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无限的辛酸与奋斗。
——题记
刘宏是农村孩子,因为家里穷,初中刚毕业就出去打工了,出去几年后都没发什么财,就回家了,回到村里帮别人做散工还种了些菜卖,像个地道的农民,别人都以为他以后都是这样的了,谁知到他竟然发财了。
原来2010年年初,刘宏在朋友的介绍下养起了鸭,他那时在村里租了一个小池塘,买了100来只鸭,养了起来。他让鸭经常自己下田里找吃的,虽然这样省了不少钱但这些鸭始终没别人的长得快,不过这样歪打正着地,倒给他碰上了一个商机,因为他的鸭不是净吃饲料的,所以吃起了比较好吃,再加上他卖的价钱不会比其他人卖得贵,所以很多人都跟他卖鸭吃,结果他赚了不少,算是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了。
人们吃了他的鸭后都说好,一个传一个就传开了,有天一个50来岁的人来找到刘宏,一翻介绍后,刘宏就请他到家里做了,那人说:“很多人都说你养出来的鸭好吃,是这样的,明年年初我嫁女儿,所以想跟你谈一下,可不可以跟你定一些鸭做酒席。”刘宏这下子乐了,他连忙说:“行,行,没问题。”但是那人这时候很认真,很紧张地站了起来,盯着刘宏说:“真行?真能熬得过年底?”刘宏只是一边笑一边说:“没问题,行!”送走那个人后,刘宏就计划着养鸭的事了,因为那个人订下了200只,经过几天的计划后,刘宏再租了一些池塘,订好了鸭苗,准备开始养鸭了。但这时一开始教他养鸭的人来了,他问:“有人跟你定了鸭?”“是呀”“你答应了?”“当然。”正当刘宏得意洋洋的时候,他朋友叹了一口气,说:“都怪我当初没跟你说清楚,其实冬天的鸭是养不活的,以为天气太冷了,会得流感的,让后就全死掉,你快把鸭苗退回去吧。”刘宏这时才明白为什么那个人一直在问他是不是真的行,这时他心里纠结了:究竟养不养呢?如果真得病了怎么办?可是我已经答应了别人了。一轮思想挣扎后,刘宏决定要养。从那时起,他做了大量准备:到防疫站去了解相关的东西;准备了一些药物;把鸭群分开几小群来养等等。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如愿以偿地把那些鸭卖掉了,这次可是赚了一大笔。这时候村里的人都认为他这次真富起来了,还有些人打算来年学他养鸭,也捞上一笔。
但是,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
2011年,这年来找刘宏定鸭的人更多了,先后来了几个,刘宏都答应了,然后在打算着养鸭的事,他这次一个租了5口池塘,买了500只鸭苗,还请了两个人帮手养,看起来算是大工程了。有天,他的那个朋友来了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什么?”“呵呵,你有听说年来物价会涨吗?”“哦,是哟,别说来年了,就今年的物价都一下子涨了不少。”刘宏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朋友笑着说:“呵呵,赚一笔差价。”“这样呀?好我想想,谢谢你了。”然后刘宏又是上网又是打电话问别人,最后他觉得真有的赚,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租了一口池塘,并且又买了200多只鸭苗,有预先买了大量的饲料。心里正盘算来年会赚多少钱。正当刘宏心里在打着如意算盘时,朋友来啦,朋友第一句话就是“死啦,这次我害死你了,哎呀!”刘宏一听,赶紧问:“什么事呀?”这时朋友说:“你现在有7口池塘和700只鸭,本来可能没什么事的,但是你看一下,今年养鸭的人多了几个,他们加起来至少也有几百只,你说如果有一户人的鸭得了流感,哎,那就死定了。”刘宏一听,然后笑呵呵地说没事的,去年都没什么流感出现,叫朋友放心,朋友叮嘱了几句就走了,不过刘宏并不放在心里,安心的去管理他的鸭子。
每天都那么忙碌,不觉已经除夕了,这几天特别地冷,不过刘宏想到再过7天鸭子就可以卖给订货的人了,心里暖暖地。第二天天还没亮,就有人在敲门了“宏哥,宏哥,在吗?快起来呀。”“来了来了,什么事呀?一大早的。”刘宏开门一看,原来是帮他打工的小虎,小虎说:“你快去看看那些鸭,出事了。”刘宏连门都没关,赶紧和小虎来到养鸭的地方,来到一看,大概有10多只鸭在水里一动不动地浮着,刘宏说:“没事的,可能是吃错东西了,把那些死得清走吧!”说完就大步的走了。但是黄昏的时候,小虎又来说又有鸭死了,这次有几十只了,刘宏赶快去看了一下,真死了不少,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刘宏晚上睡不着,坐在床上,开着的窗户吹来一阵寒风,吹得刘宏直打哆嗦,突然间,刘宏拍了一下自己的前额,叹了一口气对自己说:“哎,这次死了,这么冷的天气,看来我的鸭是得流感了。”天还没亮刘宏就出去买药了,但是等到他回来时,池塘里又浮着很多死鸭,刘宏赶紧给鸭喂药,可是到了第二天,死的鸭更多了,他赶紧去请医生来给鸭打针,但是也无济于事,到了第三天,死得更多了,接下来的那几天,剩下的鸭陆续死完了,刘宏只有锤着胸口怨自己当初没听朋友的话。接下来的几天,他和两个工仔就把死鸭清理池塘,连续忙了几天,终于把死鸭清理赶紧了,然后去防疫局申报了,后来防疫局给了他一些补贴,这事这就完了。这时村里的人都认为他这次倒下去了,再也起不来了。
过了一段时间,刘宏再次养起了鸭,他现在不敢在冬天养了,避开了那个流感期,养的规模也小了很多。阳光照在池塘里,岸边是他那忙碌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