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一颗憧憬且兴奋的心情,捧着泛着浓重墨香的爱玲文集,我走进这位天才般的优雅女子,感悟她醉人文字折射的点点滴滴的愁情,沉醉于那“繁华而苍凉”的别样的风情。
旧上海的纸醉金迷、深深小巷的窈窕清幽,欲说还休的爱情、艰难竭蹶的生活被爱玲那轻盈、飘逸、内秀的文字演绎得淋漓尽致,爱玲的文字具有东方女性特有的兰心气质和感性色彩,散发着幽幽的怀旧的气息,有点慵懒,有点颓废,梦幻与现实静静地交织,一如紫色的丁香,安恬地缓缓地舒展着属于自己的美丽的瞬间。
依稀记得初读爱玲是初中的某个时节,最早接触的是那篇诠释自己童年的《天才梦》,读完只觉得有点心酸,有点些许的无奈,从此我便开始注意这位冷峻的古典奇女子,张爱玲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子,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的确,她是个天才,对于文字的敏锐感觉和对音乐、艺术的独特领悟仿佛与生俱来,淡淡的调侃、峭拔的比喻,冷冷的揶揄,带着那独特的“旁观者的坦率的冷漠”冷眼打量世间的爱恨情仇;同时,在生活方面,她是个低能,无论是削苹果补袜子还是待人接物都使她饱受失败滋味。因此,在爱玲的文字中始终洋溢着悲哀的色彩,没有彻底的喜悦,诚如其所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爱玲素来孤傲清高与众不同,在那个知识匮乏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时代,于嫁人与读书间,爱玲选择了后者,毅然决然。三分傲气,七分才气,也许是对爱玲较为完美的诠释。出身官宦世家,从小就开始接触中国琴棋书画的熏陶,且是个知识分子,爱玲的文集浸透着属于东方的独特的风味。字如其人,爱玲不仅有着独特的智慧和别样的文字美丽,而且其俏丽的容颜、优雅的气质、对旗袍的时尚敏感度也被时人津津乐道。旗袍是爱玲笔下的女人生动、时尚的道具,也是女人掩藏粗俗的一把油纸伞。在灯红酒绿的旧上海,有一位高贵、优雅、身着紧身旗袍的女子保持着45度的仰望姿势安静漠然地倚栏眺望,也许是当时一道绝美的风景线。
爱玲一生经历一波三折,也许,总要磨砺过、伤害过、背离过,才能释然,才有理由淡妆浓抹,锦衣夜行,人生缺也罢,滥也罢,晃晃悠悠,一夜天明,人去楼空。爱玲的人生恍若其稳重蔓延的淡淡的悲凉意味,一生起起伏伏,高雅还是卑贱,如火如荼还是孤芳自赏,看不尽的不外人情冷暖,不外唇间的温润和眉间的辛酸。爱玲笔下的故事,或多或少有她自己的影子,毕竟文学作品中的感觉和精神来自作者,嘲笑人情的冷漠,嘲笑世俗的破绽百出,于是,她给了白流苏一段倾城之恋,给了顾曼贞决绝的生人作死别,给了红玫瑰一抹锣鼓喧天的热闹,给了白玫瑰一片寂凉如水的缄默。奋笔疾书,汪洋恣肆,肆无忌惮地宣泄着内心波涛浩荡的心灵语言。
有时,读着爱玲的文字,心不由自主地陷入无边的沉思。总是无端地想起那部由章子怡、姜文饰演的影片《茉莉花开》,剧中描写了三代人之间的故事,三个女人都是以悲剧的形式结束了他们的爱情故事然后步入属于他们的下一个人生阶段。第一阶段的茉身着旗袍、窈窕婀娜、感性亮丽,旧上海的气息平添了人物的韵味,总觉得有一种张爱玲的感觉,犹记得她说过,“幸福的家庭的幸福大概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各自的不幸。”然而茉终究不是爱玲,至少爱玲不是那么乖戾、阴郁、些许的暴力,小家碧玉有着小家碧玉的风情,大家闺秀有着大家闺秀的韵味,然而大家闺秀绝不只是出身富贵名门,正如神仙眷侣又岂非一定在海上仙山?恰如爱玲,淡泊,高远,孤赏,深邃自然而又拥有无限的雍容。
爱玲如冰,唱尽世间男子的残酷无情,晒嗤门第高府的故作森严;爱玲如水,终于被自己的冰冷冻醉,徒劳无功地醉醉醒醒。
冷峻的爱玲用冷峻的文字描述着荒凉的人生,宁静而躁动。别样的爱玲,演绎了别样的人生!
|