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虽然遗传了我头发稀少、皮肤嫩白、五官端正的外形特征,却从小体弱多病,不似他爹,身体像个钢钉。因这层缘故,我打小就反对他吃糖。
糖这东西,没啥好处,吃了会咳还不长身体。
某日,幼儿园的冯老师吃糖,儿子看见就跑了过去,眼巴巴地看着,还笑眯眯地问老师,好吃不!老师过意不去就给了儿子一颗。含着糖的儿子说,爸爸从不给他吃糖。老师问为什么?儿子说,爸爸说了,吃了糖会咳还不长身体。
老师告诉我这一切的时候直夸儿子乖。儿子自然是懂事了,知道吃了糖会咳,而且不长身体。我却不懂事了,儿子多希望尝点甜。
上个星期,由于等钱急用,所以便宜把六中旁的套房草草处理,在拆母亲床架的时候,发现床下面一地糖纸。乖乖隆个冬,好小子,背着我吃糖,放以前,我绝对让他站军姿,可经过了冯老师这件事,我没当场发难,而是背着儿子悄悄地把糖纸打扫干净,这是他的秘密,也是我应该保守的秘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我们不仅要扮演好父亲、老师的角色,还要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玩伴、死党、做坏事的怂恿者,而非绊脚石告密者。
所谓的坏事,并非杀人放火投毒行凶,而是不守常规,出乎预料。比如行走在山路间偶尔窜到农民伯伯的果园里偷两个苹果吃吃,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溜之大吉,父子抱笑一团,仰望蓝天,再找到农户买上几斤。这是孩子们美好的童年,也是我们童心未泯的第二个春天。
如今的娃儿都早熟,思想成人化,但又成人的不饱满,带着孩子的稚气和成人的脾气。所以教育得一点点地来,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毕竟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要允许孩子犯错,并随意经过,当做啥事都没发生,让儿子偷着乐,笑父亲笨,这是他们的七彩童年。当年的我们何尝不是这样。
“允许犯错,随意经过”并非一味迁就,必须把握原则。无伤大雅、鸡毛蒜皮的小事要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授之于漫不经心。大事大非,比如偷学校东西、骂长者,这就必须及时纠正,使用家法。
中规中矩教育出来的娃儿缺乏变通,一味讨好宠爱的娃儿是温室里的花,“允许犯错,随意经过、适中有度、大事大非、处成哥们、结成死党、做了坏事、爷俩偷乐”,教育孩子我这么想也这么做,对错姑且不论,先记之,待儿成家之日,以历年之趣事结集成册以赠之,是为父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