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曰,宁得罪小人,不可得罪女人。片刻前玛丽娜的柔声细语在瞬间消失,目光变得阴骘,她狠狠在张少聿的胸口捶了两下,转过身,不再说话。 别生气,我开玩笑的。。。 玛丽娜回过身,脸上挤出僵硬的微笑,然后猛地把张少聿的被子全部拽走。 喂!很冷呀! 冷么?去找你那温柔的女人吧! 说话间,玛丽娜竟没有察觉到张少聿在瑟瑟地发抖。 半夜,张少聿从痛苦中醒来。他头晕目眩,浑身都在发烫。 你怎么了? 难受。。。 你的身体好烫!你发烧了!都怪我不好,闹的太过分了! 玛丽娜自责起来。 没关系,睡一觉就好了。 张少聿尽量装出无所谓的样子,好让她放心。 不行!这样耗下去,会出危险的!我现在就叫救护车! 说着,玛丽娜拿起了电话。 别打!会被人家知道。。。 张少聿虚弱的声音使玛丽娜的视线变得模糊,她的眼里噙着泪水,手中的电话僵在半空。 39度8,不低呀!我先给你打一针,如果到天亮高烧还是不退,那就一定要住院治疗。 打完针,玛丽娜认真地听着医生讲的要注意的事项。 他是你的男朋友么? 医生一边收拾医药箱,一边问道。 他。。。 玛丽娜不相信医生提出这个问题只是因为好奇。她担心当说出实情后,医生平和的面容会变成带着讽刺的微笑。玛丽娜犹豫了。 我们是邻居。我的俄语不好,害怕说不清楚,所以麻烦她为我叫救护车。 张少聿早已准备好应付这样尴尬的场面,只是在说这句台词的时候他突然间明白,几个小时前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只不过是天真幼稚的幻想罢了。张少聿的心在猛烈地抽搐着。 寒假期间,玛丽娜和张少聿都准备回家探亲。离别前,这对恋人躲在唯一的那片自由狭小的空间里尽情地拥抱。这对恋人难舍难分,张少聿背着行囊刚要打开房门,玛丽娜却又急忙跑过来搂住他。张少聿刚刚离开公寓,手机就响了起来。是玛丽娜发的一条短信息:我已经开始想你了。他稳了稳背包,毫不犹豫地冲了回去。。。张少聿的思绪万千,冥冥中仿佛看到不久后这一幕将会再现。但他相信,那一刻的到来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只是短暂的分离,而将是永远的诀别。 张少聿决定坐火车到边境过关,然后再乘坐国内的列车回家。虽然这套程序比较繁琐,但却比从莫斯科直达北京的国际列车便宜好几百块!张少聿睡在上铺,下铺是一位年龄大概在四十岁左右的俄国中年男子。住在上面,爬上爬下的免不了会踩到下铺的床垫。那位俄国男子一脸厌恶的表情,立刻用纸把张少聿刚踩过的地方擦了又擦,然后把那张洁白的纸巾迅速地扔进垃圾桶。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再次震摄张少聿的心,可他沉默,因为已经没有上前质问的勇气。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侮辱,张少聿难过,愤慨,他的心中在呐喊:中国人造了什么孽?为什么会受到这种凌辱?!大部分的时间张少聿都是坐在包厢旁边的椅子上,望着窗外的景色出神。大自然的美丽如此神奇,甚至会使人忘记对天堂的崇拜。这列火车的终点站是距离边境还有三百多公里的一座小镇。进站前半个小时张少聿就收拾好行李,坐在走廊边的椅子上等待。那个俄国人也开始收拾,他随手将衣服放在了上铺。 张少聿看到这一幕,立刻走过去制止,请把你的东西拿下来,它会弄脏我的床铺! 俄国人一脸的怒气,说,马上就要到站了,难道我放一下都不可以么? 在没有下车的前一秒钟,这张床铺都是属于我的。请赶快把你的东西拿下来! 张少聿当然知道自己这样做非常失礼,但他对这个俄国人之前的无理歧视怒不可遏。 中年人见这个来自东方的小伙子一脸的严肃,他心有不甘,但还是灰溜溜地把衣服拿了下来。张少聿的心顿时松快了许多,这是他第一次成功地为祖国捍卫了尊严。 要在火车站等上五个小时才会有去边境的列车。张少聿坐在大厅的长椅上,思念早已飞到了家乡。父亲早逝,母亲一手把少聿带大。妈妈出身农村,没读过书,但她的朴实,善良无时无刻地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保姆,替人洗补衣服,做清洁工,为了供儿子上学,妈妈几乎是全天候兼职。她那曾经纤细,柔嫩的双手在岁月的蹉跎中失去了光泽,变得干枯。每个月的十五号,北京时间十九点整,这是张少聿最期待的时刻,因为妈妈会在这个时间到居委会王大爷那里给儿子打电话。妈妈总是以“少聿,吃过晚饭了么?”做为开场白。张少聿则微笑着回答“有时差的,这里还是下午”。像是赶时间似的,妈妈会抢在前面问候儿子的生活,学习,然后以“我很好,不用担心”做为结束语。张少聿明白妈妈在担心什么,每次挂断电话后他都会因为没能来得及对妈妈说“我很想你”而感到遗憾。出国已四年,但这却是第一次回国探亲。“我很好,你不用回来!这么远的路,一定很贵,把钱省下来,给自己买些吃的穿的多好。”以前妈妈总会用这样的话语劝说儿子。这次回国,张少聿并没有提前通知家里。他想要给妈妈一个惊喜,他甚至可以想象到突然出现时,妈妈那又惊又喜的表情。。。 小伙子,可以帮个忙么? 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打断了张少聿的思路。他回过头,看到一位民工打扮的男子。 什么事? 我们的护照被警察扣了,但是我们不懂语言,你能不能帮着解释下。 张少聿跟着那个同胞来到大厅的角落。他看到有七八个中国人靠墙蹲着,旁边站着位警察。俄罗斯的制服设计的非常不合理,帽子大的出奇,再加上这个俄国人的身材瘦小,就更显得滑稽可笑。 你会说俄语么? 那个警察问道。 是的。他们的护照出了什么问题? 签证过期了。 我可以看看么? 张少聿接过护照查看,但他并没有发现签证过期。 他们的手续都很正常呀!没有任何问题。 张少聿更正道。 警察诧异地望着这个不懂规矩的中国人,他迟疑片刻后,凑到张少聿的耳边低声说,相信我,我可以让他们一路平安。 张少聿一头的雾水,没有明白这句话的含义。那个让张少聿过来帮忙的民工哥哥经验丰富,一下子就看出了这里的端倪,他拉了拉张少聿的衣角,说道,小伙子,他是不是想要钱? 张少聿惊讶地望着他,强调说,你们的手续没有问题,为什么要给他钱?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给他点钱买个平安。 张少聿被同胞的话语惊的哑口无言。 那个警察保持着道貌岸然的面孔,但稍稍翘起的嘴角还是显露出他激动,喜悦的心情。他侧着身,用拿着护照的手做为遮掩,另一只手则悄悄的接过钱。这一幕赤裸裸地映入张少聿的眼睛,他痛恨同胞的懦弱,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妥协,但最具讽刺意义的是张少聿亲手将那叠钞票递过去的。 警察同志的脸上终于露出热情好客的笑容,他对张少聿说,放心,我会通知前面的同事,他们一路上不会再有任何麻烦。 几位同胞像是被救世主拯救的羔羊,用僵硬的俄语连声说着“谢谢,谢谢”,直到那位善良的警察消失在大厅。 你们。。。你们为什么。。。 张少聿用手点指着国人,激动地不知如何表达。 一个身材矮小的民工委屈地说,小伙子,我们出来挣钱不容易,不想惹事。 正是因为出来挣钱不容易,所以应该更加珍惜!因为这个莫须有的理由你们就甘心把辛苦钱拱手相让,不觉得可耻么?!你们还有尊严么?! 。。。 那几个中国人面面相觑,没有任何的回答。张少聿从他们懵懂的眼神中看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尊严。或许,他们根本就不想知道。对他们来说,馒头更加实惠,更加贴切。 一个身材比较健壮的中年人说,其实我们这已经算是幸运了。去年有几个人回国的时候,一路上被罚了四次呢! 是呀,是呀。前两天咱们木场的王经理开车外出的时候被警察扣了,因为车门上粘了点泥就被罚了不少钱呢。 另外一个立刻补充道。 张少聿痛苦地笑了。他没有想到,国人竟会拿着同胞所受的侮辱当做自我安慰的理由。张少聿的心在瞬间变得凄凉,甚至冷过西伯利亚的寒冬。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同是亚洲人但这样屈辱的事情却不会发生在日本人,韩国人身上。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尊严,容易妥协。因为中国人从骨子里就透着软弱!陈之藩先生在作品《剑河倒影》中写道:许多许多的历史才能形成一点传统,许多许多的传统才能积累一点文化。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像中国这么悠久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拥有有我们这样一脉相传的文化。但在我们为拥有这五千年历史而感到自豪,为璀璨的文化骄傲的同时,有没有想过我们到底从祖先那里继承了什么?说实话,我想不出来。如果硬要说出一个,我想应该是:行大礼。欧洲人,他们只有在神灵面前祈祷的时候才会屈膝下跪,在皇帝面前也只是单膝行礼。在法国的一幅油画中,路易十四坐在中间,大臣坐在旁边,皇后也坐在旁边,这种情景在封建时期的中国不可能发生,因为中国的大臣一定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地以头触地,跪在下面。我们从来没有为了尊严挺直过腰身,为天地下跪,为神灵下跪,为皇帝下跪,为父母下跪,为忠义下跪,为爱情下跪,为权利下跪,为金钱下跪,为虚荣下跪,为恐惧下跪,为自保下跪,为一丁点儿的挫折下跪。。。为了表示虔诚,要以头触地,甚至还要磕出声响。不禁让人感叹,国人的膝盖骨太软了!!!《资治通鉴》被我们视为宝典,因为《资治通鉴》中一再强调明哲保身,所以我们的社会就喜欢懦弱,从不反抗的人,所以我们的民族就越来越堕落萎缩。中国人没有尊严,从一件事就可以看出。那年西班牙的皇家马德里足球队到中国踢友谊赛。中国的球迷是世界上最悲惨的球迷,他们承载了太多的痛,这次也不例外。但值得一提的是,当西班牙的明星球队带着胜利,荣誉,金钱离开后,他们曾住过的酒店却打出这样一条广告来:房间还未收拾,快来和明星亲密接触!我可以想象到同胞趴在床上,手持放大镜细心寻找明星体毛的激动,喜悦表情。想象到他们欢天喜地地将这些毛发珍藏在雕刻尽美的盒子里。唯一遗憾的是,无法确定这些体毛是从哪个部位掉下来的。中国人聪明,善于运用金钱,有句俗话:用钱可以摆平的麻烦就不算麻烦。外国人深深感受到这一点,所以他们绞尽脑汁想出各种,甚至滑稽可笑的麻烦,好让中国人心甘情愿地打开腰包。不要责怪外国人是如何刁难我们,因为这正是我们的软弱,妥协造就了他们的这些臭毛病。中国人把头脑发挥的淋漓尽致,甚至鄙视智慧!当我们耍着小把戏,取笑别人愚蠢的时候,完全没有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供人嘲讽的小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