲述的就是河北行唐89岁老人霍双玉义务守护23座烈士墓65年,最终实现了将烈士墓移至烈士陵园的百年心愿的事迹。

22日这天,石家庄市机械化步兵学院战术训练场主任冯玉平,作为院方代表与行唐县有关部门一同参加了迁葬仪式,事后冯主任又代表学院特别慰问了霍双玉老人。至此,老人义务守墓65年的历史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采访结束了,临走的时候,我提出要去当年埋葬烈士们的墓地看看。尽管现在那里已经成了一片空地,可我还是想去亲眼看看烈士们曾经长眠了65年的地方,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政府已把烈士坟迁到了陵园里,现在那里成了一片空地,什么都没有,真想去看的话,俺带你去吧!”霍银生说着,便去推自行车。

霍双玉老人拄着拐棍蹒跚着把我送出了院门,我对他说:“霍大爷,你知道上方的张玉信吗?你的事迹最初就是他告诉我的!”

“你说的是不是上方惨案的时候,让洋鬼子用刀砍了半边脖子的张玉信啊!俺知道他啊!他可真是个坚强的人啊,不知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霍大爷,张玉信已经不在了,2006年1月的时候过世的。”

“唉,俺今年92岁了,黄土都快埋到脖子梗了,不知还能再活几年啊!”

“霍大爷,你的身体看起来很硬朗啊!”

“一年不如一年啊!孩子,人总归是要死的,死对俺来说不算什么,俺倒不怕死,只是一直放心不下那些迁走了的烈士坟哪!也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了。你可一定要把这些事情好好写写,多向上边反映啊!”

结语

霍双玉老人深情的讲述,让我为之动容。当我踏上归途的时候,我的心情依然不能平静下来。

物换星移、世事更替,大千世界历经涤荡与变换,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老人的所作所为,我有些难以理解,但又不得不为之感动,泪水毫不犹豫地流了下来。回想起霍双玉老人的言行,还有那些纯朴善良的革命老区的乡亲们,真正深深体会到:一个人能坚守住一条做人的准则、一种信念、一个理想实属不易。

一位92岁的老人,一辈子守护的事情,23座无名烈士的坟墓,65年的不了情结……穿越漫长的岁月,回望半个多世纪前的往事,怀念多于淡忘,激情多于悲情,喜悦多于伤感,崇敬多于漠然。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片爱的绿洲,当我们用真挚的双手捧出这亲情之爱时,即便心如止水,还是希望能感受到被爱者的内心深处激起的哪怕是最细微的涟漪。92岁的霍双玉老人把他一生的爱都捧给了23座无名烈士墓,那两排坟茔里安息的是抗大二分校烈士的遗体。他们没有生命,没有感知,更没有回声,而霍双玉老人一爱就是65年。

大爱无言,爱善渡万物而不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世间的爱,除却亲情之爱,还有一种爱,就是没有任何杂念和私欲、不期待任何回报的爱。霍双玉老人所奉献的就是这样一种爱。

这样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所传递出来的无言大爱,即是中华民族情感的精髓,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我用纪实的笔触记录下这段往事。对于逝者,是一种纪念;对于生者,则是一种精神的激励、灵魂的洗礼和情感的再造。

这一切都让我们更加深信,抗战英烈们那坚强不屈、奋发向上的民族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已在我们脚下这片古老的热土上深深扎下了根。

2009年4月4日清明节

(发表于《太行文学》2009年第4期、总第110期)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公猪案:不同的历史,同样的闹剧或悲剧

作者:李杭育

《公猪案》是一部风格独特的当代文学精品。人和猪行走在乡野山间,带动虚虚实实的时空穿梭,将原本毫无关联的片段式故…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诸葛亮巧计激周瑜

    周瑜与东吴的先主孙策同岁。他的妻子又是孙策妃子的亲妹妹,孙策与周瑜之间实为连襟关...

  • 鲁迅先生一腔热望化冷眼

    1911年11月4日,革命党人活捉了浙江巡抚增韫,杭州宣布光复。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绍兴...

  • 康熙帝自省令百姓振奋

    看到过一篇介绍康熙皇帝自省的文章,封建年代九五之尊还能如同马列主义者那般的批评与...

  • 岳元帅拒留骁将曹宁

    看过一段令人心颤的文字: 同志们!战友们!现在把反党、篡军、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 **...

  • 觉 醒

    太阳狠毒,晒得梅春眼睛冒火头冒汗。要不是丈夫三个月都没下山回来,她才不想惹这毒辣...

  • 朱元璋为何要亲自操刀删改《孟子》?

    明朝开国之初,人才奇缺,朱元璋在登位的次年,即洪武二年(1369年)诏全国府、州、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