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儿子赴英国留学,我流泪了。 我这人平时给人的印象,多是脾气臭有点强势。但自己也不明白,泪点为什么越来越低了。日常生活中,真情所动,常常难以自控,包括看电视的时候。这或许是衰老的表现吧。那天和妻子及朋友一起,送儿子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路上还算绷得住,但当儿子即将踏入安检通道回首挥别的时候,我已经躲到一边流泪去了。从机场返回,一路无语,心里空落落的。 儿子长到二十多岁,一直没离开过我们,包括读大学几年。作为父亲,我对儿子从小到大的保护算是细致,但管教也一直挺严。以致儿子曾埋怨说:“我上大学与读初中高中没什么区别,都在你们眼皮底下。”我理解,孩子大了,总想要一点独立的空间。但在我眼里,他还是那个需要父母夜里去盖几次被子的孩子。自从儿子接到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全家人都有些兴高采烈。儿子在大家庭中是长孙,又是我们家族第一个出国留学的,自然多受关注。而我和他妈就一直忙东忙西,狠不得把儿子在国外三百六十五天吃喝拉撒的事,都想全了备齐了。为此,我们曾尝试列出一份长长的清单,但总还觉得挂万漏一。孩子安慰我们,“我都多大了!你们放心吧,我能应付的了。”尽管如此,儿子临行前的日子,我们还是一直忐忑不安。我曾在日记中写下这样几行字,“东儿赴英留学终于成行,亲人们为此感到高兴和自豪。但前面学习的路上困难不少。东儿远在异国他乡,完全靠自己打拼了。愿儿子平安顺利!”现在想来,这大概就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状态吧。 其实,儿子到了国外,在完全没有依靠的时候,生活等方面的应对能力远比我们想像的强。在家连面条都煮不好,但在国外锻炼的也能忙里偷闲烧几个拿手菜,获得小伙伴们夸赞。为此,他有时还专门打电话回来,向母亲请教烹调手艺。我们和儿子的联系,开始只用电话,但不大方便。因时差等因素,有时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休息。后来在电脑上安装了一种软件,网上用文字沟通交流,想说的话,基本可以不受约束的说清楚,时间上也宽松灵活了许多,挺方便的。和儿子的网上通信,多数我都下载保存了,至今点击看看,还是很有意思的。 儿子报考英国这所大学的硕士专业课程,对语言能力有比较高的专业要求,淘汰率也比较高。因此,学习上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好在儿子此去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对面临的困难也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而且决意为达成目标拼一拼。知子莫若父,我对儿子自己认得上又愿意静下心去做的事,还是有信心的。尽管如此,在儿子突破第一关“语言关”之前,我的心理压力可能一直不比儿子的小。 远离祖国,远离亲人和故土,随之而来的思念亲人、想家、孤独、寂寞、有时甚至恐惧,可能是绝大多数在国外读书的孩子很难躲开的“感情关”。但儿子在和我们的频繁通信中,却很少流露此类情绪,多是谈学习、报平安,给人感觉还是比较乐观的。其实,我知道,儿子是想尽量减轻我们的思念和担忧。我当然也知道,当儿子连天加夜拼命冲击学习难关的时候,短暂的注意力的转移,会让他暂时躺在“感情关”前悄然入睡,但却又常常会在梦里哭醒。我和他妈何尝不是如此的在强制调整自己的情绪,生怕影响了身在异乡的孩子。不过,也有控制不好的时候。因为,亲情的力量有时真的说不清。当儿子电话中兴奋的告诉我,他一次通过了学校近乎严苛的语言考试时,这在别人听来也许是极平常的事,但却让我一直绷着的情绪在那瞬间崩溃了。儿子在国外读书一年半的时间,可能是太想家了,中间回来过一次。他妈烧了他在家最爱吃的牛肉汤,而当儿子端起碗来还未入口时,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已经泪流满面了。我们没有劝慰他,任由他流泪。 儿在异国他乡,最难过的恐怕就是中秋、春节等亲人团聚的日子了。人们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家的亲人们也是如此。记得他出国后第一个中秋节前的晚上,我们大家庭的近二十来人齐聚老母亲处,准备节日聚会。记不清是谁提议尝试一下网上视频,想和儿子见个面说几句话。于是,大家来到电脑前,在和儿子取得联系后,调出了视频图像,见到了万里之外的儿子和他杂乱的房间。尽管图像和声音都不大清晰,但大家还是挤在电脑前想和儿子说上两句。儿子见到亲人时,还是也比较好的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这边说上话的亲人,有的说不了几句就哽咽了。而我和他妈及站在后面的长辈,则多在默默的流泪。这个中秋,我和我爱人的心情又是格外的复杂一些。儿子在英国读书期间,针对英国的恐怖袭击威胁和风声就一直没停过,而且后来真的重复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这让我和他妈一直揪着心。除了反复叮嘱儿子多加小心外,就只有默默的为孩子的平安祈祷。在这样十分焦虑不安的心境中,我尝试为儿子填了一首《沁园春.中秋赠儿》:故土挥别,时在仲夏,今又秋色。感华夏大地,情漫中秋;英伦星空,风惊满月。异域知寒,他乡思暖,念子冷热尤深切。吾老矣,携二十四载,与子情悦。东儿初尝磨砺,喜胼手胝足过坎坷。望前路正长,云涌风冽;征程已近,血沸心热。脚踏实地,足履崎岖,笑对嵯峨方豪杰。正年少,当跳跃飞足,千峰凌越。我把这首词网上传给了儿子,希望能给他一些慰藉和鼓励。 如今,儿子早已学成回国,在京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马年岁末他也做了父亲。但我想,儿在异国他乡的那一段经历,定会让他的人生更加丰富。而当他到了我这个年龄的时候,回首往事,那肯定也会是一段依然让他感动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