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一路石板

时间:2011-02-12 22:55来源: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作者:eernppie 点击:
新公司已半月有余,工作日顺。印象中春天老是春景明媚、百花盛开的,最近几日却阴雨连绵得让人烦燥,时常想起儿旧事,便由此常想起舅妈、舅舅、表哥、表姐们来。至此,身边的烦杂渐隐不见,吵嚷而嘈杂的空间好像变得安静起来,共事的欢声笑声在时空中缓缓遁

  新公司已半月有余,工作日顺。印象中春天老是春景明媚、百花盛开的,最近几日却阴雨连绵得让人烦燥,时常想起儿旧事,便由此常想起舅妈、舅舅、表哥、表姐们来。至此,身边的烦杂渐隐不见,吵嚷而嘈杂的空间好像变得安静起来,共事的欢声笑声在时空中缓缓遁去。单独站起身来,走向窗边,眼光望向银泰广场正东奔西走的人群,思路却寄以一行西归的白鹭向心里深处挣翅飞去。

  

  说来我已经又有五个年头没有去过舅舅家看看了,我记得再上次是十二年左右。我不晓得是不是久久想起谋些事物来的时候,解释它已被我们匆匆忘却,心里的挣扎越强烈就阐明我们越久没有想起了,我们已经离它越来越远,直到有一天它们一圈圈地卷进岁月的年轮里,越来越深,越陷越远,缓缓含混到有一天我们彻底忘记。受多年来始终漂来漂去的生涯所影响,一年中回家的次数均匀还不到一次。回家也切实是没有机遇在家里多呆些时日,基本抽不出时间来访问亲人,每次回家的喜悦才刚开始,即刻又要分开。

  

  去年回家时乘车路过舅舅他们村里,想不到那里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更。全村现已被一条广大挺直的柏油路拦住,一户户人家往路的左侧边上靠齐紧挨着,像是争抢着看西洋镜的人们,右边是舒缓东流的净水江。我回过火叹了口吻,对友人说,其实我仍是爱好他们村本来没有被开发之前的样子。那时村子屋宇星罗棋布、格式舒密有致、途径曲折错杂、邻里相问互闻、朝夕犬吠鸡鸣、三餐香缭炊烟的充斥原生村落气味。

  

  仿佛从十来岁开端,我的署假都是在舅舅家度过的。舅舅家在村子里是大户,光是表姐表哥们就是七个,加上舅舅、舅妈就是九口人,再者还有表哥的子女们,一家人时时进出的倒也热烈得很。舅舅家当时就在清水江江边上,每次都是乘船到村子下面的小渡口,再从渡口顺着石板街沿坡而上,渡口的右边是绵延不绝的伟大焦石,一层一层的沿河向上游爬去,渡口左边上是条连河的清溪,溪水两边有几十株参天古树,古树以白腊居多,一抹抹的树荫印在清溪的两边及河面上,一折一皱的,像是舅妈脸上笑起来的皱纹一样,很活泼。溪口处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记忆中它是斑驳而老旧的,其实整座桥也不过五六米长,桥的两侧爬满了地枇杷一类的藤蔓,一条条错落的藤子与桥壁构勒成一张宏大的表情,坚毅而生涩。

  

  桥与石板街相连的处所是个三岔口,说是三岔口,实在只有左右两侧,另一岔就是走回渡口了。但我每次都要在这里停上多少秒钟,断定一下是不是向右走,待肯定后再持续行走,为这件事儿,舅妈没少笑我,直到我十二岁当前才干完整分清。石板街先是沿河而上,外面是江面跟焦石,靠山的地方高高底底全是树,树木郁郁葱葱地顺着坡势向四周漫延,树影长长的身材躺在石板街的青石面上跟着风波摇晃,一闪一闪的特殊刺眼。石板街的所有石板据说都来自十几里外的青石岩采石场,石板不大,长不过一米,宽不外40公分左右,一张张档次平均地缓缓而前延长。这简陋的石板在上百年的风吹雨打里侵蚀中却不一丝老态,一条条斧劈刃凿的防滑纹在历经千磨万墼后越发光明清楚。

  

  沿河而上走了大略两百米左右就到了一个大三岔品,转角的地方有一块巨石崛起,巨石上有个破旧的凉亭,残败而悲凉得像是生离逝世别。石板街由此转向村庄,路面变得广阔而略陡,一条条的青石板磊起一层层的阶梯,从下面往上看就像是岩层一样,几株杂草不识相地挣扎在石阶缝隙里面,刚强地随风摇曳。石阶不过是几十级,上完石阶就可看见舅外氏了,这时路面却又平缓了,上来后,是个宽敞的由青石板铺成的方形空地。这里是孩子们游玩的天堂,天天也有些白叟在这里聊天晒太阳,我和表哥们也常在这里嬉戏。空地的旁边有一口老井,老井口由名义毛糙的青石砌成,井上有盖,不必的时候便用铁丝编成的网盖盖起来,以保保险。年深日久,青石与地面相连的地方是一圈厚厚的青苔。旷地的四处远近不一地散布着高下不平的吊脚楼,一条条小石板街向一幢幢吊脚楼里舒展消散,让我常想起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谚语。

  

  舅舅家住在村口,每次走到这里的时候,舅妈早已等候在门口,看我们到了,便笑盈盈地向咱们跑来,又是嘘寒问暖,又是帮着拎货色的领着进屋,每次她来接,我都亲热的问好,却不敢看她新添的白发。冷硬的石街街则左摇右晃地继承朝村里深刻舒展,而石街又首尾相连,环环相套,把全部村子圈在路网里面。

  

  记得最后在舅舅家渡过的一次署假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停止前舅妈送我到渡口,几次叫她不用再送,她也不听,只说没几步路了,送也不妨。但因为回来晚了,终于还是误了学校的报名时光,被父母申斥之后再也没有去过舅舅家过假期,舅妈虽和父母念叨过几回,终是他们没有许可,直到后来舅妈辞世我也因种种起因没能亲身送行,终成憾事。算算到现在舅妈已走了十来年了,我却一次都没有去祭拜过她。

  

  五年前,我又去了趟舅舅家,也是乘船去的。那小渡口还是老样子,惋惜石板街上的青石板早已拆除了,换成了水泥浇筑的路面。路面更显得宽广了,转角处破旧的凉亭也已经被拆掉,盖上了一幢三间两层的小瓦房,昔日石板空地上清泓浸沁、一路石板、争相取水的场景早已不在,当初已被密密麻麻的房屋所替换。我的心境一点也暧昧不起来。我站在路口摇了摇头,想起昔日种种,没有多作停留便一头扎向村里。

  

  2009329日深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和名家一起回眸三国往事:阅读中国

作者:王鹏

三国时代风云变幻,英才辈出。这一时代,实肇始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此后各路军阀势力划州割郡,拥兵自重。曹操挟天子…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外婆”

    “外婆”跟孩子们并不亲近。她打十三岁起就跟着自己的母亲跑些小生意,挑着装满杂货的...

  • 奶奶的照片

    奶奶留下了这张照片,让我能在想她的时候,得以及时看看她,有时还能悄悄的和她唠上两...

  • 粽子飘香

    吃着粽子,就想起母亲日益显老的面容,这已不仅仅是一枚粽子,这里面包着的是无尽的母...

  • 弟弟的梦想

    每次到机场的时候我都会有一种很深的触动,总会想起我的弟弟。我第一次坐飞机乘坐的是...

  • 三个母亲

    有一天下午我刚进办公室,就看到同事刘弈的办公桌下有三个纸箱,他可能发现我的视线投...

  • 城市与人生

    夕阳在城市的楼群里渐渐沉落,一抹血红的夕照洒在病房的窗子上。这间病房有两张床位,...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