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从来就不缺“政治票友”,但如果从“动机论”上分析,大致有以下四种:有的人是通过介入政治话题来扩大影响力;有的人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传播政治理念;有的人是揣摩上意后递上“投名状”以求自保;有的人则是通过自己的感受来表达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当然,更多的人是“复合型”的,差别不过是权重有所不同。至于曾经红极一时的毛阿敏究竟是哪一种,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也没有讨论的必要,倒是她最近抛出了个“代价论”很没人性。 最近的《南方人物周刊》做了一期专访,主人公就是毛阿敏,自言“五十而知天命”的她不仅认为“红色本来就是生命的颜色,这种颜色塑造了我们每个人的灵魂”,而且在回答“面对当下突变的时代,你最想说什么”时显得非常淡定,她不假思索地说:“我们当下的生存环境比30年前好多了。很多人在动车相撞后大惊小怪,对北京的雾霾不断抱怨,但我仍记得我的老师跟我讲过,英国工业革命时伦敦的雾霾比我们更为严重,再说美国也撞过火车,日本也一样,突变的时代往往会发生一些突变的事、一些意料不到让人类受伤的事,它们是发展过程中必须承受的代价。” 毛阿敏所述确实是事实,但结论却离题万里。其实,无论是曾经的动车事故还是目前笼罩大半个中国的雾霾,都有政府不作为和官僚腐败的影子,说它们是“人祸”可能没有什么异议。那么把“人祸”当成“发展过程中必须承受的代价”,无异于是将一部分人的美好生活建立于大多数人痛苦之上的现实合法化,这是一种毫无人性的说法,因此有人如此调侃说:“胡说八道也是为了炒作,因为没人骂她估计全国人民都把毛奶奶忘的干干净净了,这年头最好的营销手段就是找骂。” 网友的批评确实有点情绪化,但指责她也不无道理。首先说动车事故。“刘志军系列腐败案件”让我们认识到这种事情与腐败存在因果关系,它在某种程度就是“腐败下的蛋”。而她所谓的日本2005年福知山线脱轨事故发生前,日本新干线一直有一个安全神话:从1964年10月1日东海道新干线开通以来,没有一名乘客因新干线列车运行事故而死亡。而反观我国,在2011年“7.23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前到,从1971年到2008年,我国至少发生了31起重大铁路安全事故。 然后我们再看伦敦烟雾事件,它发生于60多年前,成因是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在逆温层天气下的不断积累发酵。60年前的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环境意识远非今天相比,而且发达国家在环境方面的教训足以给后发国家提供警示,但我们对此却置之不理,致使半个中国都笼罩在雾霾之下,这是政府的失职,是唯GDP的发展理念导致的严重后果。 在采访中,毛阿敏虽然没有对体制的溢美之词,但目的却达到了。这个“代价论”倍受指责,她之所以如此认为,主要原因这一类人不仅没有分担发展的“代价”,而且还是“突变时代”的受益者,因此她的话极可能是发自肺腑。当然,以她的身份和地位,也不想成为体制的批评者,因为体制无处不在,何况自己还曾经深陷“偷税漏风波”。 据当时的报道,毛阿敏自1994年1月——1996年3月期间,在我国内地13个省演出的109场中,共获取收入471.11万元。在已完成调查工作并确认有违法行为的65场演出中,少缴税款106.08万元。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被行政处罚两次以上,就要负刑事责任,不管偷税数额多少,如果偷税1次,数额1万元以上,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10万元以上,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最后还是有惊无险,中国的法律给了她足够的面子。 毛阿敏可能是娱乐明星中最神秘的人物,早在1992年,他就从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退役,从而开始了四处“走穴”的历程。2003年结婚后育有一子一女,但丈夫身份一直秘而不宣。2012年,有知名博客爆料毛阿敏丈夫名为解直锟,为中植集团董事局主席,中植集团实际控制人解直锟家族家财35亿,名列2012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38位。更有传闻说他隐身操盘多家上市公司的中国光大集团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兼光大永明人寿董事长解植春的弟弟,并且解植春曾在中植集团当时所在地的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任职,其后曾任光大银行副行长、光大证券总裁。 倘若传言为真,毛阿敏对自己家庭的秘而不宣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中国的富人都极其神秘,而“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一向有“杀猪榜”的称号。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明星的隐私权不能等同于普通民众,正当报道明星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社会活动乃至家庭生活,是世界通行的作法。那么毛阿敏的表示“一辈子也不会把老公身份公开”不过是一厢情愿,背后的动机也难以揣摩。据说,她在回答“超生”的质疑时说:“爸爸已取得美国国籍,所以不算超生”。那么有无必要调查她老公的身份,以回应社会的质疑?当明星的隐私权和公共知情权发生矛盾时,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我们没有必要对毛阿敏的“代价论”一般见识,但却有权利“用脚投票”。一位明星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情怀,而不是无视观众发表投其所好的言论。当然,毛阿敏也应该尊重民众的公共知情权,及时回应他们的合理的质疑和关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