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以百姓心为心

时间:2014-12-02 10:26来源: 作者:任和平 点击:
在赴焦裕禄干部学院培训之前,我一直在思考有关焦裕禄的问题:焦裕禄在兰考县委书记的岗位上才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为什么会在兰考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为什么会在人民群众的心中铸就一座永恒的丰碑?在他去世后的50年里,为什么能始终活在人民心中且被许多人深

11月中旬,作为苏州市级机关政治理论骨干培训班的一员,我有幸前往位于河南省兰考县的焦裕禄干部学院参加培训学习。以弘扬焦裕禄精神为主题的焦裕禄干部学院于2013年8月正式开班,是中组部确定的全国13个地方党性教育特色基地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座以英模人物姓名命名的干部教育培训学院。虽然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我受到的教育很深,生出的感想也很多。通过聆听“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焦桐的故事”、“焦裕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等专题报告和讲座,祭拜焦裕禄烈士墓、参观焦裕禄纪念馆,以及在黄河故道东坝头乡和张庄焦林等地的现场教学,我知道了关于焦裕禄同志的许多感人的故事,铭记了焦裕禄说过的许多震憾人心的话语,同时也切身感受到兰考人民发自内心的对焦书记的缅怀之情。焦裕禄同志因病去世已有半个世纪,但他始终被兰考人民记在心间。每年的清明节和他的祭日,总会有许多兰考百姓自发来到焦裕禄烈士墓前,献上鲜花和祭品,表达对他的哀思和怀念。如今在兰考县,如果有人与那些上了年纪的人说起焦书记,不少人会情不自禁地老泪纵横。

在赴焦裕禄干部学院培训之前,我一直在思考有关焦裕禄的问题:焦裕禄在兰考县委书记的岗位上才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为什么会在兰考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为什么会在人民群众的心中铸就一座永恒的丰碑?在他去世后的50年里,为什么能始终活在人民心中且被许多人深情缅怀?在兰考县工作了475天的焦裕禄,为什么能得到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褒奖?我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学习、思考、交流、研讨,想找到有关问题的答案。

其实,焦裕禄当年是完全有理由不去兰考这个穷县当书记的。别的不说,就说自己身体不好、有肝炎,想必组织上会尊重他的意见而另选他人。焦裕禄确实是身患肝炎多年,但他没有以此为借口让组织为难。焦裕禄对开封地委领导是这样说的,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于是,在1962年冬,焦裕禄到兰考走马上任。一到兰考,焦裕禄看到的是一幅令人心酸的严重灾荒景象:横贯县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茫茫黄沙;一片片内涝的低洼地里,结着青色的冰凌;在白茫茫的盐碱地上,只有一些枯草在寒风中抖动。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全县二十万亩麦子,秋天内涝淹坏了三十万亩庄稼,盐碱地上则有十万亩禾苗被碱死,兰考县的粮食产量由此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面对这样一个灾区、这样一个穷县,焦裕禄其实只要搞好救灾工作就行了,多向上级诉诉苦,多向上面伸伸手,为本县灾民多要些救济粮、救济款,这样做也无可非议,有的县领导就是这样做的。但焦裕禄不愿当“维持会长”,他不等不靠,甘愿为人民谋利益而自讨苦吃,他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决心苦战三五年,彻底改变兰考的贫穷面貌。因为笃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焦裕禄在兰考的470多天里,就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当时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生产大队开展走访调研,行程达5000多里。在兰考的乡村田野,焦裕禄背着干粮、带着雨伞、推着自行车,与有关干部和技术人员一起查风口、探流沙、看水流,追沙一直追到沙落地,查水查到水归槽;在干旱季节,他还亲自用舌头辨别盐碱的种类和土地的含碱量……

到了1964年的春天,焦裕禄的肝病已经很严重了,最后不得不住院治疗。医生的诊断表明,焦裕禄已是肝癌晚期。医护人员不无惋惜地说,这种病如果平时注意保养和休息,多活个三年五年是没有问题的。确实,如果焦裕禄平时能够注意自己的身体,工作上不那么劳累和拼命,他的肝炎不会发展得这么快、这么严重。可焦裕禄一向是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在兰考“三害”严重、百姓生活困难之际,要让他呆在病房里安安静静地治病,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焦裕禄经常拖着病痛的身体,忍着肝病的折磨,不停地奔波在乡村田野。他曾在隆冬时节的一天时间里,忍着肝痛、冒着风雪,连续走访了9个村子,访问了数十户困难群众,却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这样的工作劲头,就是铁打的汉子也会被累垮的。

焦裕禄病危之际,面对前来探望的上级领导,他既没有向领导讲述自己在兰考的工作业绩,也没有要求组织上对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给予工作和生活上的照顾,只是满怀愧疚地说:“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有实现兰考人民的要求,心里感到很难过……我死了不要多花钱,我只有一个要求,请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没有选一个风水好的墓地,没有想叶落归根葬在祖坟上,也没有要求安葬在省市的公墓陵园,却向组织要求把自己埋在兰考荒凉的沙推上,焦裕禄同志对兰考这片土地、对兰考人民的的深厚情感实在非同一般。遵从焦裕禄的遗愿,1966年2月22日,焦裕禄灵柩由郑州烈士陵园迁葬兰考。这一天,兰考老火车站广场上,是前来为焦裕禄送葬的黑压压的人海,广场上都是献给焦裕禄的挽联和花圈。从老火车站到焦裕禄墓葬处,三里地的路程,送葬队伍整整走了三个小时,沿路两旁也都挤满了为焦书记送行的男女老少。

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大门对面,一路之隔就是焦桐广场。广场上那棵高大的泡桐树,就是焦裕禄同志于1963年春天亲手栽种,并与之合影从而留下珍贵照片的一棵树。50多年过去,当年那株小树苗,如今已长成了参天大树。这棵泡桐树被兰考人称为“焦桐”,成为兰考县的文物保护单位。附近朱庄村70多岁的魏善民,不论刮风下雨,每天都会拎上一把大扫帚,到焦桐广场清扫焦桐周围的落叶。老人是这样说的:“焦书记去世后,我父亲先在这里扫,身体不好了,就交给了我。我只要能动弹,就会一直扫下去。”年年焦桐花开、香飘兰考,焦裕禄生命之树常青。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这是当代诗人臧克家的抒情诗《有的人》中的名句。这样的诗句,用在焦裕禄身上,也是恰如其分的。《道德经》有一句话: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意思是说好的执政者应该没有自己的私心、私欲和私利,能以百姓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能够体察民心、倾听民声、顺应民意,将百姓的意愿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焦裕禄的一言一行,正是以百姓心为心,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他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老百姓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殚精竭虑服务人民,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今年3月24日,贵州省部分县委书记赴兰考县学习培训的学员在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后,看到馆门前的长凳上坐着一对默默流泪的老年人,几位学员关切地问他们是否身体不舒服,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那位老汉一时泣不成声,坐在一旁的老婆婆回答说:“老头子就是看着他(指焦裕禄雕像),心里难受!”几经询问,学员们才知道老汉名叫魏实庭,老婆婆名叫孔令英,夫妻俩都已82岁了,因为身体不好,有好多年没到县城来看焦书记了。这一天,老夫妻结伴到县城看病,趁着在医院看病的间隙,老两口相互搀扶着来到焦裕禄烈士墓前。

通过深入交谈,学员们了解到,50年前的魏实庭是一名生产队长,曾经和焦裕禄一起种过泡桐树,一起防风固沙、治理洪涝、翻挖盐碱地。当年焦裕禄在村里蹲点住了半个月,曾到魏实庭家吃过饭。那时家里很穷,饭都吃不饱,魏实庭因为营养不良,患了浮肿病。有一次吃饭的时候,焦裕禄把自己那份红薯面窝头掰了一半,送给魏实庭吃。如今,兰考人的生活条件好了,焦书记却不在了;一想起当年焦书记与老百姓同甘共苦的日子,魏实庭和孔令英就会掉眼泪。孔令英对学员们说:“焦书记他人好!”边上的魏实庭马上补充说:“是特别好,特别特别的好!”

当时有一名学员问老人家,现在的干部该如何学习焦裕禄?魏实庭想了一想,最后眼含热泪说:“一定要对老百姓好!”

“一定要对老百姓好!”很朴实很简单的一句话,出自兰考普通老百姓的口中,似乎有点人微言轻,但仔细掂量掂量,又让人感觉这话有沉甸甸的分量。想想焦裕禄,他就是这样做的。焦裕禄勤政为己任、爱民如己身,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真心实意对老百姓好,才会让老百姓一直惦记他、怀念他。

历经半个世纪,焦裕禄精神为何长久不衰?兰考县的老百姓为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一定要对老百姓好”。在这方面,焦裕禄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忘己爱苍生,以百姓心为心,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以实干、苦干、拼命干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在今天的神州大地上,焦裕禄已成为一种象征、成为一种精神、成为一个偶像。斯人已去,精神长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女孩和三文鱼:异国的阳光和风雨

作者:陈河

《女孩和三文鱼》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雅图的华人女孩被绑架遇害的故事。《黑白电影里的城市》描写了20世纪末进入阿尔巴…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回家的路

    一想起回家的路,我总是填满了感动和感激,回想起路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朵花...

  • 船上的家

    水边流动的风景,在旁观者看来是美丽和煽情的,对船员来说是凄楚和可怕的!他们总梦想...

  • 搬运工小冯师傅

    把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北京,就应该理直气壮、充满自信自尊地把自己当成北京人,把北...

  • 念佛

    人生像一场艰难而又快乐的修行,生活是我们坚不可懈的信仰。念佛是生活的一种姿态,也...

  • 温馨点滴

    这种感动与幸福来自人性的善良,来自爱心,来自信任。爱心是生活的心脏,信任是生活的...

  • 第一次远行

    人生也像是一场远行。远行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是孩子,结束的时候我们已经白发苍苍。远行...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