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四驻贫村不言悔 叮咚泉水润心田

时间:2012-12-14 09:15来源:故事中国 作者:李志华11 点击:
  作为一名教师侯祖荣同志十分关心村里的教育事业,当入村工作时发现有3名初中毕业生因家庭困难,打算完成义务教育后不再升学。侯老师想到他们年纪还轻,便联系自己所在的江门市中医药学校,帮助3位学生申请了贫困生入学,江门中医药学校接受他们免费入读

  在广东省江门市有一位年仅33岁的青年,先后四次自告奋勇派驻偏远贫穷的农村,落实中共广东省委"扶贫双到"工作,与农民兄弟同甘共苦、共同劳动,为改变贫困农村面貌,把青春汗水播洒在贫瘠的黄土地上,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创伟业的精神风尚,为广大青年朋友扎根基层、热爱农村、致力农民朋友脱贫致富树立了榜样。


  200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双到"措施。2011年7月乐昌黄圃镇里村村民们迎来了江门市卫生局第四批驻黄圃镇里村村委"双到"扶贫工作组。工作组中有一位甘于奉献,连续三年先后四次驻村、忘我工作在扶贫第一线的青年同志,他就是江门市中医药学校--侯祖荣老师。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奉献精神,自觉与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他服从"扶贫双到"工作大局,服务于扶助贫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他致力开展同心助推贫困地区的基础事业发展工程,同心改善民生工程、同心智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在驻村期间,侯祖荣紧紧依靠村两委领导班子,与江门前去驻村的干部一道,认真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履行驻村工作职责,大力推动村的各项基础工作发展。四次驻村扶贫的经历中,连续两年在台山市大江麦巷村委会任村主任助理挂职驻村扶贫,一年内两次在韶关市乐昌黄圃镇里村村委会任主任助理驻村扶贫。他所到过的村庄农户们都称赞他:"奉献给广大农民兄弟的是一片真情";村领导老黄称他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扶贫勇士";曾来采访他的记者赞誉他是:"解决百姓吃水难的热心人。"


  情系万家,深山农寨甘泉来


  韶关乐昌黄圃镇里村位于黄圃镇北部,为石灰岩山区,共有九个自然村,总户数338户,总人口数1430人。里村现有贫困户150户,贫困人口637人,享受低保17户30人。全村年人均收入约2400元,低于全镇平均水平,其中贫困户的收入不足2000元/年,属于典型的省级贫困村。全村土砖房118户,约占整个村委会的35%。现有耕地面积1431亩,其中水田890亩,林地面积约400亩。镇通行政村公路已硬化,尚有四个自然村公路未硬化。侯祖荣自担任黄圃镇里村主任助理那天起,他始终奉行"以农户为尊、村民至上"的服务理念,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他像一团火种,散发着不尽的光和热;他是解百姓用水难、行路难、住房难的贴心人;他为提高里村群众生活质量、早日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江门市卫生局帮扶的里村岐下岭村是里村村委会最大的自然村,村里自建自来水工程10多年。但近几年来,由于石灰岩水质及原来岐下岭村自来水引水总管过小,目前岐下岭村自来水引水总管基本上被形成的石灰岩堵塞,自来水细小,尤其是到了晚上水更细小,村民不得不到河里或井里挑水,更换自来水引水管是歧下岭村民多年的心愿。扶贫单位考虑到村民们的饮水安全,把饮水网管铺设列为2011年的帮扶项目。侯祖荣同志找到已毕业多年的学生--鹤山古劳鹏塑厂老板赞助价值了1万多元440米10分PVC-U水管。他还策划篮球慈善比赛募捐来解决余下的资金缺口。作为江门市早期的国家一级篮球裁判员的他,有专业特长,便以举办篮球比赛来筹集经费。他多番联系昔日篮球弟子放弃国庆假期休息,从五邑及珠三角地区返回学校参加篮球慈善比赛及募捐,同时带动部分在校的年轻老师闻讯也参加募捐,为扶贫助困尽力,大家排着队踊跃捐款的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此次募捐共捐得款项5000元。如今蓄水池及网管工程已在2011年11月完工,斑鸠寮村100多年来希望喝上自来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村民们敲锣打鼓,燃放花炮把锦旗送到了侯祖荣及驻村干部的手中。


  在驻村"扶贫双到"工作中,侯祖荣始终不忘开展同心助学、奉献爱心、赠物捐款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吸引民进会员和社会爱心人士积极投入到扶贫行动活动中来,不断丰富驻村的内容。


  产业扶贫,授鱼不如授之以渔


  侯老师带领驻村工作小组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引龙头、建基地、带农户"城乡联动的产业化扶贫之路。他们在市卫生局指导下,通过引进涉农企业在贫困村开发建设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种植,实现稳定增收。通过前期调研,驻村工作组确定设立金银花种植基地为脱贫主要项目,江门市卫生局为此出资21万元资助金银花种植。里村与阳春市繁盛金银花合作社合作,贫困户参与种植由市卫生局每亩补贴金银花苗1000元,扩大种植180亩,侯祖荣会员等几位驻村干部发动贫困户130户参与,11月底前与阳春市繁盛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种植"九丰一号"优质金银花。并建立了种植基地,实行以贫困户带头管理扩大种植面积。金银花按合市场同价卖给阳春市繁盛金银花合作社,合作社上门收购,保证销路和价格。由此带动更多贫困户或非贫困户参与种植,使金银花种植产业化,使贫困户找到持久脱贫的好办法。


  金银花种植基地的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里面蕴含有侯祖荣及驻村干部的辛勤汗水。每逢雨季,大雨常常光临这些偏僻的小村庄,羊肠小道上泥泞不堪,运送物资的汽车都会经常陷入泥中熄火;在盛夏时节大雨过后,更使人酷热难熬。而侯祖荣等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村民们一起劳动,洒下了一滴又一滴汗水。经过大家的辛勤劳动,黄圃镇里村村目前种植了180多亩金银花,在该村的树山下、里村、岐下岭、黄坭丘村小组金银花种植基地见到:满山遍野的山坡地上,连片的金银花树苗长出了近两米长的嫩芽,在微风吹拂下,一簇簇、绿油油的,好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农田周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道路干净整洁,管理有序,前来劳动、学习的当地村民络绎不绝。侯祖荣说,这个基地年均亩产干花可达150-200公斤,该村的150户贫困户中,就有130户种植了金银花,年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村民们激动地说,这个项目真是来之不易啊,今后我们会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精心经营,金银花就是我们村发财致富的金子、银子、命根子啊。


  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村里的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九条贫困村初具"一村一品"发展格局,主要有黄烟、西瓜、辣椒、优质大米等种植,冬种马铃薯、玉米、蔬菜,以及种植金银花等药材。里村村集体单是种植黄烟返税每年达2。75万元,此外,江门市政府及江门市卫生局已投入22万元入股小电站(加上原村委会的投入共30万元),每年分红3万元,国家财政帮扶村委会集体经济,此三项主要措施,可使得村集体收入顺利达到8。25万元,远远超出广东省对村委会脱贫的年收入3万元的要求。


  侯祖荣工作的单位领导一直关注着小侯,并勉励他要依靠当地党组织开展工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情贯穿整个"扶贫双到"、"扶贫助学"等活动中,增强扎根基层农村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一位青年党员誓把青春汗水洒农村的光辉形象,为建设幸福广东作出贡献。


  扶困助学,撑起明天的希望


  作为一名教师侯祖荣同志十分关心村里的教育事业,当入村工作时发现有3名初中毕业生因家庭困难,打算完成义务教育后不再升学。侯老师想到他们年纪还轻,便联系自己所在的江门市中医药学校,帮助3位学生申请了贫困生入学,江门中医药学校接受他们免费入读并在学校安排他们勤工俭学,工作组还为其中一名特困生送上助学金500元。在高山自然村、斑鸠寮村在校贫困学生3人,驻村工作组订购了价值138元的新书包3个送到了贫困学生手中;发现在村委会书屋里,有关学生的书籍偏少,侯祖荣等三位驻村干部想方设法,通过网上定购、私人捐赠等方式,共为村委会书屋增添学生书籍或学生科普杂志270多本(册),价值1800元,为假期前来读书的孩子增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谈起三年内四次扶贫驻村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日子,侯祖荣都历历在目:为了让贫困户早日脱贫,帮扶项目落实情况,经常早出晚归,有时到深夜1点多才回到宿舍。"披星戴月,晴天一身汗,雨天两脚泥"早已成为侯祖荣及驻村干部们的扶贫"双到"工作和生活的写照。侯祖荣的工作深得当地村干部和村民的好评,大家把年纪轻轻的侯祖荣亲切地称为"侯爷。"他出色的扶贫"双到"工作表现多次得到了广东省江门市扶贫办、江门市卫生局的充分肯定。2012年春节,江门市人大副主任、民进江门市委会主委叶一鸣等市领导专程看望了回乡休假的侯祖荣,对其四驻贫村终不悔、同心同行绘新图的事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三分养,七分教:培养孩子的黄金法则

作者:李元秀 王永红

详细地阐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养与教”的区别,提出了“以教为先,重在教”的观点。《三分养七分教:培养优秀孩子的黄…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