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镇上读初中,刚好父亲从别的学校调到我就读的初中,在教室门口可以远远看到操场对面父亲的寝室。
母亲在我上学后的一个星期到镇上赶集,来到学校看到我依然在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吃饭,一日三餐都是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和大米(大米到食堂的灶上蒸),很是生气,立刻把我叫到父亲的寝室,我听见母亲在埋怨父亲太粗心,从来很少管孩子,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却不闻不问。
说实话我当时倒是没有什么委屈的感觉,也许从小父亲就很严厉,不在父亲跟前倒少些挨训的烦恼,我自小就忌惮发火的父亲,宁愿躲得远远的,但是母亲有些不依不饶,因为班上其他几个同学的父亲也在学校,他们每天和老师们一样在食堂打饭菜,颇有些优越感,那些整天就着咸菜吃一个星期米饭的同学,大多就对我们有些羡慕,有没有嫉妒恨只有他们知道了。
初二的时候,父亲带我们班的物理课兼任班主任。那时候几乎每次开班会,首先“挨批”准保我是头一个,我猜父亲是想体现出“大公无私”的姿态,也比较好管理其他同学。某次我要母亲帮我做了一件西服,因为我看见校长的女儿穿了一件,在秋收后母亲在自家的缝纫机上做成了,虽然我不喜欢母亲自作主张买的红色衣料,但是穿新衣服的喜悦遮盖了那点小小的不快。
那个星期的班会,父亲的挖苦兼带批评,让我在全班同学的含笑的注视下,不敢抬头。
说实话跟着父亲在一起除了伙食能有所改善,其他真没有什么优越感,还多了一个活要干,就是帮父亲洗衣服。到我读初三那年二妹也进了初中,这下我觉得可以轻松一点了,巴望着她偶尔也能帮父亲洗一下衣服。
某天父亲出去了,衣服泡在寝室门前的盆里,中午休息,我叫二妹洗,她偏不理会,隔壁的沈老师看见泡在太阳下的衣服就跟我说:你不把你爸的衣服洗了,小心他回来发脾气,我狠狠的瞪了二妹几眼,非常无奈的把衣服洗了。
回过头去看几十年前的那段时光,其实是那般的美好,因为那是和父亲呆在一起的时光啊!离开父母亲后,我自己磕碰得遍体鳞伤。每次回家时,父亲从没有过多的指责,也没有像母亲那样怜惜的话语,但是多次我听到小妹跟我说,父亲在背后说我不容易,眼里还有泪光。
我住的地方隔父母家不远,偶尔还能在上班的路上碰到头发花白,身材高大的父亲在晨光夕阳下散步,那种感觉就是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