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一个酒宴,虽然是在星级宾馆,用料亦不乏山珍海味,但浓重的鸡精味遮盖了食物的固有清香,于是大家谈起了厨艺。
一时间,我们这桌人个个都像美食家。说得头头是道的几位,偏偏是整日应酬不断,一年难得在家吃顿饭,根本不可能亲自下厨的。他们对美食的把握,已经到了何菜用葱,何菜用蒜,入锅的时间顺序绝不允许出现任何差池的地步。
“‘老革命’,你见多识广,来评评该用葱还是用蒜?”几个人为一道菜争论不休,想让“老革命”做个评判。
“老革命”做过领导,为人正直,虽然退离了岗位,人们仍不失对他的尊重。
“你们说的菜我不清楚怎么做方为上品,但我个人对葱情有独钟。”“老革命”缓缓说道,“我工作时还没有这么多豪华饭店,在单位就吃食堂,出了机关便在老乡家吃派饭。”“老革命”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那时与农民弟兄一起奔波劳累了一天,回到老乡家里,家庭主妇点燃炉灶,随着葱花放入热油锅,立刻满屋飘香。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缺油少盐的年代,葱使我们的味蕾得到无穷的享受。”
“饭后摸黑躺在土炕上,回味着葱花炝锅的鲜美。我就想,葱具有圣人之德。之所以不论是村妇,还是宫廷御厨,烹调都离不开炝锅,是因为葱用芳香的品质感染了周围的一切,自己却褪去骄人的辣味,融入大众,犹如圣人传道于无形。”“老革命”对葱称赞有加。
“依我看,还是辣椒过瘾。”一个青年干部插言道,“连伟人都说过不辣不革命,是不是?”“知道川菜为什么风靡全国吗?”青年干部卖了个关子,“有人说庸厨一辣遮百丑,可我认为是因为辣椒张扬的个性迎合了青年人。辣椒充满了霸王之气,毫无顾忌地抹杀接触到的每一个分子,并将自己的品性强加给对方。只要锅内有一丝辣椒,就会使整个菜充斥辣味,直辣得你不情愿也得多吃几口干粮,直辣得你痔疮复发……”
“扯远了不是。”有人打断青年干部的话题,对我说,“既然刚才说的都是辛辣调味品,也讲讲你的喜好。”
我长期胃寒,医生要我多吃姜,而且我忘不了儿时每次伤风感冒,母亲总会熬碗姜糖水,在囫囵吞下姜丝时,糖水还是甜滋滋的,于是我说:“姜有君子之美,它默默地完成使命,又不随环境改变自身。蒸、炸、煮、炖,任何煎熬既不能夺去它辛辣的本性,它也不轻易把辛辣传染给别人。身处逆境时,我们要像姜一样独善其身。”
“吃饭也能吃出人生哲理。”有人附和道,“如果每个人拿起筷子,就能够想到美食给予的启迪,那么他吃饭就不是为了简单地维持生命。”“就你们文化人的营养进了脑子。”旁边的企业家不耐烦了,不知是褒是贬地嚷起来,“每天看到葱就想什么圣人之德,看到姜就想君子之美,累人不累人?我燕窝、鱼翅什么样的好东西没吃过,最后不都变成了一堆臭大粪。”
正如人生,酸甜苦辣终归一统。净化浮躁的心灵,我对传统人物画有新的理解与运用,其画中人物造像有古质,有新趣,却又能不流于时弊,这点尤为难得。对自己接触到的传统进行个性化的解释与实践,又不失质量与品位,这大概是当今国画圈中人所愿意做的努力。
古人云:“笔墨虽出于手,实根与心、成佛先成人”。我喜研佛学,其画作多以佛道中人为题材,以净化浮躁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