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溪流潺潺、泉水叮当,百水喜语、千流欢唱;
树树滴翠、花花兴旺,千紫万红、竞相绽放。
山!
巍巍松柏、娇俏柳杨,桃红李白,共创风光;
飞燕鸣蝉、禽虫斑斑,蜂飞蝶舞、鸟语花香。
山!
横亘万里、仪态巍然,光明磊落、万民称赞;
胸怀宽广、处世坦荡,不以威嚇、容纳万象。
山!
宽容包涵、深得众望,亿万斯年、依然雄壮;
仁者乐山、山是榜样,爱护生灵、百姓敬仰。
山!
美丽缤纷、仪态万端,施恩生灵、享誉四方;
怡心悦目、养心养神,八方呼喊、恩情不忘。
山!
恢弘气量、不计斤两,天时地利、顺其自然;
傲视天地、君不自量,天崩地坼、车碾螳螂。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何谓“仁者”?又何谓“乐山”?
山最宏伟、辽阔、壮大,高高的山却不高高在上、飞扬跋扈,不目空一切、得意洋洋,不藐视天地、夸夸其谈。还不做赫赫然状,不唬人、吓人、哄人,唬得人团团转,吓得人惶惶然,哄得人唯唯诺诺。它虽然高、威、危、伟,却连巅峰也容许人去,由他们攀登、耍玩。
夫子说“仁者乐山”,就是要他的弟子们做官如同山那样的宽容,如同山这般的仁爱、仁慈、仁厚、仁义,就是要他们做官如同山能够包涵、心地坦荡、胸怀宽广,是要他们对百姓实行仁政,不要斤斤计较,小鸡肚肠。
山能高瞻远瞩,已经横亘千万里、宏伟巍然,却还能容得微土碎石,不嫌弃它们琐碎零散。“不辞微土方能成其高山,不弃细流才成其江河”,山高瞻远瞩、虚怀若谷,所以能够保持永远是高山,保持永远雄壮。
山不分普通的树木杂草还是奇花异草,不论平常动物还是珍禽异兽,不计较权贵或者平民一概接纳,任它们安居,由他们发展。
夫子以仁义著称,他教导弟子做“仁者”,不对百姓斤斤计较,要他们待人接物一视同仁、一律平等。街谚俚语叫做“一碗水端平”。夫子反对不一碗水端平,尤其反对结党营私、拉帮结伙,伙同小帮派党同伐异。
山果然伟大,大公无私,它给生灵以平等的机会,由着自由竞争,不分彼此。夫子要他的弟子“仁者乐山”也就是要他们不搞特权,对百姓不歧视,不拉小山头小坟包。
山爱众生灵,它岿然雄壮却给人舒心荡气、心旷神怡,不以其岿岿然给人压迫与压抑之感。山还最始终如一、长治久安。
仁者乐山,就是要求弟子们做官要像山那样,做人稳重、施政稳定、说话算数不后悔。夫子反对反复无常、朝令夕改,反对朝三暮四、过河拆桥、上楼去梯。夫子反对“翻烧饼”,反对“初一十五的月亮不一样”。
“乐山”又是爱护山,就是喜欢山,就是保护好山,就是让山林能够休养生息,不能只顾今天不管明日,不能如那个蠢鸵鸟,只管脑袋不管屁股,更不能为显了示自己的威力与霸气而与天地争斗,今天断其流,明天截其脉,后天掐其咽喉,后后天则来个剥皮抽筋断骨,再后后天便断它的胳膊、截它的腿脚,或者今年这里挖个洞、刨个坑,明年那里又把河流湖泊填平瞎折腾。
人也不能这样瞎折腾的嘛!总不能把眼睛挪到脑门子上,把肚脐眼挪到腿上,总不能把嘴巴安在后脑勺,脑袋安在屁股上,人不能如此颠三倒四,山同样,也不能弄个七零八落。
爱护山就是顺从大自然,就是顺天应人,颠三倒四、乱七八糟可是天地不容呵。
决不能像愚公,搬个家就得了,可他偏偏要子子孙孙与大自然对抗,挖山不止,偏偏想逼高山低头、迫河水改道倒流,岂不是和天和地过不去,妄想把天改了地换了,让河水改道让路、高山低头倒流,老天爷气得身上打抖、头顶冒烟、涕泪横流:你们痴心妄想、螳臂当车!
“赋”就是“说”,就是描写。“山赋”就是说说山的好处,说说山的好处与高尚伟大美丽。如此高尚、伟大、美丽的山,怎能不为它写赋不为它唱赞歌呢?
因为山包容,所以始终有着绿林围绕,所以才总能够风光旖旎,因为山胸怀宽阔,所以总有蝉鸣蝶舞、百鸟咕咕,所以才能孓然而立却不孤单;因为山不嫌微土细流,所以才能有微土补充细流滋养,所以能够永远横亘万里、巍然不动,永远丰腴,永远繁荣昌盛,千秋万载依然巍巍然。
人们吃够了“三座大山”的苦,怕再压在头顶上,吃“三座大山”的二茬苦,盼一座可以依赖的靠得住的山,一次一次的忆苦思甜。哇,真是宋江及时雨,三座大山彻底推倒了:
盼有一座大靠山,日思夜想乐洋洋;
待人一碗水端平,冬日温暖夏凉爽。
三座大山已推翻,好梦忽然泡了汤;
心头正要喜极笑,哎哟梦里乌托邦。
《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600篇》
http://blog.sina.com.cn/dydy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