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亲情、孝道、责任的思考

时间:2013-04-02 10:21来源:好心情原创文学 作者:老花子 点击:
  我们这一代大约都是家有独生子女的的父母,孩子娇生惯养,又赶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孩子从小学就置身于竞争,经历了中考、高考,学习压力之大,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记得高考之前,孩子几乎每天都要学习到夜里一两点钟,女儿有一次说:“妈我先睡五分钟

  ——献给爱妻和爱女


  子孝父心宽,我的家庭是幸福之家,温馨之家,我的孩子从小和我非常的亲密,现在她大了,时不时的表现出,对父母的关心,我很欣慰。


  处在现在的环境下,孩子的自立意识,孝道意识不强,这似乎是很普遍的。如何跟女儿谈及自立和怎样孝敬父母?也是我面对的课题。


  孩子何时能够料理好自己的生活?何时能够不再依赖父母?我对孩子不求她为我做什么,只要她能自立,不啃老我就满足。我的希望是孝顺在我活着的时候,我死了再孝顺就没用了。我很看得开,我死了不要什么墓地,也不要立什么碑,我连骨灰都不赞成留着,随便撒在哪个河里就好,或者不取骨灰也好。我希望的孝顺,也不过就是孩子能自立不啃老我愿足矣。


  步入老年的我们如何跟长大了的子女相处,或许是当今社会父母们的一个难题。君不见有多少心安理得的啃老族?君不见有多少为人父母者含辛茹苦的在为养育第三代而操劳?


  我们这一代大约都是家有独生子女的的父母,孩子娇生惯养,又赶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孩子从小学就置身于竞争,经历了中考、高考,学习压力之大,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记得高考之前,孩子几乎每天都要学习到夜里一两点钟,女儿有一次说:“妈我先睡五分钟,一会儿你一定叫醒我”。当时我想五分钟还算睡吗?如今的孩子真是太不容易了,是谁把孩子逼迫成这样的?那时,孩子辛苦,父母也跟着辛苦,一切家务都不忍心让她做,只为让她专心学习。


  孩子大学期间同样置身于竞争之中,因此,一直也不忍心让她做家务。只要在家一切洗洗涮涮,收拾东西的琐事全都父母包办。现在大学毕业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屑做家务的习惯已经养成,积重难返。这是谁之过?是父母教育不当吗?难道那时我们可以让她有分身术吗?难道当时的父母有别的选择吗?


  在我们步入老年,轮到孩子转换角色尽孝道的时候,她能转变得过来吗?


  这个时候如何让孩子转换角色?何时该转变角色?便成了父母头疼的事。假如,她能主动认识到主动转换过来,也就没有这些啰嗦了。事实上她已经习惯成自然,心安理得的享受父母的操劳。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这样一来要等到她自己醒悟,恐怕在父母有生之年是没什么希望了。而我们有时想说又怕孩子误解,怕孩子接受不了产生隔阂。


  那么这难题该如何解决呢?


  首先,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是明辨是非的,是明事理的。要开诚布公的把我们的想法告诉她,孩子虽然大了,父母仍应该在这方面进行教育,引导她承担起回报和传承的义务。


  第二,我们增经也是为人儿女,当我们长大以后就逐步承担起,对上孝敬父母的义务,对下呵护孩子的责任。我们要让她知道现在她也到了这个年龄,也要逐步转换角色。


  第三,对孩子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多沟通,勤沟通,不要该说的不说,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要把话说出来,免得产生隔阂。


  电视台的动物节目是我最爱看的,在动物界里,小动物长大了就会被父母赶走,在看了很多动物界的这种怪事之后,随着看的次数越来越多,和自己年龄的增长,我慢慢领悟了其中的道理,这看似残酷的现象,正是动物的生存之道,是生命延续的需要。假如,动物的父母不忍心迫使孩子去闯荡自己的天地,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下,不仅可能拖累死父母,这个种群也可能被拖垮。假如这些孩子不去开拓自己的领地,建立自己的种群,这一类动物就不可能繁衍与繁荣。因此,也可以说动物父母无情的驱赶长大了的孩子,其实是尽父母的责任,看似残酷的举动,其实是大爱的表现。谁敢说在动物父母驱赶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她们的心里不难过呢?


  我们为人父母的,在孩子的这个阶段正是处在两难的境地,毕竟我们不是动物,不能简单从事。那就只有发挥我们人类的优势,用我们的亲情,用我们的智慧去解开这道难题。


  第四,我们要求孩子做到什么程度呢?我们需要她为我们做饭刷碗吗?我们需要她为我们买菜洗衣吗?其实,她偶尔做一些的时候,我们不是反过来有些不忍心吗?事实上我们并不是图什么回报,而只是担心她的将来,对于我来说,只要她能够自立,不沦为啃老族我就满足了。


  我很庆幸,当有了孩子的时候,一开始我就认为养儿防老已经过时了,我们这一代不能依靠子女,要自己有能力养老。所以,面对这个问题时,我没有迷惘,能够冷静面对。


  我很庆幸,我的孩子是有担待的,是通情达理的,我相信只需我们稍加点拨,她就会适时的,顺利的转换角色。


  由此,我又想到我们这一代,生长在多子女的家庭里,在兄弟姐妹的共同生活中,已经学会了谦让和孝顺,有上面的哥哥姐姐做榜样,自然而然的就能转换角色。现在的孩子没有这种环境,又生长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自我为中心惯了,没有自我转换角色的条件。所以,引导孩子适时的,顺利的转换角色,其实是我们这一代独有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携手共同来解这道难题吧。相信亲情会给我们力量与智慧,相信生活会更美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司各特短篇小说选:经典小说精选集

作者:司各特

沃尔特·司各特,英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和诗人。他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市,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爱丁堡大学法律系毕业后…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外婆”

    “外婆”跟孩子们并不亲近。她打十三岁起就跟着自己的母亲跑些小生意,挑着装满杂货的...

  • 奶奶的照片

    奶奶留下了这张照片,让我能在想她的时候,得以及时看看她,有时还能悄悄的和她唠上两...

  • 粽子飘香

    吃着粽子,就想起母亲日益显老的面容,这已不仅仅是一枚粽子,这里面包着的是无尽的母...

  • 弟弟的梦想

    每次到机场的时候我都会有一种很深的触动,总会想起我的弟弟。我第一次坐飞机乘坐的是...

  • 三个母亲

    有一天下午我刚进办公室,就看到同事刘弈的办公桌下有三个纸箱,他可能发现我的视线投...

  • 城市与人生

    夕阳在城市的楼群里渐渐沉落,一抹血红的夕照洒在病房的窗子上。这间病房有两张床位,...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