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亮有个怪毛病,那就是“打饱嗝”,怪就怪在它事出有因,并且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一天,小亮的母亲与二婶说话,小亮不禁又打起了“饱嗝”,一阵紧似一阵,一会,小亮的母亲就数落着:“你这孩子真是的,大人在这说话,你打的让人心烦,去,一边去。”小亮听罢,则用胆怯的目光看着母亲,一言不发,还是有节律地打着饱嗝,却不由自主地慢慢站了起来。 二婶见状,便起身走近他,用手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头,微笑着说:“好孩子,没事的,去喝点凉水压一下就好啦。” 说到范小亮的二婶,那是村里公认的“话匣子”,尤其是偏爱讲东家长西家短,搀杂些个人的许多偏见,讲得有些离谱。小亮听她说话,心里别扭,气不顺,压抑,好似喉咙里堵着个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上不去下不来,就是觉得不顺畅,好似挤牙膏一样,实在难受。二婶往往开始还可以,越讲越离谱,时间越长,暴露的越明显。范小亮就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嗝嗝”地打起来,由弱到强,很有节奏感,就好像是一首极具特色的交响乐。 小亮母亲贤惠、实在,是村里一致认可的“好脾气”。对小亮二婶所讲的一切,她有好多的不赞同,偶尔还会有点反感,但总是碍于情面,不便表露,怕伤了和气。即使这样,每次她二婶来时,她都很热情、认真,且仔细地听她二婶讲。 二婶自我感觉小亮母亲很喜欢听她讲,就常常到小亮家来串门,讲这讲那,从不遮掩。往往人一进门,就自顾自的眉飞色舞讲起来,也不感觉累,更不想别人的感受,这一表现,在村里是人人皆知的。 小亮打嗝有个规律,那就是只要她二婶一讲得离谱时就开始,她一走,就慢慢停了。这中间,小亮母亲为小亮的这个毛病想过不少办法,也看过许多医生,均无济于事。时间一长,母亲就发现了这其中的奥秘,怎么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一次,母亲见小亮情绪很好,家中只有她娘俩,便试探着问:“小亮啊,你是不是不喜欢你二婶?” 小亮一听母亲这么问,心里咯噔一下,说:“哪能呢?” “那怎么她一来,说着说着你就打饱嗝,她一走你就慢慢好了呢?”母亲盯着小亮问道。 “没有的事。”小亮坚决否认道。 母亲问道:“那你是怎么好的?” “妈,这你就不用管了,我有办法,现在我快成这方面的专家了。”说完,做了个鬼脸,就出去了。 母亲望着小亮远去的背影,心想:孩子长大了,有思想了,也懂事了,知道照顾父母的情绪。转念一想,他二婶近段时间来得少了,这样也好。 小亮还如往常一样上学,父母感觉生活很顺心,对小亮的“打嗝”也逐渐淡忘了。若不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小亮的“打嗝”说不定就真的被忘记了,成为一段不被人注意的历史。 这天下午,一个年轻人来到了小亮家,年轻人自我介绍说是小亮母亲的一个远房亲戚,小亮母亲迅速搜寻过去的记忆,隐约有些印象,但多年没有来往了,也就说不出什么来,但碍于情面,当着年轻人的面,还不好说不知道,只能听着,看能否找出一点关于年轻人的记忆痕迹,帮助自己判断。 据年轻人讲这次到这个城市,是为了搞一个市场开发,前景很看好。然而,在运做过程中,遇到了资金上的困难,不仅工作没法开展,就连正常的费用也没了。我听父母讲过你们在这里,就冒昧地找来啦,实在不好意思,我在这也没什么亲人,你们就看在老亲戚的份上,帮我这个忙,两天后,钱到位,我就送过来。 小亮就站在旁边,仔细地听着,却不由自主地打起饱嗝来,怎么忍也忍不住。母亲禁不住打手势让他出去,感觉这样影响气氛。 小亮在门口将母亲叫出去,轻声地告诉母亲,不要给他拿钱,他是骗子,母亲说,你怎么知道的? 范小亮说,我的感觉! 就这样,这个年轻人没有拿到钱就走了,过了几天,听说公安局抓了个骗子,是个年轻人,供认说曾经到过范小亮家。 后来,民警到小亮家,对这个年轻人交代的情况进行过核实。 从此以后,范小亮的打嗝成了他母亲判断正误的警示器了,知道的,也就再也没有敢在范小亮面前撒谎了。 有一天,范小亮对母亲说:真没意思,人们说话都太实在啦。 母亲听完后,良久,无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