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性格内向,不擅与人交往,来到云南很多年了,也没认识几个朋友。仅有的几个朋友,平时也鲜有往来,只是在心里惦念着。故,这么多年了,散漫而寂静地写着一些文字的我和罗平文联没有一点交集。 今年10月下旬,因一位久未联系的朋友的引荐,认识了文联主席何晓坤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和咱们罗平的作家接触。何老师,云南非常有名的诗人,对于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诗歌练习者,却是如此的关心。 那日,何老师刚从北京出差回来的当晚,就从网上找到我的文字来读。次日早上,便邀我去他的办公室。至此,我才与何老师首次见面。此后不多的几次见面,何老师对我的诗文都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鼓励。 这份感激,我拙于表达,惟有默默地铭记于心。 上周,何老师让我写篇诗歌创作随笔。我不过是一个诗歌练习者,写的文字都稚嫩得很,哪里有什么创作经验呢。 我为什么写文字呢?可能还是因为我的自卑与孤独吧。 自卑和孤独源于什么时候呢?应该是从小吧。大我不到两岁的姐姐从小就活泼可爱,而我,多病怯懦。那时的姐姐,在一群小伙伴中颇有号召力,就因为我惧怕爬一棵梨树或核桃树,也会被他们嘲笑孤立。在学校里,明媚的姐姐有许多朋友。我,虽然成绩好,听话懂事,却木讷寡言,非常孤独。内心里,我不要懂事听话,不要学习好,只渴望像姐姐那样漂亮、瞩目。即便长大后,明艳动人的姐姐也一直是姊妹几个中最耀眼的。我,从来不过是姐姐身后那可有可无的影子。 自卑和孤独就这样一直如影随形,直至成年。我毫无自信,看不到自己任何优点,愈发的沉默寡言,清冷敏感。 于是,文字便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曾在网上读到一段文字:庞大的内心,那些饱满的感情居无定所,那么丰盈,却无处可去。那么,把它们安排在文字的王国里,任由它们哭或者笑,生,或者死。 我的自卑,我的孤独,我内心隐秘的叛逆,我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安放在文字里。 记得十七岁那年,第一次在报纸上发了一首小诗,得了两块钱的稿费。心里特别高兴。于是,就这样断断续续地写到了现在。到云南后,就很少投稿了,只是安静地在博客里写着,让自己的心在这些文字里诗意而静然地栖居。 雪小禅说,朋友,赏心三两枝足矣,真正能陪着你的只有你自己。其实,真正陪着我的就是这些安静的文字了。虽然写得不好,不过是我自己的一些碎碎念。但,或许它就是惟一懂我的了,不离不弃,相伴到老。 有这些文字陪着,低吟浅唱,悲喜自知,在渐薄的时光里慢慢变老,也很好了。(云南舒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