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家乡辗转多年,孤身一人在外地求学生活,虽然我早已适应异地的饮食习惯,但内心深处还是念念不忘家乡的那些美食,偶尔想起来的时候,会很馋。 刚来到北方上学那会,在食堂里面对林林总总的早点:煎饺、花卷、包子、馒头,面条……我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我没有看到熟悉的米粉和肉粥,只好各种面点都试过来。每回打饭,饭盆里盛着不少,但却没什么食欲,因为我实在吃不惯面食。每当这时候我就会异常痛苦地想念家乡的米粉,特别渴望能在这几千里外的大城市里,吃上一碗热汽腾腾的放了少许叉烧肉和一小撮青葱的米粉。 在家乡的每个早晨,米粉是最寻常的早点,种类很多,有汤粉、炒粉、卷粉,配菜有叉烧、牛腩、豇豆等多种可选择,那都是百吃不厌的美味啊;有时来一碗家常瘦肉粥也很不错的,粥里放些香菇粒、皮蛋,香气四溢,每每我都能吃个底朝天。 每年到农历三月三,妈妈会按习俗从市场上买回好几种植物的枝叶,把每种植物枝叶分别和糯米放在一起煮,煮熟后的糯米会有好几种色彩:黑色、红色、黄色、白色。我们把每种颜色的糯米饭各挑一点揉合成一团,然后放在磨碎的熟绿豆粉里滚一滚,哇,糯米饭团带着植物的清香,配着亮丽的色泽,令人食指大动,迫切地大快朵颐起来。久别了的五彩糯米饭团,令人怀念的味道,时常窜入我的脑海里久久盘桓不去。 南方好米,各种与米相关的小吃花样繁多。糍粑就是我的喜好之一。每年到吃糍粑的时节,妈妈会把煮熟的糯米放入石磨里研磨成桨,沥干水后,用芭蕉叶包着,蒸熟后吃。在妈妈慢慢地耐心地推动着石磨的时候,我就好玩地围着石磨转,时而帮妈妈往石磨里添加糯米,时而好奇地盯着石槽里缓慢流出的米桨。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场景宛如刻在脑海里一般记忆犹新。家乡的粽子是用竹叶包的,个头不大,不放馅料,只放糯米。包好的棕子放入水中慢慢地煮,随着时间的推移,空气中就会传来越来越浓郁的香气。棕子煮熟出锅后,剥开一层层竹叶,露出泛着淡青色光泽的棕子,我用木筷夹着粽子去蘸白糖或者蜂蜜,放入口中,哇,口感香糯,真好吃!在家乡竹子和芭蕉树随处可见,一片片,一丛丛,枝杆粗壮,叶子宽大而浓密。真是一方水土一方食材呀,家乡的这些小吃点心,为人们就地取材而成,故在千里之外也就难觅相似的了。 喜爱的小吃很多,难以一一道尽啊。记忆中的美味掺和了妈妈的心意,每每念起,眼前总会浮现她忙碌的身影。这些珍贵的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沉淀在心中,会在不经意间想起,很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