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下班坐公交车回家时,在站台的广告栏发现国美14周年的宣传画,上面有一句话“被信任是一种快乐·信(印)”,心里顿时被这句话所浸染。 那天,在公交站台等车,一个小伙子问我火车站在哪里?我朝城墙方向“西安”大字顺手一指,说:直走,前面就是。 一天,坐上25路公交车,一个女孩问我怎样到大雁塔?我告诉她从哪里下车后咋走,一起下车后她再次追问我,我又详细告诉了她路线。 现如今,我们都保持着高度戒备,一般不和陌生人说话。我想,这个小伙子、女孩肯定是因为信任我,才问的。他们的信任使我感动,帮助了他们使我感到快乐。 当代社会物欲膨胀,诱惑汾涌,经济诱因、利益驱动使一些人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我们呼唤诚信渴望被信任,因为诚信已弥足珍贵,良知更让人崇敬。 诚信决定利与义的正确选择。2008年8月16日下午,离汶川大地震发生近100小时。在什邡市汉旺镇,虚弱得已近昏迷的刘德云被救援官兵抬出来,他的左手腕上,歪歪扭扭写着一句话:“我欠王老大3000元。”他告诉女儿:“如果出不来,手腕上那句话就是留给你的遗嘱。”2010年12月在咸宁一家建筑公司下属项目部当包工头的湖北人王怡才,开车带着叔叔王余前,路途中发生车祸身亡,王怡才哥哥王英志、王余前哥哥王有余决定替亲人把欠农民工的工资还清,他们陆续筹款,向35名工人发放工资35.474万元,结清全部工钱。正如温家宝说的那样:“如果我们的国家有比黄金还贵重的诚信、有比大海还宽广的包容、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广的博爱,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国家。” 诚信缺失、见利忘义危害社会和谐。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口水油、苏丹红、瘦肉精、注水肉、牛肉膏、染色馒头、毒韭菜……,商标专利侵权量大面广,拖欠货款、偷税漏税行为屡禁不止,公益慈善组织陷入信任危机……当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丰富,蓦然回首,我们却发现,诚信缺失正在使生活质量成为一个问题。个人诚信缺失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说假话、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彩票、偷逃税款、骗取保险、虚假广告、假球黑哨、假医假药等;企业诚信缺失诸如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相互之间拖欠货款,企业合同违约严重,假冒伪劣盛行,制假贩假猖獗等,导致每年经济损失约6000亿元;因为不信“钱会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拒绝慈善捐赠;因为几条负面新闻,就可能摧毁大众对所有医生的尊重、对所有教师的感激…… 构建诚信,惩戒失信正稳步推进。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3月20日,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等八部委联合印发《“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该备忘录称,凡在最高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所有的失信被执行人,以及被法院发出限制高消费令的其他被执行人,将受到信用惩戒。被惩戒对象将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截止2014年7月,各地法院已陆续录入了20.3万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众点击和查询超过1000万次,有近20%积极履行了义务。该名单将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7月27日新华社电:中国铁路总公司称,3539名老赖买机票受阻,被限制乘高铁、软卧。 尽管“信任陌生人,是一种风险。”但诚信是人生路上的一张通行证,是为人之根本;做人要诚信,是对一个人内心真诚、灵魂纯净的道德要求。我们欣喜地看到:诚信正在回归路上!诚信正成为一种正义力量的象征,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让诚信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让你我他携手构建“诚信中国”,实现“中国梦”。 因为被信任真的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