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写作散文,需从字句开始

时间:2009-12-29 23: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简之 点击:
我看散文的底线,没有那么的窄,我以为,散文完全是文能载道的大块文章。它决不是小小的道。谁若小看了它,好文章也没的写了。 什么是好文章?这是个难题。有没有标准呢?我们也很难回答。让孟子为我们寻答案。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

我看散文的底线,没有那么的窄,我以为,散文完全是“文能载道”的大块文章。它决不是小小的道。谁若小看了它,好文章也没的写了。

什么是好文章?这是个难题。有没有标准呢?我们也很难回答。让孟子为我们寻答案。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什么是好文章,与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要寻求快乐,就要在众人之间寻求,不能一个人,空房独守。一个人偷着乐的情况除外,其他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快乐起来的。

好的文章,也并不是一个人觉得它好,它就是传世佳作了。还得众人说了算数。我们经常看到自吹自擂的人,他们的本事就是吹牛,把小的吹大,把清白的吹糊涂,把不可能吹成确有其事。我们说,那种人是自恋的榜样。美国的圣人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穷理查年鉴》中收录了一条俗语,说:“ He who loves his self has no reval.”即,自恋的人没有情敌。

历史上不乏高傲的文人,他们说,自己的才气大到天。谢灵运就吹自己,说,天底下的才气啊,统共有一石多少。曹子建一个人占去了八斗,我谢灵运占了一斗,其余一斗,散散的给天下其他人占了。我们乍一听,说自己才高一斗,是谦虚的话。谁知,他的心里,全天下的才气,也不过一斗。其狂傲也大矣。

我们今天读谢灵运的诗,并不见的好。当时的一斗才子,到了今天,也不过如此下场。反过来看看当今的“一斗才子”,还何必说什么怀才不遇呢?真正的好文章,是淹没不了的。

九十年前,中国的文化界,经历着一场古史辩的运动。那时候,漫天在讲疑古。当时的北京大学教授钱玄同,把名字也改成“疑古玄同”了。姓氏也不要,就改姓疑古了。其疑古之热忱,令人佩服。今天,我们翻开顾颉刚编的《古史辩》,第一页的题字,还有题字左下角的署名,篆刻印章,赫然“疑古玄同”四个字也。

疑古运动的副产品,就是胡适拈出了一个古人的书。就是清朝乾嘉年间人崔述的《考信录》。乾嘉学派的学人们,那时候正干着的,乃是考据训诂,不想竟生出一个以疑古为生的崔东壁。而且,成就如此的大,无人可比。在疑古派看来,崔述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了,所以,以后的学者作文的体例,全模仿的崔述。

从学问上说,崔述的文章考一百分。可是,从文采上说,那可能要大打折扣了。关键看我们需要的,是文章的学问,还是文采?一首诗歌与一篇散文,一部小说与一段考证,是不能够比较的。它们在不同的出发点,站的不是一架天平的两端,根本无从说起孰好孰坏。

单就散文而言,我觉得当今散文最缺的乃是文字风格。

有很多词语,在早年还是常用,现在已经废弃了的。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开玩笑,用了“点卯”,取代“点名”。听起来,古朴的令人惊讶。听见说“走,点卯了!”,你会不会感到是回到了旧时代。固然,点卯是一个书面的词语。口语中很少运用。于是,不读书的人,渐渐把它淡忘了。这个词,也就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等待着一张发现的嘴。白话文的风靡,使过去的许多书面词语举步维艰,他们在白话文的时代里,很难生存。

白话文刚刚风行的那段时间,曾产生了许多的讨论。譬如,胡适是最早提倡白话文的。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就给当时在上海办《新青年》杂志的陈独秀投了一篇稿子《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到胡适学成回国,白话文已经大大的多了。除了政府公文还在用体制化了的古文,全国各个地方纷纷办起了白话文报。但是,白话文只是一个工具。有了工具,并不代表就能写出好文章。胡适在给一家安徽方言报纸写文章的时候,就明确的说明了这个问题。他说,白话文是一种文体,是一个工具,并不与方言挂钩。

譬如,《海上繁华梦》可以用苏白写,北方的读者也能读懂;《红楼梦》用北方的方言写,不害其为名著,南方人可以理解。方言不就是白话文。白话文的宗旨是简易明了,不是文言文的诘屈聱牙。

到了今天,白话文风靡的不成样子了,人人都在白话文。白话文真正通俗到了极点。可是,我们看到,白话文写的好的作品,并不很多。有人就陷入了误区,以为白话文就是口语,像说话一样的随便自由。口里怎么说,文字就怎么写,文章写得像说话似的。这样的文章称的上极品的,还真少之又少。

白话文是需要节制的。节制的意思,是作者不可乱用。白话文作为一个文学的工具,有其方便通俗之处,可也有一个致命伤,就是太让人以为白话文是小道,是好欺负的,是人就可以执笔写上两句。其实不然。

历览前辈的好文章,慢慢的感到,好的文章莫不是节制的楷模。单就文字的风格而言,就有五花八门,一个人一种风格,人与人决不雷同。你读他们的文章熟了,随便抽出一段,就是用鼻子闻也闻的出来。

写好文章的方法,有一十九万四千六百种,我们不必强求。不过,我们还是有一个主张,就是:“坚持读经典”。经典不可丢,是我此文立论的基础。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天空坐满了石头:一个士兵在西藏写下的万物生灵

作者:凌仕江

“孤独的天空坐满了石头”出自海子描写西藏的诗句。本书是凌仕江获得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之后的最新西藏演绎,从内…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