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年年岁岁,都会与秋相逢。 我生活的这个北方小城,素有“花果城”之誉,即使懵懂得不知季节已变换,某一日,与三五好友闲逛在街,猛一抬头,望见红灯笼似的一树柿子,望见裂开嘴笑的石榴,便知道,是秋来了。这样自然而然地来去,如季节里一件极寻常的事,了无痕迹。 直到2009年的秋天,站在云邱山的玉皇顶,看到秋是如此磅礴、浓情、浩荡地汹涌进我的视野,不由在心里暗叹:这才是秋啊!多少年来,何曾遇过这样的秋? 独具“姑射之极”,享有“南武当,北云邱”之盛名的云邱山,古系华山派道教名山,雄居乡宁、稷山、河津、新绛四县之交的乡宁县关王庙乡境内,历代文人称其有“泰山之雄,黄山之秀,华山之险,庐山之奇”。 据乡宁县志记载:“山上有梯子崖、一线天、回心石、腊台、94级天梯等自然景观;有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和祖师顶、玉皇顶等绝境绝顶;山麓有五龙宫、八宝宫、功德楼、玉帘洞、摩崖佛功德经、秦王庙、抗日壮士殉国纪念碑、箭泉等建筑”,史有“绝顶青云、神塔堆翠、天门樵唱、石穴藏冰、玉莲擎盆、山阁清钟、香厨飞瀑、马头朝日”等八景,历来为晋南胜境。尧、舜以来的无数文人骚客留下墨迹,“历者痴、闻者往、游人揽胜者,顶礼朝拜者,近汾河、远中州,络绎不绝。” 沐着清爽怡人的秋风,随“襄汾——乡宁”文学采风团来到山脚下,仰望云邱山突兀而起,气势磅礴,顿感北方大山的雄伟、浑厚、大气。视野所及,依然是满目青翠,全然没有一丝秋日的萧瑟。山坡上、田埂旁,随处可见繁茂的柿子树。浓密的枝叶间,点缀着一簇簇红柿子,在秋阳的映照下,如火如霞,色彩炫目。比起城市街旁的柿子树,她们少了许多隐忍和束缚,自如地舒展枝条,呈现出原始而野性的美。 许是久居闹市,想尽情吸纳大自然的气息,我们一行选择了跟着前面的小分队,在丛林中向玉皇顶进发。玉皇顶位云邱山之极,海拔1577米,据说,昔日建筑所需砖、瓦等材料,都是用羊驮运的。抬头仰望,云雾飘渺,隐在云深不知处。 山高林密,走着走着便没了路,而且越往上走,山越发陡峭,需手脚并用抓住树藤才能往上攀爬,稍不留神,就会滑下山去。原先在前面的几位,一转眼消失在密林深处,徒留四位文弱女子,“挂”在半山腰。好在此时,来自襄汾的文友关旭东先生从山下赶来,自告奋勇把女士们所有的坤包背上,我们顿感有了依靠,互相鼓励着往上攀爬。 没想到,费尽千辛万苦,却爬到一处悬崖旁,此时,真是欲退不得,欲上不能,如退下山去,那是险象环生,比上山不知要惊险多少倍,但是往上,却已是无路可走。打电话请求救援,手机没信号。有一瞬间,我感到了极度沮丧,想起一些游人景区遇险的报道,我想是要困在这里了。如果天黑前大部队找不到我们,那还要在这悬崖边蹲一夜,来时听说山里有野兽出没,我不由打了个冷颤,暗暗叫苦不知今夜是喂了老虎还是豹子。 就在我们束手无策、欲哭无泪之际,关先生蓦然发现悬崖边有依稀可辨的几个脚窝,于是决定先把身材娇小的小代托上去,让她探探上面是否有路。在关先生的帮助下,小代带着我们的所有希望,在步步惊险中攀上了悬崖。 悬崖下,我们分分秒秒盼着小代的消息。过了许久,从悬崖上伸下一根长长的树枝,原来,小代上去先去探路,然后又找树枝来援救我们。她带回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出了上面那片林子,就可到达山中修好的石阶。”我们精神一振,在小代树枝的拽拉和关先生的帮助下,一一攀上了悬崖。 终于,我们踏上了通往玉皇顶的石阶,大家噙着泪抱在一起欢呼,庆幸自己终于走过了难以预料的艰难。同时,对关先生表达了由衷的谢意,在那看不到希望的艰难时刻,有一双温暖有力的手伸向你,将会产生多少信赖和勇气。“最喜先生援手,又逢柳暗花明”,我们即兴赋诗,把最真挚的掌声送给他。 终于,我们与大部队汇合,一起登上玉皇顶。 此处游云飞至,苍柏倒挂。登此绝顶,顿感视野无限,群山尽收。想起陈子昂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心中一热,泪水瞬间涌出。 默默遥望群山,遍山的灌木,像一个个秋的孩子,举着红的、绿的枝叶,在山野间欢呼。那一刻,我相信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为这一刻的相逢,为这一季的秋色。 秋的山,秋的人,静静对视,相看两不厌。 下山时,领队告诉大家,体力不支者可坐车绕行。此时被山色秋景深深吸引的我们,哪里舍得就此离去,一直选择了步行下山。然而,孰知下山的路漫长而遥远,依山势起伏而修筑的石阶,忽而直入云霄,忽而直落千尺,顺着山脊上上下下,不一会双腿像灌了铅。 沿天梯似的石阶,攀上高耸云端的祖师顶,偶尔瞄一眼两边,皆是悬崖绝壁、万丈深谷,心一颤,腿便发软。稍作停留,定定神,才一路直下,过一、二、三天门,如遨游一番仙界,终于回到了人间。 夜晚,睡在临时大通铺上,透过窗户,看到月亮如一位衣袂飘飘的仙子,在山峦间轻歌曼舞。我多想,与她漫步在云雾间,听天地间传来的天籁之声。 静静躺着,睡意全无。 想许多时候,当我们被庸常与琐碎淹没时,多么需要一座大山来仰望。这样,心底的激情才会重新点燃,产生攀爬的目标和勇气。然“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见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每一次攀爬,都是心智与毅力的一次历练。只要在路上,就不要去想前方有多少艰难。悬崖峭壁、漫漫长途,都会被甩在身后。苏东坡 “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潇洒,的确是一种需要仰望的境界。 流年暗度,人生之秋,又去哪里寻找,又在何处相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